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左传导读 晁岳佩】019 陈人杀其大子御寇

2022-03-19 17:07 作者:眼晕的账号  | 我要投稿

       陈人杀其太子御寇,御寇的同母弟公子完(田氏代齐的祖先)逃难到了齐国,立刻得到了齐桓公的信任,愿意任命他为卿职。尽管推辞,最后担任了工正。公子完请齐桓公喝酒,表现出了既仁且义。获得了君主,和其他人的信任和赞扬。

       公子完的丈母娘懿氏、周太史都曾为陈公子完卜卦。预言了,五世并于正卿,八世莫之与京。最终历史上也与卜辞吻合。本文也简单介绍了摆卦的步骤,以及观之否卦的一些解释。

       本文主要是山东大学晁岳佩老师《左传导读》第五章导读部分的第一节陈人杀其大子御寇部分的内容。资料为山东大学晁岳佩老师《左传导读》的慕课教程的文字版,收集整理以作学习。

  • 左传导读——陈人杀其大子御寇

       经文是陈人杀其公子御寇,传文说的是杀其大子御寇。前人解释说,因为根据史承赴告的原则。陈人在向鲁国,通报这件事情的时候,只说是公子御寇,而不愿意说是太子御寇。有一点避讳的因素,所以鲁国史官记下的是公子御寇。因为杀太子比杀公子更严重,为了减少一点,保住自己的本国的一点脸面,就说是公子御寇,没说太子。而《左传》说的是太子御寇。大家找到了吗。

  • 陈(田)氏代齐——陈公子完

       《庄公二十二年》,二十二年春,陈人杀其大子御寇。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颛孙自齐来奔。公子完是这一节传文主要讲的人。他就是将陈氏代齐,陈氏的老祖宗。是他首先从陈国逃到了齐国,最后他的后人代替姜齐,而做了齐国的国君。但是他的后人改成了田,所以陈公子完,也就是田横,田常的祖宗。

       所以《左传》这一块,主要就是为了讲,陈氏代齐的源头在哪里。这一段相当于,为公子完写的一个传。所以《左传》作者很了不起,他写的是编年史,但是在编年史当中,有时候他会专门写一些传记。因为一年一年发生下来,人们去串很难。所以他有时候会集中起来,来写某一个人,就相当于某一个人的传。公子完是,我们下面还会讲的晋公子重耳,也是。

       关于颛孙自齐来奔,颛孙不太清楚,前人都没有解释。我们只知道他是陈国的一个大夫,到底是哪一国君主的孙,不清楚。公子完和他一块到了齐国,公子完留下了,他又逃到鲁国。

  • 谦辞拒绝——齐侯使敬仲为卿

       齐侯使敬仲为卿。齐侯是齐桓公,敬仲是谥号。我想像这样的谥号,我们应该说敬是谥号,仲是排行。但是前人往往笼统地说,敬仲是谥号。其实我想不是,因为他是太子御寇的同母弟,他也担心被杀,所以他跑出来了。他是老二,所以称仲。

       齐侯使敬仲为卿,这一点感到不太容易理解。就是在春秋初期其实各诸侯国,都没大有利用异姓担任卿职的这种现象。你说从陈国跑过来一个公子,齐桓公能马上给他一个卿职,似乎不太可能。但是可能不可能,《左传》就这样写的。

       我想这里,似乎有抬高公子完的这种嫌疑。因为以异姓为卿职,春秋时期很少,各国都很少,晋国有,晋国有但也不多,其他国家基本上没有。所以齐桓公说给公子完担任卿职,我想历史上未必真有其事。真正利用异姓担任卿职,春秋末年开始出现,真正流行是战国时候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客卿。

  • 谦辞拒绝——羁旅之臣幸若获宥

       辞曰:羁旅之臣幸若获宥。这是公子完的推辞之词。羁旅之臣就是行旅之臣,也就是逃亡之臣。幸若获宥。宥者,赦免。能够获得宽恕,获得原谅,获得赦免。及于宽政,赦其不闲于教训,而免于罪戾,弛于负担,君之惠也,所获多矣。这是一句话,在这些话里边,一大半属于客套话,人家会聊天。

       这些意思是说,我作为逃亡者来到你这里,有幸获得宽恕,不追究我的罪责。什么罪责呢,不闲于教训。闲者,习也,这个习我想可以理解为践行,我们现在不叫践行吗。杨伯峻先生,在做《论语注》的时候,说学而时习之的习,是实践的意思,是践行。我想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践行。

       不习于教训,教训指的是父兄的教训,长辈的教训。这句话的内涵是,我因为没有遵循父兄的教诲,而获罪逃难至此。现在你没有追究,我不遵循父兄教诲的这种罪责,而免于罪戾,也就是不对我进行处罚。驰于负担,驰是放松,负担是心理负担,是放下心理负担。

       这个担,洪亮吉是用的这个儋,杨伯峻先生也说,这个担应该是上面那个儋,其实意思是一样的。驰于负担就是放下包袱,放下思想负担,心理负担。君之惠也,所获多矣。我已经很感恩不尽了。就是我现在到这里来是逃难,是有罪,你对我不进行追究,我就感激不尽了。

  • 谦辞拒绝——敢辱高位以速官谤

       敢辱高位以速官谤。辱高位是担任高官,使高官的职位受辱。这是客套话,速官谤是加速官谤。所谓官谤是对政府的谤言。我不能因为我自己做高官,而导致民众对政府的批评。请以死告是说宁死不敢从命。所以这里边,用了很多的谦辞、敬辞、客套话,但都表现了公子完很谦逊,也很真诚。

  • 逸诗——岂不欲往,畏我友朋

       《诗》曰,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这是逸诗,就是今本《诗经》没有的诗。原意不是太清楚,但是就文字来理解也不是太难。翘翘有两个解释,一个是高高的样子,一个是众多的样子。我想在这里理解成高高的比较好。就是高高的车子上,有人用弓来招呼我,也就是请我上车。

       我也想去,但是又害怕朋友说我。这里实际上是暗指,当然你给我提供这个卿职,我非常感谢,其实我不想去吗。我也想去,但是我害怕别人说。我不能去,不能做,这是推辞话。

       使为工正结果是齐桓公任命他担任工正,工正是工官之长。也就是负责所有的施工任务,这一块的,相当于后世的工部,造车 造船 架桥,可能还有造兵器等等。

  • 谦辞拒绝——臣卜其昼,未卜其夜

       饮桓公酒,乐。这个饮桓公酒有两个解释,一个是在宫殿里和桓公一块喝酒,一个说法是,在公子完家里请桓公来喝酒。我认为应该是后者。但是前人有时候认为,君主一般不会去大臣家里喝酒,大臣也不请君主,到自己家里喝酒。因为这样不合礼仪,因为地位不对等。

       但是我想根据下文,应该是公子完,请齐桓公到他家来喝酒。喝酒的结果是乐,喝的很高兴。公曰,以火继之。当然意思是天快黑了,是点上火把继续喝。天黑了,点上火把继续喝。

       辞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是说我请你来喝酒,我占卜了,白天请你喝酒没事。也就是占卜的时候我要问一问,我要请君主来喝酒,占卜问一下是吉是凶。是吉,所以我请你喝酒。但是我没占卜晚上喝酒的吉凶,所以晚上我不敢留你,我担不了这个责任。

       其实他真占卜了吗,不一定。这是委婉的逐客令,我不想留你了。但是用这种话来说非常委婉,巧妙地说我不敢,但实际上是说你走吧。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酒以成礼是说,喝酒目的不是为了喝酒,是为了成礼。在这里当然是成君臣之礼。也就是在酒场上体现出君臣之礼。君臣之礼最重要的是等级、制度。

       礼完成了,酒就不需要再喝了。不继以淫,淫者,过也。就是礼仪完成了不要喝酒过量。义也,义者,理也。这是符合礼制的,符合道理的。所以饮酒不过量,义也。诸位男生请注意,以后喝酒不要过量。

       不继以饮,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请君来喝酒,完成酒席上的礼节,也不让君主过量饮酒,这是一种仁爱,体现着爱君之心。希望大家都明白这一点,不让别人喝醉 仁也。

  • 懿氏之卜——懿氏卜妻敬仲

       咱接着上一次讲。初,懿氏卜妻敬仲。懿氏,历史上没有留下他的名字,我们知道他是陈国的大夫。妻实际上就是嫁,就是嫁女。这个妻敬仲就是嫁女儿给敬仲。为嫁女给敬仲而占卜。其妻占之,曰吉。

       占卜是龟甲裂纹征兆,有了征兆,得到了分析结论是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凤凰,雄者为凤,雌者为凰。一凤一凰,在飞的过程当中一唱一和,表明关系非常好,夫妻关系和谐。这个于飞,于,无义。

       有妫之后,将育于姜。有妫就是妫姓,陈国为大舜之后,妫姓。那么有妫之后,妫姓的后裔,实际上指的就是公子完,就是敬仲。将育于姜,说公子完,因为她是给公子完在占卜,公子完将育于姜。育就是生育,繁育,也就是他将在姜姓国家繁育后代,繁育子孙。

       五世其昌,并于正卿。

  • 懿氏之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

       所以这个占卜,实际上可以分几个内容。第一,说他夫妻关系很好,结婚以后,也就是嫁这个女儿嫁对了,找这个女婿找对了。第二个是他以后将去姜姓国家,这里指的就是齐国,到姜姓国家去繁衍后代。五世其昌是说,他去了以后第五世,这个五世包括他本身,也就是他的四世孙。其昌是将昌,也就是到他四世孙的时候,他将在姜姓国家昌盛。

       这个四世孙是谁呢,陈无宇,桓子。所谓桓子,桓是谥号,无宇是名。也就是公子完的四世孙,无宇将昌盛。并于正卿是同于正卿,那也就是获得了国家执政的高位。

  • 懿氏之卜——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八世之后,八世也就是公子完的七世孙,莫之与京。京者,大也。莫之与京就是莫之与大。那就是他最大。这就是陈恒或者称陈常。恒者,常也,有时候叫陈恒,有时候叫陈常,这是他的名。谥号是成,所以称成子。《史记》当中称田常,田恒。《左传》当中做陈常。

       陈恒杀死了齐简公,完全控制了朝政,为田氏代齐奠定了基础。所以莫之于京是说在陈恒之后,完全控制了姜齐的国家政权。这是占卜后得出的结论。

       这儿我想,如果我们去琢磨一下,这个卜辞是谁写的。我说如果就是懿氏之妻,不仅分析的如此准确,是一个真正的神卜,是不是。因为她占卜太准确了,太精确了。因为历史都证明了这些东西。我说这是真正的占卜大师,

       第二,并且写出了如此押韵合辙的卜辞,那说明文学水平也非常高。我说公子完的这个丈母娘,还真了不得,是不是。不管是占卜推论分析的非常精准,文字写的也非常好。当这些东西太好的时候,就难免引起我们怀疑,是真的吗。

       就这个东西,是真的原来有这个东西,还是《左传》作者编的,还是别人替这个懿氏之妻编的,不可考。

  • 周史之卜——公子完是陈厉公的儿子

       我们接着往下讲。陈厉公,蔡出也。蔡出也是蔡女所生,在《左传》当中经常这样说。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桓公六年》的经文是,蔡人杀陈佗。但是《左传》,没有具体的解说这件事。大家都认为,陈佗就是这一篇文章当中的五父。

       我们可以推知,五父具有继承君位的资格。蔡国人为了让他的外甥,获取陈国的君位,所以他杀死了五父,而立他的外甥。所以这是蔡国干涉陈国内政,导致的政变。生敬仲这句话实际上告诉我们,公子完是陈厉公的儿子。

       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周史是周王室的史官,带着《周易》去见陈侯,那就是陈厉公。陈侯使筮之。筮,我们都知道,甲骨为卜,草占为筮。用蓍草摆卦算命这叫筮。在这里,因为下边是周史官如何为他算命。

  • 左传导读——《周易》算卦的大致步骤

       这一块如果我们就这样讲,有些东西很难说清楚,所以我来给大家先说一点,有关《周易》的知识,关于算卦的大致步骤。但是我告诉大家,我不是专家,你们以后还会专门学《周易》。我讲错了,以你们后来的老师讲的为准。尽管这门课我讲了十年,讲了十来年,但是我还是不敢很自信。我现在就给大家,简单地说一说《周易》。

       我们知道,说到《周易》大家都感到很玄,特别是对术数这一块感到很难,其实我倒觉得这一块不难。大家现在研究卦爻词的,从哲学角度,从思想角度研究很多,但我恰恰认为卦爻辞特别难。因为卦爻辞现在我们确实不懂。所以大家,在评说这些卦爻辞的时候,爱怎么说怎么说。用***(听不清)先生的话说,这叫画鬼。因为大家都没见过鬼,你想怎么画怎么画。对卦爻辞的解说,恐怕也有这个问题。

  • 左传导读——周易八卦

       而象数这一块,大家原来认为很玄,其实我倒觉着没那么难。现在我简单的说一下,我们知道。周易八卦六十四卦的基础,它就是一个阴阳,一个阳爻,一个阴爻。你可以画一下,用一个阴爻,用一个阳爻,摆成三爻卦,你最多摆出来就是八种图形。你想多摆一样也没有,所以这就是所谓的八卦。说穿了就是阴阳两爻,构成三爻图形的一个最多形式。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没那么复杂。因为我对这个东西一直是不信的,我不信《周易》,我也不相信任何算命说。所以我绝对不愿意,在这上面下功夫,所以我就老记不住,得抄。这就是所谓的八卦,乾、坤、震、巽、离、坎、艮、兑。

       八卦根据《说卦》,因为《周易》分两部分,一是《经》 二是《传》。《传》我们有时候,称《周易大传》,或者称《十翼》。一共七篇,传文一共是七篇,这七篇有分上下,有三篇分上下,所以就构成了十篇。这十篇就是《周易》的传。

       我们说经就是六十四卦,传就是这七篇。其中一篇是《说卦》。《说卦》对八卦的每一卦,都列举了十几种象征意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卦象。你比如说乾卦象征天,象征君,象征父等等。八卦每一卦,都有着十几种象征意义。这就是所谓的分析卦象的时候,分析卦的时候,主要按照这象征意义去分析卦象。

  • 左传导读——六爻卦

       其实六爻卦,也一般把它分成两个三爻卦,去进行分析。所谓分析卦象主要就是,根据八卦的那些象征意义来分析。同时《周易》除了卦形,卦名,还有卦辞和爻辞。对一卦做整体说明的部分,这就叫卦辞。对每一卦当中六爻进行的说明,就是爻辞。

       摆出一卦之后,第一步是分析卦象,第二步是解说爻辞。分析卦象和分析爻辞,就是算命的全部。我们刚才说了这是八卦,八卦变成重叠,相互重合,这就是所谓的六十四卦。也就是由三爻卦变成了六爻卦,这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六爻卦。

       那么我们在分析图形的时候,一般的是把一个六爻卦,分成两个三爻卦去进行分析,这就是分。我说算命主要就是两点,第一是分析卦辞,第二是分析卦象。分析卦象,汉人归纳了很多方法,包括这些象征意义,都是死数,还不是很难。

       我说最难的是分析卦辞。我们知道卦爻辞,根据今人的研究成果,《易经》应该成书于商周之际。我说那时候的人写的一些,算命的一些东西,我们今天怎么去理解它。我们不知道,这些卦爻辞究竟说的是什么,甚至和这个卦象究竟有多少联系。我们都说不清楚,个别的可以猜,但是很多是说不清楚的,所以分析卦爻辞是最难的一部分。

  • 摆卦——大衍之数五十

       当然,在分析卦爻辞,和分析卦象之前,还有一个最基本的步骤,那就是摆卦。你摆不出卦来你怎么算卦,对不对。摆卦是算卦的第一步。那么怎么摆卦呢,我是根据刘大钧先生的,《周易概论》,我给大家模拟一下。当然不需要斋戒沐浴,因为我不相信。既不需要斋戒沐浴,也不需要很严格。

       牙签,这就是蓍草。演者,算也,我们叫算命算命嘛。所以算命需要50根,这就是大衍之数五十。算命需要50根蓍草,我不知道有多少根,假设它就是50。其用四十有九。蓍草总数是50根,取出一根放下。这一根是什么,太极。

       取出一根之后,要分而为二以象两。把剩下的这49根随意分开,象两象的是什么,对。两仪是什么,是天地,这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或者叫阴阳。

       卦一以象三。左手从右手取出一根,放到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之间,这叫卦一。象三,象三才之象。这一根就代表了人,有了天地,就有了人,这叫挂一象三。由太极生两仪,由两仪生三才之象。所以这就是所谓的一生二二生三。当然这是我的理解。

  • 摆卦——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有了天地人,三生万物,所以算卦可以开始了。揲之以四,以象四时。用左手揲之以四,揲者,取也,就是取。先用左手取右手当中的蓍草,四根一组,以象四时。四时是春夏秋冬 一年的四时。

       取四根,取四根,再取四根,一直取下去,取到最后,还剩四根之下不要再取了。那也就是说,这个余数要么是一根,要么是两根,要么是三根,要么是四根。不能取完,然后把剩下的余数,再夹到左手的无名指和中指之间。

       就是不论剩几根,夹到这儿,然后再用右手取左手的蓍草,方法一样,仍然是四根四根的取。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当我们挂一象三的时候,你手里的蓍草还有多少。一共50根,其用四十有九,挂一象三之后还剩48根。千万千万要记住这是个48根,48根是4的倍数。

       你取4根,再取4根,结果最后剩下的0了。0没有余数了你还算什么卦,什么都可以剩,就是不能剩0。4以下的,因为4以上的你还可以再取。对了,所以当你取完右手的时候,其实你左手的已经是定数。

       当你右手剩一根的时候,左手一定是三根吗,对不对。当你右手剩两根的时候,你左手剩的一定是两根。但你当右手剩三根的时候,你左手是一根。那右手剩四根的时候呢,左手必须是四根。所以他们摆的时候很费劲,其实算就算出来了,不必要摆。

  • 摆卦——四营,一变

       当我们这样摆完的时候,这叫四营,也叫一变。这一变就完成了,当一变完成的时候,蓍草的余数去掉。再把这些蓍草,数出来的这些蓍草再把它合起来。一共是多少根,要么减4 要么减8 对不对。因为当一变完成的时候,只有这两种结果。

       剩的要么是40根,要么是48根,要么是44根。用刚才同样的方式,仍然是记住,把卦一那个也要再放里边,仍然是分一为二以象两,就是再重复,仍然是把余数放下以后,也就是要么放四根,要么放八根,剩下的再合起来,重新任意分。

       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重复,重复的结果是什么。其实你还是,很简单,你一算就知道了,要么减四根,要么减八根。所以你把那个挂一以象三,又卦进去了,又放下去了。你把挂一以象三那个收进来了,然后你下一步还要挂一以象三。又把它放一边了,收起来还是双数,一样的,对不对。

       因为那个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那一根是不放进去的,太极是在一边不用的。所以手里只有1根,只有49根,49根挂一以象三的时候,放1根就成了48,那你回来还是单数还是单数再挂一以象三还是双数,对不对。这是一样的,每一步都是这样。所以它第二步的步骤重复第一步。那就是,当第二步完成的时候,第二变完成的时候,一定是这个结果。

  • 摆卦——三变成一卦

       当44减4的时候剩40,40减4的时候剩36,只能有这三种情况。然后再重复那就是变成了,当第三变完成的时候,只能出现四种情况。36、32、28、24,对不对。我这样说大家明白了,然后把这四个数,因为它是4的倍数,我们再把它除回来。

       于是我们就得出了,6、7、8、9四个数。6、7、8、9当中的一种,也就是我们得出的最后的数字,是这四个数。四个数除去4以后,剩下的就是6、7、8、9当中的任意一个。

       那么我们得出9的时候,这就是阳爻。8的时候就是阴爻。7的时候就是阳爻。6的时候就是阴爻。也就是说,通过我们刚才简单介绍,这就是所谓的三变成一卦。三变,因为一变是四个步骤,也需要三变,这是摆出的第一爻。

       所以谁愿意给你用周易算卦,我这是光说说,不是摆,要是真摆的话,我摆出一卦来大致将近一上午。还要分析卦象呢,分析卦爻辞呢。所以没有人,真正愿意给你用周易算卦。不论他会不会,会的人也不愿意给你算,你付多少钱是啊。

       所以外边算卦的,从来不会给你用这个去摆卦的,这个太麻烦了。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这一爻是怎么来的。然后那就接着摆。按这种方式接着摆,摆出六爻,所以这就叫十八变成一卦。因为每一爻三变,每一变是四营。这个步骤太麻烦了,所以十八变才能摆成一卦。

  • 摆卦——变爻

       但是说到这儿还不算完,真正算卦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叫变爻。这个变爻是怎么变的呢。原则是老变少不变。何谓老呢,九为老阳,六为老阴。也就是说如果是九和六,这就是变爻。

       变爻就应该是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七八不变。这就是老变少不变。这个变爻非常重要。因为变爻回来是你分析卦辞,分析卦象最重要的依据。特别是我们下边要讲的,就是主要依据变爻的爻辞,来分析卦象的。

  • 周史之卜——遇观之否

       好,下面我们讲课文。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遇观之否就是摆出了一个观卦,这就是观卦。什么叫观之否呢。因为这一爻,当你看卦形的时候,要知道是从下往上数的。也就是这是第四爻。

       按照汉人以后的说法,是阳爻称九。阴爻称六。那么这一爻是什么,因为观卦的第四爻是变爻,所以阴爻变阳爻。那就是六四变九四。于是就形成了否卦。汉人以后称九四六四,在《左传》当中没有这个说法。

观之否

       《左传》当中,凡说到某卦之某卦的,都是在强调变爻。曰,这是摆出卦以后了。摆出的是观卦,因为四爻变,形成否卦。摆出卦之后,下面就是分析卦象,分析卦爻辞。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 卦爻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这句话就是《周易》观卦,六四爻的爻辞。所以首先是分析爻辞,就是我们今天的《周易》上,仍然是这样子。观卦六四爻的爻辞就是,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个用是于,利于宾于王,利于宾于王,什么是宾于王呢。宾于王是王之宾,王之宾就是王之客。

       那谁是王之客呢,异姓诸侯为王之客。比如宋为子姓,所以他说与周为客。就是你们姬姓的诸侯,都是周人的子孙。我们宋国对周天子而言是客人,不是你们家人。这是家人和客人的区别,我是宾客。

       所以这个宾指的是异姓诸侯,这是利于做天子的异姓诸侯。那前面这句话呢,是观国之光。什么是观呢,观者,看也。是国之光,是一个国家的光芒。我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光芒,那这意味着,有一个异姓国家将要成立,将要建立。

  • 周史之卜——此其代陈有国乎

       此其代陈有国乎。这里这个分析,像这里边需要加很多东西,我们才能使它自圆其说。因为大家不要忘了,这个卦是给公子完算的。陈国的公子完,我们从陈国公子完的这个卦象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异姓诸侯国的光芒。

       那现在陈国本身就是,现在陈国本身是妫姓,他就是异姓诸侯国。为什么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异姓诸侯国,在这个小孩身上看到了,一个异姓诸侯国的远光呢。他应该是代陈有国吧。

       现在的陈国消亡之后,他另外又建立了一个妫姓诸侯国。那这个卦象似乎在暗示着,这个小孩以后要重新建立,代替陈国建立一个妫姓诸侯国,所以叫代陈有国。如果说他还在这里继承君位,那我们就看不到另外的国的光。我们看到的那个国的光,应该不是陈国。

  • 周史之卜——非此其身,在其子孙

       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关键是注意下一句。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在哪里呢,光是什么。我们看到的光,光是在远处闪耀,我们才看见。也就是这个国家的光芒,我们看见的是,远方的一个国家光芒,异姓诸侯国的光芒。

       请注意,是远方,是远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诸侯国的远处的光。这个远处有两个含义,第一是时间上的远。所以由分析得知,非此其身,在其子孙,这是时间上的远。是时间上的远方,是时间上的远处,是他的子孙将有国。

       另外这个远处和远方,是空间上的远处。是空间上的远方,那所以就不是在陈国。所以是说不在此,其在异国。

       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异姓诸侯国远方的光芒。那么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个异姓诸侯国不在陈国,在其他地方。第二,不是小公子完要建立诸侯国,异姓诸侯国,而是他的子孙后裔。这是由分析卦爻辞得出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的代陈有国,在其子孙。

  • 卦象——风为天,于土上,山也

       下面是分析卦象。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坤,坤卦,坤卦象征着土。乾卦象征着天,巽卦象征着风。风为天,巽卦因为变爻而成了乾卦。所以这就是风变成了天。这就是风为天,于土上。

       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是土上,是坤卦之上,风变成了天。坐在了坤卦之上,在这里又看到了山。山从哪儿来的呢,艮卦为山。但在这儿我们找不到。如果按照我们刚才说的,把一个六爻卦就变成两个三爻卦。这里边有巽,有乾,有坤,但就没有艮。

       艮卦为山嘛,这艮卦在哪里呢。风为天,在土上,在坤上,在土上,山也。这中间夹着一个山,这种取象方式汉人称为互体。那就是在原有的两个三爻卦之间,再找出另外一种卦象。

       也就是对原来的两个三爻卦,进行重新组合,因为这儿看到了有山。下面算卦者对这个山,进行了充分的利用

  • 卦象——诸侯之象

       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山上有什么,山上有各种各样的财富,所以这就叫有山之材。又照之以天光,这个山上面是乾卦,这叫照之以天光。下边为坤卦,所以叫于是乎居土上,坤卦为土。

       因为这个山上面是天,下边有土。乾卦,是天,同样也是君,也是王。下边有土,封君才有土,诸侯才有土。所以这个山又是上有天子,下有封土,又是诸侯之象。所以利用宾于王,这种卦象显示的征兆,和爻辞是一致的。

  • 卦象——天地之美具焉,可以做王之宾

       另外因为有了山,有了材,还可以利用这些材去送礼。所以下面说,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这里是说山上有很多财富,有很多可以用于送礼的财富。羽毛,象牙, 木材等等,都是可以从山上取的,这些东西都可以用来送礼。

       什么是庭实呢。不论是在是朝还是聘,都是要送礼的。朝聘不是说,我空手上你那儿吃顿饭,而是要带着大量的礼物去。这些礼物摆在了庭中,所谓庭,庭院嘛,也就是天子或者诸侯的,寝宫前面的那个大院子。摆列在那里,这就叫庭实。也就是庭实就是摆列的贡品礼品。

       奉之于玉帛,奉之是献之玉帛。我刚才说的是山上的那些材,可以作为庭实。另外你再加上一些玉或者帛,这构成了贵重礼品的全部。这叫天地之美具焉。也就是天地间的美物,不论是山上的材 美材,还是玉或者帛。这都是天地间最好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最好的礼品。

       有了这些最好的礼品,你就有了宾于王的资格。你没有东西献礼,会让你做诸侯国吗。有了礼品了,那你就可以做王之宾。所以说利用宾于王,就是说从这个山上的材,我们也看到了和爻辞一样的内涵。也就是说也看到了,要建立异姓诸侯国的这种征兆。爻辞有,卦象里边也有。

  • 周史之卜——其在异国乎

       犹有观焉。这是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远方诸侯国的光。但是我们只是看见了这个光,不是现实当中的存在。是一种未来征兆的光,故曰其在后乎。我们仅仅是看到了一种光,真正变成现实那是在以后。

       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风行,因为风,观卦,是风在土上。巽卦为风,坤卦为土,风在土上。那风会把土吹起来,带到远方落地。所以这个远方应该是异国,所以说其在将在异国乎。

       也就是说我们从卦象里边,再一次分析出,这个异姓诸侯国的光,将在异国建立。不是陈国,要到其他诸侯国,去重新建立一个异姓诸侯国。若在异国,必姜姓也。也就是他要在异国,构建一个新的妫姓诸侯国,一定应该是在姜姓。

       姜,大岳之后也。大岳之后也就是四岳之后。其实我们在这里可以理解成,齐国是四岳之后,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国家。历史渊源很长,说山岳则配天。因为我们刚才看到了,在卦象当中看到了一个山,只有山可以与天相接。

       与天相接的山,这个天就是王。与天相接的就是诸侯国。所以这也是说公子完,将会在齐国建立异姓诸侯国。仍然是这个意思。

  • 周史之卜——陈衰,此其昌乎

       说物莫能两大。同样是妫姓,现在有一个陈国,如果公子完,将来再建立一个妫姓诸侯国,那将形成两个妫姓的大诸侯国。他说按照一般原则,物不能两大。同一个事物不能两头大,不能在两个地方都大。也就是你陈国这里存在,那个未来的诸侯国就不能建立。未来的诸侯国要建立,就必须在现实的陈国灭亡之后。

       陈衰,此其昌乎。根据以上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公子完去了齐国,要在陈国衰落之后他才能昌盛。这是周王室的太史,为公子完算的一卦。分析卦象,分析爻辞。

       我说说的是头头是道,丝丝入扣,让你不得不信。但是你真信吗,我实在怀疑。如果没有以后的历史证据,当时的人能做出这样的卦辞分析,卦象分析,是不是太神了。那么这些东西,是《左传》作者看到的资料,也就是以前就有人做这样的附会。还是《左传》作者,自己编出来了这一套卦爻辞呢,不知道。

  • 左传导读——历史的论证

       当然我说《周易》算卦,他说的头头是道,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不信的。《左传》作者介绍完了,周太史的卦象分析之后,又做了一个历史的论证。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这就是证明陈衰,此其昌乎

       所谓初亡指的是,鲁昭公八年楚灭陈,这是第一次灭陈。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陈无宇,桓子在齐国开始强大。其后亡也,成子得政。因为第一次楚灭陈不久,又恢复了陈的独立地位,这叫复封陈。

       第二次仍然是楚灭陈。这已经到了鲁哀公十七年。在第二次楚灭陈的时候,就出现了陈恒弑齐简公,这叫成子得政。也就是说初亡也,五世其昌。后亡也,莫之与京,成子得政。这时候陈恒,才真正控制了齐国的政局。所以这里说的是,周太史的卦象分析,和懿氏之妻占卜的结论是一样的。

  • 左传导读——无传之经

       下面我们说一下导读部分,我们讲一下导读部分,主要讲两个问题。大家看课本34页。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无传。癸丑,葬我小君文姜,无传。陈人杀其公子御寇,有传。夏五月,无传。秋七月丙申,及齐高傒盟于防,无传。冬,公如齐纳币,无传。

       就是说这一年,《春秋》记载了六条经文,但是《左传》只解释了一条。也就是陈人杀其大子御寇,公子御寇。只解释了这一条经文,这些没有解的经文,被后人称为无传之经。就是没有传文解释的经。

       这种情况在其他年份也有不少,无传之经的大量存在,往往成为今文学者,攻击《左传》的一个理由。你是解经的,为什么有大量的经文你不解呢。有大量的经文不解,说明你不是为解经而做。当然这是立足于今古文之争,产生的问题。

       其实我们想,无传之经的大量存在是有理由的。第一是《左传》作者,成书于战国中期,距春秋初,已经有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大量的材料散失找不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是说对春秋当中的很多记载,《左传》作者找不到材料去解说它。我说这是材料缺乏的无奈造成的。

       第二,我说作为史学家,在描述历史的时候,他都有自己的选择标准。也就是说有些事情我认为应该做,应该解释我就解释,不必要解释的我就不解释。就是说无传之经的形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主观上我不想说这些事,二是客观上我没办法说这些事。

       我说这是,《左传》无传之经形成的原因。但并不能因为这个,就否定《左传》的解经。在《公羊传》和《谷梁传》当中,也有很多的无传之经。但是他们为什么拿这个问题,来批评《左传》呢。因为他们说,我们不解经的那些地方,是因为我们为了避免重复。

       因为在《春秋》当中,有大量相同相近的经文。它其中的大意,我们在相关经文当中已经解释了,那相同的经文,我们就不必要再解释了。换句话说,我们的无传之经是合理的,你们的无传之经是不合理的。这是顺便说一下,由于无传之经的问题导致的,今古文之间的一些矛盾。如果我们看春秋学史,有时候会遇到这种问题。虽然都有无传之经,实际上形成原因也是不一样的。

  • 左传导读——编年史中的小传

       我们都知道,《左传》是一部编年史。编年史往往是人们,难以就一个问题,做一个全面的理解。我说为了避免这种缺陷,《左传》作者在这里,实际上是在有意的,为公子完做个小传。那他为什么要为公子完这个小孩,做个小传呢。我说理由是,他可能看到了田氏代齐。

       他应该看到了田氏代齐,那么这个陈国的公子完,就是后来田氏的始祖。所以他要告诉人们,田氏为什么能够代齐,这个代齐的过程是从哪里开始的。我说他要为公子完专门写一个传,交代田氏代齐的渊源。

       我说这个小传,我们应该看成是《左传》作者,为田氏代齐所预设的理由。在这段传文当中我们看到,公子完逃难到了齐国,立刻得到了齐桓公的信任,愿意任命他为卿职。尽管推辞,最后担任了工正。

       请注意,这个工正为田氏代齐,奠定了一个政治基础。如果公子完流落到齐国以后,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他能在八世之后取得齐国国政吗。所以这个工正之位,为后来的田氏代齐,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他是大夫,既有政治地位,又有封邑,也有经济基础了。

  • 左传导读——公子完,既仁且义

       第二点是公子完请齐桓公喝酒,表现出了既仁且义,我说在这里他强调了,公子完的道德品质和礼仪修养。我们可以把这一点看作,以后田氏代齐的道德基础。他为什么以后能够发展呢,因为他做的非常好。因为他获得了君主,和其他人的信任和赞扬。

       第三点是,懿氏占卜已经明确得到了征兆。五世并于正卿,八世莫之与京。征兆是什么呢,征兆是上天的暗示。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上天预先安排好的,这就是命,命是不可强求的。

       第四点,太史的征兆。算卦得到了征兆,和懿氏妻占卜得到的征兆,完全吻合。都在证明着一切都是天意。

       所以我说,通过这个小传我们看到了,公子完有政治经济基础,有道德基础,有上天所命。田氏代齐是命定的,这一切都是《左传》作者,为田氏代齐寻找的理论根据,历史依据。

       换个角度看,这儿的懿氏妻的占卜,和周太史的算命,让我们读起来感到很好玩。我说这又是《左传》作者,好载奇闻趣事的又一个例证。我说《左传》为什么好读,大家都喜欢读,就是因为,它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在里边。

       以上便是山东大学晁岳佩老师《左传导读》第五章第第一节陈人杀其大子御寇部分的文字版内容。如果对你有所帮助的话,点个赞吧,十分感谢!


【左传导读 晁岳佩】019 陈人杀其大子御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