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9.17 星云假说

2023-07-15 11:4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17、星云假说


  关于太阳系起源的一类学说。首先由德国哲学家康德[i]提出。1755年发表《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认为形成太阳系的物质微粒最初是分布于比现在太阳系大得多的空间内,称为“原始星云”。由于星云微粒间既存在着万有引力,也存在着排斥力。引力使微粒凝聚而形成团块,较大者成为引力中心。斥力则使微粒凝聚时出现偏斜而造成围绕中心体的圆周运动和自身旋转运动。中心体不断吸收物质凝成太阳,并且旋转随之加快,离心力亦加大,使整个星云成为具有核心的扁椭球状。此后,旋转继增,离心力胜过引力,赤道部分星云物质逐次分离许多环状物。每一环上的物质微粒也各自形成引力中心,最后凝成行星。行星周围的微粒再进行同样过程而形成卫星。康德的这种观点,在科学史上第一次将太阳系的形成看成是物质按其本身的规律运动发展的结果。所以恩格斯称它的“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从此,它取消了“第一次推动”的谬见,建立起天体也有自己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的观念。康德的星云假说,应该成为自然科学一切进行的起点,但是由于当时自然科学家厌恶哲学,使得这个学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且被埋没了近半个世纪。

  1796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ii]在《宇宙体系解说》中,也独立提出了一个较系统的天体起源假说,基本思想与康德星云假说一致,只是他认为太阳系最初是由一个灼热而旋转的星云逐渐冷缩而成,并从数学上作了论证。从此,星云假说开始受人重视,人们统称为“康德    拉普拉斯星云假说”。二十世纪以来,先后还提出过十多种不同的星云假说。

  从今天的科学水平看,康德的“星云假说”解释不了太阳系的某些重大问题,但是它的基本思想至今仍具有生命力。而且从历史角度看,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天文学范围。可以说它是自然科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注:

[i] 1724—1804。

[ii] 1749—1827。

《哲学小辞典》9.17 星云假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