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得空门,只不过是靠坚韧的理智、顽强的意志去淡忘、磨灭生命中因情所生的苦悲
情是一个人精神生活的支撑,情是人心灵的这面镜子对现实生活的折映。情是欢悦,情是动力,情是快乐;情亦是烦恼,羁绊、痛苦……一切皆是情,一切皆缘于情!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所谓的情志。其实,这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就包孕了人的精神各个层面。七情——一个极其宽泛的情感空间。
那么世上最最宝贵的是什么呢?则无非是亲情、友情、爱情。血浓于水的是亲情,肝胆相照的是友情,亲密无间的是爱情。另一个极宽泛的情感世界。其实,情与欲是血肉相连的。能达到清心寡欲境界的,必是世外高人。有人说感情就像一个黑洞,身在其中的人只能不停的往下掉,根本不可能控制自己什么时候停止想念,什么时候就此解脱。这样的感情大概就是所谓的恋情吧。
现代人的感情说白了就是物质金钱编织的时装,容易被丢弃,容易被淡化,也更容易破碎……一个崇尚物质生活的时代、一个追求路情学乐的时代,一个功利浮躁的时代,感情只不过是生活中的调味品(还比不上盐)!
小年不识愁滋味,不知出家人“剪断三千烦恼丝”的因果所在,及至长大成人、江湖游历,方知“领恼”所为何物,其实皆由情生、语由情困……乃应了“世上无烦恼,庸人自扰之”之言。想当初吟味“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样的诗句时只解得其诗一半意境,知道纵使是伟人、豪杰、丈夫此类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也逃不脱情的羁羁绊绊,反不知情本来就是生命中不可割舍的那一部分。情是与生俱来的,当新的生命“响亮”地坠地的那一刻,情就会伴着我们的一世一生。
原以为僧尼们是世间最无情之人,待增长了人生阅历之后才懂得:他们最初都是世间最有情之人,只是在历经人生苍莽之后,或因情的痛苦、或由于情的怨憎、或被情所折磨、或不堪情的困扰…以及由此生出的无边烦恼、无尽愤恨,因此才对人世厌倦和绝望,去寻觅另外解脱之法门;于是有许多人毅然斩断青丝,遁入空门逃情避世。
其实,生命的情是不可逃的呀!入得空门,只不过是靠坚韧的理智、顽强的意志去淡忘、磨灭生命中因情所生的苦悲;只不过是把一已私情抛开,进入到另外一种情感的梳理当中,最后升华为一种对关注人关注生命的大情操而已。那种情感,是把个人的喜怒哀乐,在晨钟暮鼓的惊醒与警戒中转化为一种大悲悯、一种大同情、一种博大的爱而已——不以一人一物相施,而是对包括整个人类之外的所有生命精灵的慈悲。
情如蚕吐丝,只不过是我们用一种偏执、一己私欲编织的“茧壳”而已;只有理智才能如蠕动,在历经一个或长或短的痛定思痛过程之后,咬破一层层情丝网织的“茧壳”,破壳而出、翩然生翼,扑向生活的光热,拥抱世界的风雨。
情是人生的晴雨表,有时用光如烂,有时阴云不散,有时风前官电交加,有时則秋再港是不她,当生命“春风得意马消要的时根,不可放纵于情,当生命无奈落魂失意的时候,不可组我学帮。情之为情,说白了只不过由一个人的心灵操控,由一个人答掌握:善于用情惜情之人,犹如技艺高相的车手,即使行进在能造漫漫的坎坷之路,也能安全抵达目的地;不懂不愿指情用情之人,则如同一个整脚的新手,即使行走在一马平川的大道上。也不免会落得一个人仰马翻的伤悲结局。
问世间情为何物?情即一个人的“情感”、“情态”,是生命意识在物质世界里的行为表现,亦是一种不着痕迹如风聚云散的无形质之物。情是一个人立世的根基,情是生命之舟无法舍弃的桨揖,情是我们一生寻寻觅觅走不完的来路的云、归途的风………
生命,发乎于情止于情。仔细再想,不论僧也罢、俗也罢,一个“情”字,靠的是理性的觉悟,但有时也难免需要戒律的强制。唯有如此,才不至于利令智昏、不至于丧心病狂。
人生在世,为情所惑、为情所困、为情所苦、为情而哀;或者为情之欢、为情之喜、为情之乐、为情之颠……但谁也割不断、逃不离!
行走在人生的路上,行走在情感坎坷的途中,用理性与理智无锋之刃,剥离生命中的一切苦悲之后,才能更加感受到生命的激情喷涌与生活的美好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