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2022-06-18 13:35 作者:哲人奇兵  | 我要投稿

我最近上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课程,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所以写了这篇文章以让大家辨别我的思考是否正确。

阶级统治需要有政府,有政府就必然有官僚,就必然有官僚的腐化,以及官僚对人民的压迫。所以我不认为阶级理论能完全解放人类。

阶级理论的逻辑错误在于,它认为阶级之间的冲突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那么难道当压迫阶级被消灭,历史就不发展了吗?这一点会在压迫阶级有可能被消灭时显现出来,也就是说,阶级理论会在它即将成功的时候失效,因此压迫阶级是不可能被消灭的。

我们讲哲学,总是讲科学性、正确性、本来面貌,这相当于说有一个独立于意识的世界,任何思想都能够被这个世界验证,但是实际上,这个世界并不会直接告诉你你的思想是否符合实际,你还是得通过你的意识来验证你的思想,也就是说,一个绝对客观的知识的来源是不存在的。因此,说被压迫阶级的思想更加能反映现实,这也是站不住脚的。

在马克思主义中,具体的世界,即现实世界,指的是在现实中存在的事物,而抽象的世界,指的是存在于人的思维的事物(不管其在现实中是否存在)。而自在的世界,指的是存在于想象之中,却不知道是否存在于现实中的事物,属于抽象的世界。旧唯物主义是从抽象的世界出发来理解世界,而新唯物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来理解世界。

行为要从现实出发 ,至于行为背后的动机,没必要管它。

旧唯物主义只是直观地理解世界,没有看到世界中蕴含的人的情感、意志、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则从实践、主体出发理解世界,看到了世界中蕴含的人的情感、意志、思想。

列宁说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也就是说即使不被我们感觉,物质也存在。可是,不被我们感觉的事物,我们不知道它是否存在,也就是说,它不一定属于现实世界,而马克思主义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来理解世界的,因此列宁所说的不一定符合马克思主义。因为人无法知道感觉之外的事物是否存在,所以人们对感觉之外的事物的操作都只是基于猜测,并且每种猜测的可能性都无法被排除。尽管没有相应的理由,但是有的人就是会相信在感觉之外存在着世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们所能想到的所有事物都是在我们思维中的,也就是说都是主观的,所谓的客观是不存在的,因此客观实在和客观真理这样的概念是无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把世界看作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脱离了人的意识而存在,实际上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立场。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说:“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这里所说的社会关系,是谁和谁的社会关系?我的意思是,社会关系要想存在,必须先有个人的存在,否则社会关系便无法建立。因此,马克思在这里犯了错误。

既然生产关系是被生产力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只要生产力被给定,那么生产关系就确定了,既然如此,生产关系又如何作用于生产力?

具体劳动指的是人创造物品的使用价值的行为,抽象劳动指的是任何具体劳动的共同属性,也就是说,对于抽象劳动来说,任何具体劳动都是一样的。而商品的价值,就是由生产一定量的商品所需的抽象劳动来决定的。然而,这样却将价值与使用价值割裂开来了,因为价值仅仅是由抽象劳动所决定的,而与使用价值无关,但是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这就导致了一个矛盾,就是许多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价值长期不成正比,比如奢侈品、品牌服装,这是因为使用价值对价值的影响被忽略了,奢侈品的价值除了来源于开采原材料和加工的劳动外,还来自于使用者能够得到的对社会地位的彰显和心理满足感,所以认为价值只来源于抽象劳动是不对的。

劳动价值论难以检验,因为根据劳动价值论,一种商品的价值既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又是所有这种商品价格的平均,要想检验劳动价值论,就要检验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否和商品的价格成正比,这样,就要调查许多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价格,再进行计算。而且,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权重更大,但是具体占多大,这又是个问题,又给计算带来了麻烦。

人们生产商品的过程是私人劳动,一旦把某些商品用于交换,凝结在这些商品中的私人劳动就也是社会劳动。

资本家仅仅因为拥有资本,就可以占有别人的劳动。


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