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摄影的核心乐趣是什么?

2021-05-30 18:33 作者:搞艺术的小明  | 我要投稿

# 摄影的核心乐趣是什么?

大明对我说:“有没有想过,万一你其实并不喜欢摄影呢?”

## 器材?攀比与崇拜

这种快乐,或许比机械表与电脑硬件爱好者更深入,因为手表只能佩戴/保养/展示的互动,硬件只能靠跑分来互动,但是相机可以把玩,可以交换,可以收集,可以通过体验按钮和拨杆来感受爽感。(电子相机在这方面普遍不那么讲究快门声和按钮手感,而是更多考虑造型的人体工程学,而机械相机则会更多考虑耐久性,是一种匠人的骄傲)

## 发现?望远镜与显微镜

本质上,给予了一个探索微观和宏观世界的视角方式,人眼开始框取世界,因此获得了“我看到了你没看到的”此类乐趣。

## 日记?时间与记录

如果文字不足以记录发生的事和碰到的人,那么说不定相机可以?当然,说不定带有GPS坐标和自动备份功能的手机更适合担当此任。

## 画笔?思考与规划

如果不光是如常的记录,而是进入表达,摄影就开始展露它的无止尽的复杂,拍摄某物,但转而指代另一事,另一物,常常需要借助物品代表的某种符号意味,但如果只依赖符号,就成为一种类似行测考试的方法论,显得有点“教条”,这个时候如何打动人呢?

题材的冲击力固然可以给人震惊的感受,但那是一种猎奇。

日常的生活,如何打动人?

是碎片的剧情编排?那可能成为弗兰克对时代的回应,属于大命题,也可能成为分镜表般的东西,呈现琐碎小事。

展示事物的变迁?这确实是常被用的手法,也能利用到照片的切片特质。

如果只是如实的呈现重复的生活呢?那是保罗格雷厄姆的重复法。

如果呈现人们被异化的事实呢?这会进入某种创意类摄影的命题,抑或类似卓别林的影像?

当然,也有人去呈现细小事物的不断变更,或者标本式的陈列物品,试图反衬造成事物的生活。

当然,最难的反倒是琐碎碎片的拼合,除非人在某段时间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事件,起承转合要素齐全,那么,期间拍摄的碎片或许是一脉相承的,不然,要靠这种天然机缘来创作,通常会陷入图片的海洋,抑或者生拉硬拽的拼出一个科学怪人,恐怕,这也有违创作初衷。

所以最好的答案,就是,当你碰到了生活的刺,不要得过且过,而是立刻拿起相机,拍摄你的感受,你看到的,让你痛苦的快乐的,打动你的所有事情,等一切落地了,在第三人称的状态重新梳理这个特定时期的照片,或许能有所收获。(如果期间还留下了文字材料辅助回忆,说不定可以和图像交织出更复杂的感受)

当然,如果带着思维模式去拍摄,也可,但这种带着预设的拍摄,常常无法拍出预设之外的惊喜。

说到底,只能带着模糊的感觉去寻找,一直到找到触动自己的刺点,或许,这就是你内心深处藏着的隐秘往事。

至于图片的编辑,本质上是一种反刍,找出图片间的隐秘链接,然后配对,如果只是追求形状/色彩的相似,无疑也会陷入僵化。

而这种隐秘的连接的发现,格外需要内心的放空,人只有在专注于放空的时候,才能胡思乱想。(可以想想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那些无所事事的空想状态,你甚至可以无聊的拨弄自己的头发/手指甲)

而这种状态本身,在当代是稀缺的,如果无法感受微妙,只是借助公式创作,无疑是艺术创作者的悲哀,因为公式创作的东西,通常很正确,和甲方解释起来头头是道,外行看起来不明觉厉,偏偏就是打动不了人。

最近一些朋友和我讨论放空状态的问题,抑或找我看照片,在重新反思自己以后,写此文,作为当下记录。


摄影的核心乐趣是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