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专业硕士,学术硕士,全日制硕士,非全日制硕士,一次性弄明白!

2020-09-14 15:17 作者:志愿填报找勋哥  | 我要投稿

最近做了一期有关硕士类型的视频,有的网友对此表示不理解。为了方便与大家交流,更好地厘清专业硕士,学术硕士,全日制硕士,非全日制硕士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特别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一、专业硕士=非全日制,学术硕士=全日制?

在我的视频中,我曾有过专业硕士=非全日制,学术硕士=全日制这样的描述,这个描述如果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肯定不是很准确,但如果从研究生招生制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理解,您或许可以理解,为什么我这样说。

1、研究生招生制度演变历史,说明:非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全日制硕士,还是有区别的。

有关全日制,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术硕士,我们要看看研究生招生制度发展历史,才能比较清楚其内在的发展逻辑。

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从2000年起,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由各招生院校联合组织考试发展为全国联考,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有学位、无学历,即所谓的单证研究生。同时,教育部每年组织实施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

在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关键词:在职人员,硕士专业学位,非全日制。

谁会考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在职人员!

拿的是什么学位?专业硕士学位!当时在职研究生招生的专业学位,种类非常多,现在的专业硕士招生,其实与当时针对在职人员的非全日制专业硕士,有密切的关联。

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自2016年起,所有在职研究生均作为非全日制的分类纳入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取消在职研究生联考,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2016年,原有的政策在这里有变化了,在职研究生联考取消了,变成了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2016年以前,中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指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以不离岗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提高就学者专业能力和更新专业知识为主要教育目的,并获取研究生学位的一种教育形式。

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初步安排方案的通知》中规定,2017年硕士生招生计划将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下达,非全日制招生计划以2016年各招生单位实际录取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单证)规模为基数。

这一规定进一步揭示了:非全日制与原来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单证)有密切的联系。

2、非全日制硕士近年来的发展

2016年并轨招生制度的颁布,在《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的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政策变化主要有以下两点:

(1)招考政策变化:统一招生门槛

在报考时,取消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限制,只要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就可以报考。

对于在职人员,考试从在职联考,变成统一招考,考试难度大幅提升。

我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利于舒缓全日制研究生考试录取的压力。因为应届本科生,考不上全日制的,也可以调剂到非全日制的。

2017年首次进行全国统一研究生招考,以天津大学为例,非全日制研究生共录取1929人,一志愿上线率仅占5.7%,其余皆为复试工作中所接收的全日制本校与外校调剂生,其中应届毕业生占66. 5%。再以重庆师范大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数据为例,2017年录取的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中第一志愿考生仅占11. 7%,校内调剂生占比36.9%,校外调剂生占比为51. 4 %,总体应届生调剂生源占比76. 3%。

一句话: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容纳了大量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毕业双证

与以往不同的是,原来在职的,非全日制的,专业硕士,发的是只有学位证书的“单证”,但现在非全日制研究生,发的是双证,有毕业证,也有学位证。

题外话:

我在视频中说非全日制的=在职的专业硕士,很多人吐槽这点,或许就因为这一点。但大家如果把研究生招生政策历史看清,相信会更能理解我这句话的真实意义!

特别说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有专业硕士,没有学术硕士。

非全日制和全日制之所以有区别,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随着制度的推行,许多招生问题也逐渐反映出来,2019年10月,教育部研招规定中,增加了“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的表述。

这个表述,很耐人寻味!

二、勋哥建议

1、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这是现实!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虽然坚持同一质量标准,但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有52%的考生选择不接受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中。

在2017年首次实施并轨招生时,很多高校招生缺额巨大!这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在考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生源不足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纳人统考以来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近三年来,大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等问题。

2、非全日制、全日制虽然标准一样,但历史的惯性,还在继续!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的待遇存在巨大的差距,前者有国家拨款,被认定是高校发展的主力,在学习中受导师青睐,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科研实践基地,可以申请奖助学金,享受人事档案、户籍关系、食宿安排和学费贷款的管理。后者则需要通过自筹高昂的学费进行深造,由于没有国家财政拨款投入,高校无法向非全日制提供奖助学金,无法为非全日制提供稳定的学习环境和全方位的管理。

一些企事业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认识偏差,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排除在招聘范围之外,导致了“双非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劣势,易出现就业恐慌。

上面的论述,是一位学者对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的现状进行的描述,不可否认,统一入学标准,规范教学,双证对于缩小两者的区别,有重大的作用。但教师的内心认同,学校中观和微观的制度安排,还是会多多少少参考以往的在职专业硕士与全日制学术硕士的培养模式和方案,这种历史的惯性,需要时间才能逐渐修正!

3、一些学者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同,做过非常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区别,下面简单罗列下,供大家参考。

一句话来总结下本文

专业硕士,与非全日制硕士,在职硕士,密切相关;

学术硕士,与全日制硕士,紧密相连。

两者区别,由来以久,虽制度上已经弥合两者区别,但历史的惯性所造成的社会认同,培养方式,还需要时间来修正!

以上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斧正!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关于 2014 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 [EB/OL]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2、宁艳平,刘鸿 .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理念蕴涵 [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10(5):227-229.

3、教育部 . 关于印发《201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 [EB/OL]. 研招网

4、非全日制研究生社会认同度的理性审视与制度反思基于一则非全研究生就业同权的舆情分析,李祥,魏月寒,张晗

5、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现存问题的探讨与对策研究,韩兆坤,王强

6、非全日制研究生招考制度改革研究,郭军,郭宁

7、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探赜,张磊,罗格非

8、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杜绍帅,任瑞,宋蕊,胡真齐

注,以上图片数据引自参考文献,其他文字内容为本人原创,转载需经本人同意。


专业硕士,学术硕士,全日制硕士,非全日制硕士,一次性弄明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