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朝时期的青花瓷

2018-03-21 09:53 作者:天逸宝地  | 我要投稿


明清是中国瓷器发展的彩瓷时代,在这一时期,景德镇窑一支独秀,已完全成为中国及世界的瓷业中心,供应着国内与国外、宫廷与民间大部分瓷器的需要。 




明代官窑青花


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青花明永乐青花龙纹扁壶  天津博物馆

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官窑青花瓷有两个高峰,一个是永乐、宣德时期,一个是成化时期。

明永乐青花山茶纹扁壶  上海博物馆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双系扁平大壶,故宫博物院藏

宣德青花云龙纹钵,天津博物馆

明宣德青花仕女纹高足碗,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德青花五彩鸳鸯莲池纹碗底部,西藏萨迦寺藏

永宣官窑青花的青花钴料大多为从波斯进口的低锰高铁型青料,即文献上所说的“苏麻离青”,料色浓艳而晕散,并有明显的结晶铁斑。

明成化 景德镇窑青花夔龙纹碗,故宫博物院藏

玫茵堂珍藏成化斗彩鸡缸杯, 2014香港苏富比春拍 2.8124亿港币成交

台北故宫收藏的成化斗彩鸡缸杯

明嘉靖青花松竹梅纹禄字盘,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明嘉靖青花松竹梅纹禄字盘,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对青花瓷器的推动

明朝建立以后,从洪武到嘉靖时期长期实行的是一种严厉的海禁政策,只允许一些关系友好的国家进行官方垄断和控制的“朝贡贸易”。受这一政策的影响,西亚与中国景德镇青花瓷器的民间贸易往来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直到明代正德以后,随着葡萄牙海上霸权的建立和与中国关系的发展,这一状况才逐渐得以改变,西亚与中国景德镇青花瓷器的贸易关系通过葡萄牙人的中间桥梁又重新建立了起来,并直接推动了克拉克瓷器的产生。




克拉克瓷器

“克拉克”原来只是16—17世纪葡萄牙一种贸易商船的名称,由于这种贸易商船当时常常运载中国生产的瓷器销售到欧洲,于是荷兰人及其他欧洲人便把这时期运送到欧洲的中国青花瓷器统称为“克拉克瓷器”。 

这类青花瓷器器型以盘为主,器壁内外盛行连续的开光装饰 。

明万历青花葡萄牙徽章瓷碗,大英博物馆藏

明万历克拉克瓷青花盘,土耳其托普卡比宫藏

马来西亚 “万历号”沉船上的外销瓷器

克拉克瓷青花棱口花鸟纹深腹碗

万历青花镂雕碗, 苏州博物馆藏藏(原定为清代)

万历镂雕贴花人物纹碗, 大威德基金会藏

万历镂雕贴花人物纹碗, 大威德基金会

景德镇的青花瓷

由于景德镇生产的这种青花瓷器当时受到世界很多国家王室贵族与普通百姓的广泛喜爱,并成为当时财富、时尚的象征,在世界市场上供不应求,这导致中国的漳州、日本的有田、荷兰的代尔伏特等地窑场先后对景德镇这类青花瓷器进行仿制。

福建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盘

福建漳州窑外销瓷盘,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

明代青花,印度尼西亚博物馆收藏



明朝时期的青花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