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疫情记】(二)
上一期说到我二月份过完年从国内返回汉堡,打完国内上半场接着打德国下半场的英勇事迹,这一期就聊一聊我这半年来在汉堡抗疫期间身边的几个人吧。
林爷是我的室友,她在我心里是完美人妻的样子,温柔,独立,靠谱,做饭超好吃,凡事有计划。她可以一个人张罗十二三个人的年夜饭局,不会计较我偶尔偷懒不想干活,也不会嫌弃我练琴锯木头扰民(也可能是偷偷嫌弃没有告诉我)。在很多事情上,林爷比我要包容很多,比如遇到一些无伤大雅但又会妨碍到我的小事,我会斤斤计较而且还有点小脾气。而她会默默把事情解决掉,给别人留够面子,这一点我非常佩服。人的性格其实很难改,但我从她这里学到,有时候不计较那么多真的会更快乐,也会让别人感受到温暖。毕竟人无完人哪有不犯错的时候,如果自己有一天因为一些小事把别人惹毛,也会期待别人能够温和地对待自己。
父母是最无条件爱我的人,我需要他们的时候,几乎随时都可以联系到他们,我要忙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又可以一星期不联系他们,感觉是两个相处起来非常自在舒适的“网友”。他们会陪我聊很久,聊我疫情期间的生活诸如吃了什么睡不睡得香,教我做各种家乡的食物以安抚我的肠胃,聊聊可爱的外甥女又长高了,聊到男友时我总是报喜不报忧,聊我钱够不够花需不需要给我转账,偶尔还会聊聊学习和以后工作的事情,虽然没有一个最终的结论,但是只要他们在那里,我就无比的安心。很庆幸我的父母从小到大几乎没给过我什么压力,从未因为成绩批评过我一回,也从未急功近利地把我推向补习班,甚至学校补课我妈直接非常硬气地说:“钱我们交,课我们不上”。他们一直都认为学习的习惯和爱好是第一位的,这也影响到我不会很功利地选择一个方向或者课题,就安安心心做自己喜欢的,而且把它做好,要相信即使只有一招鲜,照样也可以吃遍天。
聊聊男友,可能疫情加异国,我写博士论文他加班做实验真的是地狱难度吧,我仿佛已经习惯男友作为一个工科男的冷淡与不善言辞。其实我也不是第一次一个人在国外,我足够自理也完全可以照顾好自己,但是内心其实是希望能被人惦记着关心着,两个人要相伴一生,怎么能没有相互的支持与陪伴?我们曾经在一起也开心幸福过,但现在越来越少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的相互陪伴,让我不知道这段感情的未来在哪里。自从我们因为一件小事有过一次激烈的争吵和冷战,我能感觉到我们之间的感情在慢慢变淡,我逐渐从这段感情里抽身出来开启自我保护模式,虽然他现在已经很少能带给我快乐,但同时我也更少再因为他难过。不怕大家笑话,我有一个小本本,里面记着各种他让我开心幸福或难过失望的小事,现在二者的比例已经持平,而且我判断后者的上升空间更大。感情没有对错,具体例子我也就不讲了,失望是一件件小事累积起来的。
现在唯一支撑着我的,就是异国和疫情不是我们感情的常态,不要在非常态的情境下做出不理性的决定。但是同时让我疑虑的是,在我独自飘在国外的这一年里,别的波折不提,单搬家我就搬了八次,作为男友的他,又给了我多少支持和温暖呢?可能我需要更冷静一些,想清楚我到底要的是什么。爱情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首先我得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自己的未来稳定了下来,才能想再之后的事情。
本来还有更多想聊的人,身边的,不在身边的,但是突然没有心情了,下次再写吧,先去写毕业论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