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引擎赋能,多举措聚合,海澜之家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近年来,“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国内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更是各行各业的高频词,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石。数字化发展是所有企业无法拒绝且必须获胜的邀请赛,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相融合,是打造百年品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智改数转”的大趋势下,各行各业正快马加鞭地推进数字化转型,并且随着产业界限、数字技术的边际不断拓宽,传统行业迎来了转型发展的新机遇。以服装行业为例,近年来供应逐渐饱和、产能相对过剩以及消费结构升级,基于生产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如何运用数字化降低存货、提高产品动销率,是每家服饰企业所必须攻克的课题。

男装市占率头部品牌——海澜之家在数字化转型发展中,行稳致远。据悉,公司依托“5G+AI”,打造的智能能工厂项目已落地生产,据海澜之家相关人士透露,智能工厂的第一条西服生产线已达到了2000件/天的生产规模,远超同行水平,将助推公司从设计、原料、涤染、剪裁等全生产链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此项目也荣获“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厂”。海澜之家表示,智能工厂之所以能成功落地,得益于公司旗下职业装定制品牌圣凯诺积累的海量国人量体大数据,超8000万的数据体量,为智能工厂的体型数据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框架。

相关人士认为,海澜之家智能工厂独有的“三云”聚合技术:体型数据云,服装数字云,服装制造云,与环形蝶状生产链系统融合,打造出批量化、个性化、品种的柔性快反生产链,从而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和动态平衡。

如果说海量的量体数据是海澜之家智能工厂落地的基石,其“平台+品牌”的经营模式则是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纽带。此经营模式打通了上游到零售端的壁垒,实现全链路协同工作。每件货品中都置入RFID芯片,可提升货品读取速度,实现对货品全程跟踪,实时获取服装试穿次数和购买数量,依托内部信息系统,分析出消费者消费偏好,贯通整体供应链,指导产品研发和生产,引导供应商生产端与需求端无缝衔接,打造高效供应链协同平台,最终不断打造爆款,提升产品动销率,降低存货规模。此外,线上线下信息互通,助力研发端进一步精准分析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喜好,从而研判市场未来消费趋势。据了解,海澜之家,线上线下全渠道会员数超6000万,积累了大体量的用户画像,海澜之家将消费端的需求与上游供应商实时共享,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同时,快反能力和整体供应链效率,直接影响货品周转效率和周转天数,也侧面影响着服企的毛利率水平。据公开资料显示,海澜之家自2012年起,起步搭建数字化智能仓储和智慧物流系统。依托SAP信息系统,对货品进行信息录入、智能存储、智慧分拣,实现每年出入库近2亿件的货品存储规模,支撑起全国超7500家门店的货品输送。其中,高位智能库的存储量为4000万件货品,是传统平库的的7倍;智能仓储高位库中任何一件货品,从查询、定位、出库到进入物流程序,只需要30秒,大幅提升了运转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此外,海澜之家帮助供应商进行数字化改造,贯通供应商端、总部及终端门店的信息互通,补单、季中新增货品采用供应商直达门店模式,相应货品物流配送时间减少7-10天。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线上经济的崛起,海澜之家最优半径物流配送,实现线上线下错位互补的创新模式。基于全国超5500家大体量门店,门店成为线上货品临时仓,实现线上线下货品互通,消费者线上下单后,大数据平台智能分析距离消费者最近的有货门店,实现快速发货,大幅提升货品配送效率,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也进一步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不难发现,通过货品周期的数字化管控、智能仓储、智慧物流、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等多重体系,海澜之家实现产业智能化、集约化、信息化、协同化发展,助力品牌有效降低存货周转天数,提升毛利率水平。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海澜之家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201.8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4.02%至40.01%,创上市以来最高;同时存货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下降30天至233天,创上市以来最低,公司数字化转型发展成效显著。
中泰证券分析师表示,公司通过布局全渠道营销、供应链提效、库存结构改善、渠道优化,为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长期看,公司通过发挥平台作用,推进信息化、多品类布局,持续优化渠道结构、提高供应链效率,为公司长期发展铸就强大的竞争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