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9.16 《战争与战略问题》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16、《战争和战略问题》
教员于1938年11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编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
这个总结驳斥了王明一伙右倾机会主义者把抗日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于国民党军队,轻视游击战争的重大战略作用的错误观点,深刻地总结了中国政治斗争的历史经验,阐明了战争和战略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首要地位。教员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教导全党同志务必懂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从党和武装的关系来说,“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强调“要争党的兵权,要争人民的兵权”。针对王明一伙轻视人民游击战争的思想,教员深刻说明了党在国内战争和民族中军事战略转变过程,又一次强调了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地位,并通过对抗日游击战争十八项优点的分析,指明了抗日游击战争是同正规战互相配合、互相协助的不可缺少的方面,是积蓄力量、壮大自己,粉碎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因素之一。
教员的这个总结,是解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的科学文献,也是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光辉篇章。全文贯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和现状、正面和反面、敌方和我方,在比较中鉴别,从中找出正确的答案。为我们提供了按照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