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疆那拉提:庆祝纳吾热孜节,冰雪民俗绽放冬季魅力

2022-02-19 23:39 作者:新疆那拉提旅游风景区  | 我要投稿

编者按:2月19日,雪后初晴的那拉提犹如中国浓墨重彩的山水画,来自景区周边的农牧民欢聚在空中草原,通过品尝那拉提特色美食,观赏欢快的哈萨克族歌舞,举办刺激的民俗运动庆祝纳吾热孜节。

纳吾肉孜节是那拉提草原上重要的节日之一。

那拉提是世界上哈萨克族人口聚居最集中的草原,被誉为集中反映和展现哈萨克族传统生活习惯的“露天博物馆”。在纳吾热孜节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载歌载舞,用纳吾热孜粥和肉食盛情款待客人,同时举行阿肯弹唱、赛马、叼羊、姑娘追等民俗活动,希望驱走病源,人畜两旺,迎来幸福和吉祥。


冬日中草 |摄影:肖志林


空中草原天牧台 |摄影:北纬星辰

“阿肯弹唱”唱响纳吾热孜节。

有一则谚语说:“歌声和骏马是草原民族的两支翅膀”,在纳吾热孜节里,阿肯弹唱是必不可少的,演唱者们一般根据对唱的内容从语言本身激发旋律与节奏,并且多弹奏冬布拉为自己伴奏,经过轮番比赛争夺名次,对唱中的失败者,按规矩承担起笔录这次唱词的义务,使之广为传播。


阿肯弹唱 | 摄影:马会平


那拉提乐队 | 摄影:马会平


哈萨克族歌手 | 摄影:谢明岐

“黑走马”跳出那拉提故事。

马是哈萨克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伙伴,而“黑走马”更是马中尤物,它形象剽悍雄壮,通体黑亮,走时步伐平稳有力,姿势优美,蹄声犹如铿锵的鼓点。骑上黑走马,犹如进入一种艺术境界,人在舞,马亦在舞,由此而形成了民间舞蹈和同名乐曲。无论在纳吾热孜节还是平常的生活中,“黑走马”在那拉提草原随时可见,舞蹈中男性的动作轻快有力,刚健苍劲,女性的动作优美舒展、活泼含蓄。


牧马少年 | 摄影:赵晖



黑走马舞蹈 | 摄影:马会平

“叼羊”是马力与人力结合的娱乐活动。

人们分成两组,每组各出一人一骑相互对叼。先出场者把羊压在脚与膝之间,两手抓住羊的后腿压在马鞍上,对方出场的人将羊的两只前腿拽住,这时要求人力与马力的有机配合,谁的力量强谁就会将羊抢走而获胜。这样几次对叼之后,最后大家合叼一只羊,谁的马快谁就会拿着羊飞跑,其他人穷追不舍,最后谁能拎起羊遥遥领先飞跑,而别人无法赶上就算获胜。获胜者可将叼到的羊送到一位最受人尊敬的人的家里,当天晚上将这只羊宰掉,在这个房子宴请客人,并且通宵娱乐。


叼羊 | 摄影:谢明岐


叼羊 | 摄影:北纬星辰


叼羊 | 摄影:明岐

“姑娘追”是最嘻闹逗趣的娱乐活动。

两组人群,由一方选派出一位姑娘,另一方选派出一位小伙子,他们两人都骑上最好的马,一起走向人们目力所及的地方。在去的路上,小伙子可以向姑娘讲各种调皮的话,到了指定地点后就立即转回,小伙子先跑,姑娘在后面追。如果姑娘追不上,就算小伙子获胜。如果姑娘追上,便抓住小伙子的衣襟,用鞭子在头顶频频围绕,甚至轻轻抽上几鞭。



姑娘追 | 摄影:谢明岐


姑娘追 | 摄影:谢明岐

“赛马”是庆祝纳吾肉孜节最后的压轴节目。

马鞍特别轻巧,马的毛和尾巴都用各种领色的布条起来或绑扎在一起,作为识别的标志。骑者穿着红色、白色或其他颜色的服装。赛马的赛程一般长达20至30公里,先由专人将骑者们由终点带领到起点,然后喊声“往回跑”,这时一匹匹骏马犹如支支离弦之箭往回飞驰。



赛马 | 摄影:谢明岐


赛马 | 摄影:马会平

新疆的冬天是冰雪的世界,冰清玉洁、晶莹剔透。那拉提的冬天是风雪秘界,银装素裹,红柳妖娆。


扫雪车 | 摄影:何森


雪地摩托 | 摄影:马会平


空中草原天界台 | 摄影:阿布都努尔

在游客眼中,它是火了很多年的“传统景点”,大多数人都曾见过她令人迷醉的风景,有遍野的山花烂漫,葱郁的碧草成茵,有赤红的秋叶如火,却唯独少了塞外边疆孕育的冬日风光。而在真正的旅行家眼里,那拉提既是一个大草原,更是一处“人间仙境·风雪秘界”,是一个体验冬日秘境穿越的风雪运动胜地,一个感受民俗风情和冬日浪漫的魅力之地。

新疆那拉提:庆祝纳吾热孜节,冰雪民俗绽放冬季魅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