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强度”

很多人都说,舟游讨论环境变差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所谓“强度党”和“厨力党”的争论乃至争吵。作为一个小杯理解的玩家,对这话题稍微有点兴趣,就写篇专栏看看。如标题所言,我想讨论一件事物的前提,得先给这个事物下个定义,至少要知道它是什么吧,结果这一看直接就发现问题,目前主流(是不是大多数人包括厨力党都是这么想我不敢确定,但就一些做测评的up基本都是这么评的)对强度的认定是“只看高难(合约)”,私以为这是极其不合理的。我看到的某个观点是到底“数学竞赛”更能体现水平还是“一百以内加减法”能体现水平(以此证明强度应该只看高难),但事实是这个例子并不恰当,因为方舟的内容并不是只有高难关卡、顶层合约,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内容都不是。举例子的话,假设做高考卷90%简单题10%难题,一个同学难题全对简单题错一半,另一个同学难题没做但简单题全对,那高考出分难道会给做出难题的同学更高分吗,凭什么日常图乃至肉鸽保全等模式不能作为评判干员强度的依据呢?“游戏强度”这个词,我在进行一番搜索后,(别的游戏)大多数对此的定义是“一个角色在各模式或主流模式下体现出的水平”,如果非要评强度,私以为请列出至少三大模式(日常合约肉鸽)的干员得分,结合一定权重来算总分然后再进行排名,显然要公正的多,也更符合大多数人练干员的需求(比如新手第一个练温蒂,我相信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个很好的选择),如果说强度榜这种东西只能给少部分极限玩家看,那未免过于曲高和寡,对于绝大多数玩家也没有太大意义(别跟我杠三幻神强度榜前三),我认为只看合约来评价干员的本质是一种“我合约层数高,游戏理解深”的傲慢,凭什么A日常推图很好用合约不行,B日常推图一般合约很强,A就是“中杯”,B就是“超大杯”呢,有人又要说方舟日常难度低虐菜谁都能过,那照这理60分和100分都没区别喽,反正都及格了。我不太喜欢当下环境的原因不是经常讨论强度而是将强度仅定义为合约强度,大多数玩家都不是极限人,强度的定义只能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起码我是不能认同的。如果干员强度能综合各模式来评判,环境绝对比只看合约好不少,出来的排行也能更具有参考性,比如温蒂日常60合约90肉鸽70,综合**分(按权重打分),不比直接给个模糊的“超大杯”练了肯定有用好吗(何况事实是很多休闲玩家真的不会去用),以全面的态度来对待干员(生活中对人也是一样),这绝不会是一件坏事。最后,无论是强度党还是厨力党,都不该在对方“主场”里跳脸ky,我不指望小鬼会消失,但当出现这类小鬼时,大伙能群起而攻之反对这种行为,那一定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