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又失败了?因为少了它
是不是认认真真推行六西格玛却惨遭失败?因为少了它

韦尔奇曾经提到:“掌握了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就好像找到了一韦尔奇和合作伙伴合作写个重新观察企业的放大镜。人们惊讶地发现,缺陷犹如灰尘,存在于企业的各个角落。”特别是对于拥有分布在全世界几十万名员工的跨国企业美国GE公司来说,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这个“放大镜”意义非常大。其实,发现缺陷、发现问题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大部分企业都不会依靠六西格玛的统计数据,毕竟成功践行六西格玛管理法则的企业并不多。

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充满“岗位责任互补化”的机制和氛围,大部分问题隐患完全可以第一时间被发现、被解决。这个时候,减少问题缺陷隐患,可以体现在任何一个有责任的员工、班组,也可以充盈在整个企业里。这同这个企业是否实行六西格玛管理体系无关。有人会担心“岗位责任互补化”是否会导致职责不清的“大锅饭”现象,其实jundui的“特别行动小组”在执行行动的过程中,就是“岗位责任互补化”的集中体现。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效率最高、出错最少的机制。

反过来讲,如果企业内部缺乏“岗位责任互补化”的氛围,哪怕通过六西格玛统计数据发现缺陷、问题,由于企业内部不能齐心协力,最后也会不了了之,这也是很多企业学习六西格玛管理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