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孙策 字伯符

2022-06-12 19:05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孙策 字伯符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他是长沙太守孙坚之嫡长子,孙权之长兄。初平二年(191年),孙坚在攻打黄祖时战死,孙策因此继承了父业,他先换回了自己父亲的尸体,然后用船载着母亲吴夫人前往曲阿与舅舅吴景会合,并将孙坚的尸体暂时葬于曲阿。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率领父亲旧部投靠寿春的袁术。孙策容貌俊美,且性格开朗、直率、大度,善于听取部属的意见,因此赢得了士人、百姓的拥戴。由于袁术为人反复,往往言而无信,孙策在失望之下,向袁术诉说后换回父亲旧部一千多人马,也换回了自由之身。孙策召回了父亲旧部程普、黄盖、韩当等骁勇老将,并先后收揽周瑜、张昭、张纮等内政治国杰出奇才,后来周泰、蒋钦、董袭、凌操等海贼出身的武将也前来归顺孙策的旗下,助孙策平定江东收复故土吴郡。
初平五年(195年),孙策击败刘繇,收降了太史慈。随后他横扫江东,击败会稽的王朗和严白虎。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僭越称帝,孙策与其决裂。曹操因孙策讨伐逆贼袁术有功,并上表奏章东汉朝廷封孙策为吴侯,拜讨逆将军。建安四年(199年),孙策进军至沙羡,与仇敌黄祖展开大战,黄祖几乎全军覆没,士卒溺死者达万人。曹操在收到战报后感叹:“猘儿难与争锋也”。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孙策写信求官职大司马,曹操不许,孙策恨之,阴欲袭许都,迎汉献帝。但尚未出兵袭许昌就遭刺身亡了。他被许贡的三个门客埋伏,射中了面颊。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便请来张昭等人,托以后事。张昭等大臣重臣以孙翊有长兄孙策之风而希望孙策将兵权交给三弟孙翊,但孙策执意于二弟孙权来继承,还请张昭等重臣辅助孙权统治江东。同年四月四日夜里,孙策因重伤而过世,享年二十六岁。孙权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统帅 A-
(孙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攻无坚城之将,战无交锋之虏,江东莫敢当其锋。曹公意甚难之,常呼“猘儿难与争锋也”。)
武力 A+
(孙策猛锐冠世,颇类项籍。严白虎弟舆有勇力,与策独会,策乃以手戟投死。)
军谋 B+
(孙策谋而有成,平定三郡,风行草偃。惜大业未就,中世而陨。)
智略 B+
(孙策明隽独断,才智绝异,术略过于其父。然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不免为郭嘉窃笑。)
内政 B
(孙策军令整肃,百姓怀之。又招揽遗老,宾礼名贤,张昭、张纮、虞翻等俱见授用。东吴之基,自策而定。)
魅力 S-
(孙策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又治军严整,不敢虏略,鸡犬菜茹,一无所犯。百姓感悦,竞以牛酒诣军。)


全史人物评鉴-孙策 字伯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