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财研,碳中和主力军—光伏
揭开投资的本来面目,本期星空财研的主题,是光伏。
在谈光伏之前,先简单说一下碳中和。两个时间点,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
中国很多行业的规划,都和这两个时间点尤其是第一个时间点息息相关。尤其是关系到国家命脉行业的央企,都在大张旗鼓的转型。
比如中石化,正在全力推动换电站和加氢站。背后的行业市场空间,都是数以千亿级。
表面上看,碳中和是为了环保,其实本质上,是在重建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1971年,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瓦解。之后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则,但实际上进入了美元和原油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模式。
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快速到来,碳中和成为最佳的国际货币。
以前你在美元体系下买原油,,现在你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买碳排放。
更多细节我们不展开探讨了,下面说一下碳中和概念中,最具有潜力的一个领域:光伏。
第一次被光伏洗脑,是听马斯克的演讲。他指着美国地图,说只需要一个指甲盖那么大的地方铺满光伏板,就可以实现全美的供电。
我用他的面积套到中国地图上,发现大概在内蒙或者青海的一个地级市那么大的地方铺满,就差不多了。
而且,和美国人不同的是,中国人确实在认真的做这件事。
青海、内蒙、宁夏等光照条件较好的地方,都成了光伏重点推广区域。
十年来,光伏的度电成本从2.47元左右下降到0.37元。隆基股份曾称,公司部分区域的度电成本低于0.2元。
这样的成本即便是不需要补贴,也非常有竞争力了。
在所有的化石能源替代品中,成本下降到足够低的光伏已经成为大规模应用的最佳选择甚至唯一选择。远非风电、水电等其他能源相比。
所以我们认为,光伏是碳中和的绝对主力。
投资一个行业,优先选择其中利润最丰厚的节点。比如光伏产业链中,硅料是全行业毛利率最高的细分领域。
光伏主产业链总体可以分为硅料环节、硅片环节、电池片环节和光伏组件环节。其中硅料的科技含量比较高,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
一、硅料
中国企业已经掌握了硅料核心技术,全球75%的多晶硅产能在中国,且成本在不断降低。
多晶硅的头部效应非常明显,前五大企业的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40%,巨头还在对中小产能公司进行并购,行业准入门槛极高。
前五大企业分别为:保利协鑫(03800)、通威永祥(通威股份,600438)、新特能源、新疆大全(大全能源,688303)、东方希望。
二、硅片
硅片是把多晶硅料加工成硅棒和硅锭,然后进行切片得到多晶硅片或单晶硅片。从技术路线来讲,单晶硅片市场占比已经超过90%,基本取代了多晶硅片技术。
和硅料相比,硅片的技术含量更高,也导致硅片企业非常强势。即便是硅料涨价,硅片企业也能将价格毫不犹豫的传导到行业下游。
中国的硅片技术天下第一,产能占全球的97%。其中全球最大的两家硅片企业分别是隆基股份(601012)和中环股份(002129)。
三、电池片
电池片是光伏发电的核心模块,将单晶硅加工生产成单晶电池。
和上游企业相比,电池片门槛比较低,竞争激烈,这个细分领域毛利率普遍不高。行业龙头为通威股份(600438)和爱旭股份(600732),当上游硅片商因为市场形势提价的时候,这个领域的行业利润就会受到挤压。
四、组件
光伏组件作为行业的下游产业链,竞争比较激烈,毛利率普遍低于30%。
主要龙头企业是隆基股份(601012)、晶科能源、天合光能(688599)、晶澳科技(002459)、阿特斯(IPO)。
五、其他
光伏行业还有很多辅助器材,市场空间虽然不小,但是毛利率不高,技术含量也比较有限,竞争惨烈,本文就不推荐了。
还是那句话,投资一个行业,一定要投资行业中毛利最高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