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黄初三年纪事

2023-10-21 09:45 作者:丞相武乡侯  | 我要投稿

这一年主要的大事是夷陵之战。黄权劝谏刘备说,“吴国人擅长用兵,我们顺流而下,难以撤退。我请求您能允许我探听虚实,您只需要坐守即可。”刘备不同意黄权的方案,让黄权镇守北面,防御曹魏。

《三国志·黄权传》:及(刘备)称尊号,将东伐吴,(黄)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

刘备继续进攻,众将希望陆逊同意他们进兵,陆逊反驳道:“刘备顺江东征,士气正旺,一时难以攻取。你们奖赏好士兵,实施正确的战略,静观其变就可以了。”众将都对陆逊愤恨不已,以为陆逊是畏惧敌人。

《吴录》:诸将并欲迎击备,(陆)逊以为不可,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厉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於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陆逊和刘备僵持不下的时候,魏文帝加强了对诸侯王的管理。

魏文帝的弟弟曹衮听到了文学、防辅互相商议,说:“我们要上报那些诸侯王做得好的地方,以及做的不好的地方。”于是曹衮责备他们,“你们要是上报上去,是徒增负担的行为。如果自己行善,不愁别人不知道。建议你们不要做对我不利的事情。”这就是曹衮性格中谨慎的一面。

《三国志·曹衮传》:每兄弟游娱,(曹)衮独覃思经典。文学防辅相与言曰:“受诏察公举错,有过当奏,及有善,亦宜以闻,不可匿其美也。”遂共表称陈衮美。衮闻之,大惊惧,责让文学曰:“脩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诸君乃以上闻,是适所以增其负累也。且如有善,何患不闻,而遽共如是,是非益我者。”其戒慎如此

继续说回夷陵之战。刘备派出吴班,率领数千人在平地扎营(估计有八千以上的兵力),激起陆逊抗争的意志。诸将再次提出进攻,陆逊依旧不同意,说:“其中一定有诈,你们看着吧!”

刘备发现陆逊根本就不出兵,撤走了八千的伏兵。陆逊回头告诉诸将,“这就是我不让你们进攻刘备的原因。”

识破刘备的伏兵后,陆逊给孙权上书,安抚孙权不安的心态。他说,”我刚开始担忧刘备会水陆并进。现在刘备放弃了水路进攻,在七百里的三峡上结营,依我看,他不会有任何的诡计。希望陛下您能高枕无忧,不必担忧这件事。“

《三国志·陆逊传》: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以金锦爵赏诱动诸夷,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先遣吴班将数千人於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同上:(陆逊的奏折)……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原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


黄初三年纪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