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米格之翼(五)-米格-17战斗机

2020-05-20 13:37 作者:黑狐12138  | 我要投稿

MiG-17战斗机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研制的单发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北约代号:Frescoes,即壁画),该机由米格-15比斯型改进而来,产量约有一万架,另外该型机也是新中国第一种自产喷气战斗机歼五的原型。

研发制造

二十时间四十年代末,米高扬设计局根据部队实际使用米格-15的使用经验对米格-15作出了重大改进,得出的结果就是I-330战斗机,定型后称为米格-17。

米格-17与米格-15基本布局相似,在外形上很难区分。主要变化在于米格-17的机翼前缘具有一个转折,内翼段后掠大一点,为45度;外翼段后掠小一点,为42度;减速板的最大偏角度提高到55度。;机翼上翼刀由米格-15的两对增加到三对,;机尾下增加了腹鳍,以增加大迎角下的方向稳定性;操作系统也由原来的无助力机械操作变为液压助力操作;机身结构依旧为半硬壳全金属结构;座舱采用了加压设计,气压来源由发动机提供;前方和后方有装甲板保护,前座舱罩是65毫米厚的防弹玻璃,紧急时驾驶员可以使用弹射椅脱离。

1950年2月1日,I-330首飞;1951年7月1日第一次验收飞行完成;1951年8月25日,新机获得了苏联政府的批量生产许可,正式定名米格-17;1952年10月,量产型米格-17开始交付部队。

米格-17PF在安装雷达后拥有了全天候作战能力

米格-17在量产后还在不断进行修改设计,最后形成了包括基本型米格-17;换装克里莫夫VK-1F加力发动机的米格-17F;装备雷达和加力发动机的米格-17PF;拆除航炮,专门携带空空导弹的米格-17PFU;甚至还有专职对地攻击任务的米格-17SN,这一型号改为两侧进气,机头中间设置了三门23毫米航炮,但由于后坐力太大被放弃。

机体数据

以产量最大的米格-17PF为例

乘员:1人

机体尺寸:机长11.68米×机高3.8米×翼展9.6米

动力:1台克里莫夫VK-1F加力发动机,推力33.8KN

空重:4182kg

最大起飞重量:6552kg

最大平飞速度:1121km/h

最大航程:1930km(带副油箱)

实用升限:15850m

武备:基本型为一门37毫米N-37机关炮加两门23毫米NR-23机关炮;PF型为三门23毫米NR-23机关炮,备弹240发;后期还可携带4枚空空导弹

服役历史

米格-17服役后,该机及其仿制型除大量装备苏联空军外还被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包括民主德国、波兰和匈牙利、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阿富汗、埃及、越南、朝鲜等30余国都有装备。

罗马尼亚版米格-17
保加利亚版米格-17


东德人民军版米格-17

越南人民军版米格-17

波兰人民军版米格-17

最为我们熟知的米格-17仿制型要数我国的老五爷-歼五了。

毛主席视察112厂(现沈飞)观看歼五生产流程

1953年11月25日,苏联政府同意向中国移交米格-17歼击机的制造许可证,二机部四局正式向112厂下达了试制米格-17歼击机的命令;1956年7月19日,新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腾空而起;1956年9月19日,首批生产的4架歼-5飞机交付部队使用;1956年10月1日,新生产的第一批4架歼5型歼击机,参加了国庆阅兵;1959年5月,国营112厂开始转产歼6,歼-5战斗机停产。

中国特有双座教练型歼教-5

1958年7月29日,在广东汕头沿海上空,赵德安率领四架歼5对阵四架美制F-84战斗机,只经过短短的3分钟时间,2架F-84凌空爆炸,一架F-84负伤逃窜中途坠海,而4架歼5全部安全返航。1965年4月9日,美国海军四架F-4B战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入侵我海南岛上空,与其对阵的仍然是四架歼5,最终一架鬼怪被自己人干掉,歼五无一损失。

可以说,米格-17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捍卫着世界各地社会主义及第三世界国家的领空。

米格-17装备国家分布


米格之翼(五)-米格-17战斗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