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毛熊海军中型舰艇介绍——56型驱逐舰

2021-12-22 22:17 作者:黑狐12138  | 我要投稿

        由于不惧号在测试过程的表现过于拉胯,苏联部长会议指示第53设计局对41工程进行全面改进。初步设计工作于1951年11月底正式完成,为了加强适航性,原本的舰艏干舷高度被进一步提高并适当减少两侧的倾斜度,同时增加舭龙骨并缩短舰身长度,此外锅炉也被更换以增强轮机功率提升航速。1952年4月,新方案获得批准并被正式定名56型工程

56型驱逐舰——急迫号(1971年)

        56型驱逐舰采用高舷平甲板舰型,舰首尖瘦,水线以上的舰首甲板向上跃升幅度较大且向两舷有明显的外飘,舰桥后的主甲板趋于平缓。甲板之上的上层建筑分为三段,舰中部有两座向后倾斜的圆形烟囱和两架瘦高的前缘倾斜的三角桅。舰上动力系统由4台KV-76蒸汽锅炉和两台TV-8型汽轮机组成,总功率72800马力。最高航速可达38节,经济航速17.9节,海上自给力为10天。

        在武备选择上,56型基本保留了41型的配置,舰首和舰尾各装备一座SM-2-1型双联装130毫米两用舰炮,两座烟囱后的主甲板上各布置有一组并排式PTA-53-56型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舰尾两侧各安放三座BMB-2型深水炸弹投掷器,原先41型上的四座双联防空炮则全部换成了四联装的SM-20-ZIF,分别布置于艏、艉和二号烟囱两侧,舰桥顶部前端和后桅与后烟囱之间有两部控制防空炮的俄尺B炮瞄雷达,舰桥顶部高高支起形似圆球是用于控制两座主炮的SVD-42-50型炮瞄雷达。前桅顶端为曙光对海搜索雷达,后桅顶端是俄尺H对空搜索雷达。

舾装中的56型驱逐舰

       56型首舰安静号于1953年3月在日丹诺夫厂开工,1953年11月下水,1954年4月底开始系泊试验,8月开始试航工作,1956年6月正式加入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开始服役(由于该舰最早在科特林岛附近被西方发现因此也被称为科特林级)。之后,随着新型舰载武器的不断成熟以及执行任务的多样化需要,成熟的56型进行了大量现代化改装和改建并由此产生了大量子型号。

1961年苏联海军节上的56型安静号

基本性能:

  • 舰员编制:284人

  • 标准排水量:2670吨

  • 满载排水量:3230吨

  • 舰艇尺寸:126.2m×12.8m×4.26m

  • 动力系统:两座TV-8型蒸汽轮机加四台KV-型76高压锅炉,主机最大输出功率72000马力,双轴推进

  • 续航力:3200海里/18节

  • 最大航速:38.5节

武备(基本型)

  • 两座双联装130毫米SM-2-1型舰炮

  • 四座四联装45毫米SM-20-ZIF防空炮

  • 两座五联装PTA-53-56型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 六座BMB-2型深水炸弹投掷器

      56型驱逐舰共建造31艘,除基本型外还包括14艘接受了反潜防御改造的56PLO1艘试验防空型56K8艘防空型56A4艘反舰导弹型56M/EM(其中3艘升级为了56U)。

56PLO

56PLO型驱逐舰——高尚号(1982年)

        该改型是苏联海军为应对美帝弹道导弹核潜艇威胁而催生的应急产物,主要改进包括拆去原先二号鱼雷发射管和艉部的深水炸弹投掷器并重新在艏桥两侧安装两座RBU-2500龙卷风型十二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舰尾安装两座RKU-4500A激浪型六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一号鱼雷发射管则增加了反潜能力,舰壳声呐也升级为了更先进的飞马座2M,排水量较基本型有所上升,最大航速下降到了34.8节,18节经济航速下续航距离缩短为2400海里。

56EM/M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大强国都开始对反舰导弹这一新型武器的研究工作,缴获了德三大量资料的苏联在其基础上于1955年推出了第一种对舰攻击型导弹——狗鱼(北约代号SS-N-1),此时尚在建造中且已经具备下水条件的56型驱逐舰大胆号被幸运选中成为了新武器的试验舰。

大胆号

为了布置庞大的反舰导弹发射架及其弹药库,第53中央设计局对该舰布局进行了相当大的改动。原本两座烟囱后的五联鱼雷发射管全部被撤,取而代之的是在舯部舷侧的两座兼顾反舰反潜的双联鱼雷发射管;两座130毫米СM-2-1主炮被悉数移除,艉部原主炮位加装一座SM-59-1导弹发射架,艏部高炮平台向后延安装第二座防空炮;艉部高炮取消,原高炮平台及其下炮弹弹药舱改为了存放反舰导弹的导弹舱(6枚备弹,全舰共8枚);为提高目标搜索能力,前桅上增加了一座制导雷达;45毫米SM-20-ZIF防空炮也换成了57毫米ZIF-75防空炮

56M型驱逐舰——远见号(1966年)

         

反射中的狗鱼反舰导弹,作为战后初代反舰导弹,狗鱼的性能相当勉强,命中率在15%-20%之间,且每次射完后需要20分钟的再装填时间

56U

       56U是56M的强化版,类似于如今人民海军对956M的改装。56U移除了56M后部笨重的狗鱼导弹发射架以及配套的导弹舱,安装两座双联装76.2毫米AK-726,二号烟囱舷侧各错列两具КT-15M-BPК艉向导弹发射架,固定仰角约15度,全舰共携带四枚白蚁-M反舰导弹(北约代号SS-N-2冥河)

56M型驱逐舰——远见号(1990年)

56K/A

       1956年8月,苏联海军开始以国土防空军的S125涅瓦河导弹(北约代号萨姆3)为基础研制新型舰载防空导弹系统,并于1959年夏天基本完成,即M1波浪舰空导弹系统

波浪舰空导弹系统,北约代号SA—N—1果阿,垂直仰角-10°~95°,水平转角:±330°,弹筒供弹转速:6°/秒,传动供弹速度1.4米/秒,弹体重量980公斤,弹头重量:72公斤

由于该系统原定装备的61工程尚未开始,苏联海军部、造船工业部联合决定挑选原56型工程中的威武号驱逐舰来进行系统测试(唯一一艘56K)。该舰从二号烟囱之后的130毫米火炮、45毫米防空炮和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等武器设备均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经过严格抗压、防火设计的导弹储存舱和导弹工作舱,顶部导弹发射平台上安装有ZIF-101双臂导弹发射架,舱内部由两个各携带8枚导弹的垂直弹筒并由绞链传动皮带负责供给,前桅顶部换装头网对空搜索雷达,主桅上方换装果皮群火控雷达,同时增加了一套监哨电子对抗系统。改装完成后该舰可有效拦截10000米高度距离15千米或100米高度距离4千米的战斗机目标,但基准排水量增加了400吨,最大航速下降至35节,18节经济航速下续航力力缩短至2190海里。

56K型驱逐舰——威武号(1972年)

        1962年下半年,苏联海军部决定以威武号为基础对56工程进行改进,为尽可能地保证适航能力不受影响,改进方案决定采用固体压载舱,同时对船体结构中的多处承接受压部位采用二次工艺加固措施,艏舰桥的外观设计被略微调整使之更易装卸电子作战设备。除了必不可少的波浪舰空导弹系统,45毫米四联防空炮部分更换为了新的30毫米双联AK-230,对空搜索雷达升级为头网C,舰艏也加装了两座12管RBU-6000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这一改进方案即56A工程。

56A型驱逐舰——激动号(1981年)

苏联海军原本打算将所有剩余56基本型全部升级为56A,但平均两年半的改建工时和高昂的改造费用使得毛熊在完成了8艘56A后即放弃了这一改造计划。

56A型驱逐舰——机智号(1983年)

        作为苏联在冷战开始之后建造数量最多也是最为成功的一型驱逐舰,56系列为苏联海军立足远洋的目标奠定了一个比较牢固的基础,它们陪伴着红海军从弱小走向强盛又从辉煌走向衰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56系列开始大规模退役,至苏联解体前全部除籍。

上期回顾


毛熊海军中型舰艇介绍——56型驱逐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