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说isfp是巨婴?
网友问:

世保观点:
站在现有的认知视角,大家都会对巨婴比较讨厌,可能是巨婴需要照顾。很多人认为巨婴可能是啃老族,什么也做不了,呆头呆脑的,一点也不像一个成人的样子。有些巨婴像刚生下来的婴儿,整天喜欢睡觉,要么就是上网,不怎么与人打交道,在他们身上似乎还保留了婴儿时期的某些特征,又了解一些基本常识,只是社会化程度不够。
巨婴可能是生活在溺爱型的教养家庭中,他的主导性格是sf随和,对生活和学习没有动力,做事比较拖延,与人打交道不主动。他的次级性格是sf(i)随和,抗压性格是sf(p)随和。这类isfp是属于三随和的性格,若让他们对生活或学习保持激情,可能违背了他的本性,他们本身就是慢吞吞的性格类型,在慢中会比较自然和舒服,在慢中不会乱方寸。其实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能做很多别人做不了的事,比如,做育婴师、陪伴病人心灵修复、做植物或动物学家、开宠物店、做瑜伽教练,甚至可以到庙里做和尚或尼姑。
提问者说身边的有些isfp不依赖父母,甚至会对父母厌烦,可能说的不是isfp。如果是isfp,的确有一类isfp不怎么依赖父母,在64型mbti中,这类isfp是st(i)、sf、nf(p),主导sf随和、次级st稳重、抗压nf活泼;这类isfp有一位st稳重的家长,以完美主义的标准培养isfp,使这类isfp压力很大,他与st稳重的家长关系冷漠,所以就不存在依赖有话语权的父母,又基于这类isfp的次级性格是st(i)稳重,不仅与父母有距离感,有时会挑剔父母,在压力状态下,这类isfp的抗压性格是nf(p)活泼,不开心时偶尔会厌烦父母。
更多64型mbti内容,可看作者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