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跨二战拿下清美工艺美术唯一录取,应试拿高分的秘诀是什么?


郝烜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工艺美术研究
本科院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本科专业|包装工程
初试| 373分
英语| 60分
政治| 63分
专业一| 114分
专业二| 136分
学姐寄语:考研的日子里,虽然清苦,却很充实。这次挑战,或许有焦虑、有恐惧,也有激动,但我想说,考研的意义是在于你真正投入的过程,放开往日的学习中的紧张,用一颗平常心去轻松面对。坚持信念,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
以放松的心态去面对挑战
考研初衷:
我本科专业是包装工程专业,虽然专业名字听起来是理工科但是在我们学校它属于视觉传达学院的专业。所以我2020年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跨考工艺美术专业,而是准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备考。到了2020年的暑假我决定跨考工艺美术。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在我大学期间就对工艺美术略感兴趣并且也尝试做过一些小作品,二是视觉专业报考人数多,竞争压力相较大一些,分数也会高一些。虽然工艺美术相较于视觉传达来说是个冷门专业并且报考的人数会少很多,但是录取的人数也很少,最终综合考虑还是跨考工艺美术。
今年工艺美术专业招生名额只有一人,而且还是学硕。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原本也想放弃清华转而考其他学校,但是在家人的鼓励下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最终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考,于是在整个备考期间我没有给自己过大的压力,完全处于放松状态下积极备考。
焦虑的一战
我认为我一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在备考期间并没有做好学习规划也没有坚持到底的学习,到最后因为很多书没看而疯狂焦虑内耗自己,致使我一战的失败。
一战备考期间,我是从暑假开始准备,在梦清报了暑假班,只可惜我上完史论课因为个人原因没有听手绘课程。回家后学习也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去学习,没有制定严格的计划,当时只是觉得时间还早,还有半年,抱着大四开学在学校认真学习的态度混了一个暑假。学校开学后,我开始跟着网上的一些考研经验以及时间规划经验去学习,但是是偶尔鸡血经常性摆烂的状态,最后也没有坚持下来。
因为前期的学习不充足,到了后期临近考试看见一起的研友都在努力学习并且学的还不错,而我只是三分钟热度。这个时候考试以及同伴给予自己的压力和焦虑充斥着我的身体,最后的一个半月我每天都在痛苦都在焦虑,夜晚也会焦虑的睡不着觉或者自己躲在被窝默默哭泣。最后成绩350多分,总分没有过线。看到这个分数时我心里觉得没考上也是理所应当的,毕竟自己的准备不足以及心态没有调整好。
放松的二战
第二次备考有了第一次的前车之鉴,我在八月中旬开始制定自己的学习规划,在时间安排上也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安排。全程是以放松的心态去备考,不再让自己的压力变大,也不会太听取网络上的声音。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累了就去户外走一走,今天起晚了那就晚上多学一会,也不会逼迫自己必须一天要学习十几个小时,也不会因为今天又没早起而自责焦虑。学习重要的是效率而不是时间。
除了心态的调整,今年的备考我注重去理解式的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填鸭式学习。像史论这种记忆较多的学科也不追求背了多少遍,只是思考一些事物之间背后的逻辑关系,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学习,最后用课本以及自己的话写出来。

备考经验:
政治
我一战和二战政治的成绩相差不大,都是60分出头。虽然政治是一门用时少回报高的科目,但是我认为政治也不能到最后一两个月去学习。
我的政治是从九月下旬开始的,在备考前期我主要听徐涛老师的马原课,听完一节课就会立马做当节的1000题,到了第二天则重新做前一天的题目。而到了后面的近代史以及思政部分我则没有继续听网课而是选择不断地刷题,有时候在吃饭时间、睡觉前或者去图书馆的路上我都会使用一些政治小程序来不断地刷题,通过刷题来记忆知识点。这样在前中期备考时即不耽误专业课有能间隙时间学习巩固政治知识点。


英语
我的英语从小到大一直都很差,而且我做题速度极慢,即使在今年英语考场上我也没有克服做题慢的问题。最后我在完形填空以及翻译完全空白交卷的情况下英语一取得了60分的成绩。我的英语分数相比于其他同学来说没有很高甚至有点拉跨,但是我还是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英语学习,可能对英语不好的同学有些许帮助。
英语不好要尽早开始,坚持背单词是胜利的秘诀。没有一定量的单词储备下,一切考试技巧都是浮云!备考时候我对单词的要求是见到单词能知道其中文意思就行,不要求一定会写或者是知道怎样运用。因为考研英语毕竟都是阅读,阅读能够理解就可,而作文则有作文的单词。在背诵中看见单词只要能第一时间反映出它的中文意思我就标记已记住然后进行下一个。单词必须每天记忆,直到考试当天我都会进行背诵记忆。
英语阅读我极力推荐颉斌斌老师!他总结了很多阅读题的应试技巧,这些技巧对于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同学非常有帮助。
英语作文也是英语得分的大头,可能很多同学对于作文是恐惧害怕的。其实作文书写不是特别难,自己从网上的考研作文教程以及一些范文里找一些句子修改一下制作自己的英文模板。在考前每天要默写不仅仅是口头背诵,最终达到能在考场不经大脑就能写出的程度就可以了。

史论
史论一战127,二战因为备考重心都放在了其他科目所以仅仅考了114。史论这两年大改革,由原先的名词解释慢慢地变成论述。第一年在考场看到试题时内心也很震惊慌张,考试期间也出现的审题不清写错地方等等问题,但是最后冷静下来运用自己所背的知识一个一个串联形成论点论据,有条理的书写文章。
虽然现在史论都是让其写简述或者论文,但是我觉得也是重点基于课本,对课本的内容要更加熟练的掌握。我最开始的时候在梦清上了史论课,听老师的讲解,明白了史论的大体框架以及重点。回家后我则自己按照课本目录梳理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在课本的基础上寻找了其他的书籍最后整理出来自己的一份史论资料。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没有选择去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按照一定的时代背景以及一定的逻辑关系用自己的话口述对知识点的理解,只有理解才能更快地背诵。平时除了吃透课本也要多看论、文,不仅熟悉论文的写作框架更是了解一些设计观点并在自己的文章中运用这些观点。


手绘
随着题目的增多,考试也只有三个小时,这就要求我们的手速一定要快,只有画完了才能有过线的希望。在平时的练习中注重思维的训练,技巧不是绝对的,好的画面思维才是胜利关键。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多练多想,善于积累好的素材。手绘只能自己不间断地去练习。
暑假之前主要是单体练习包括素描单体和马克笔单体,偶尔进行整幅画的练习,不用太在意绘画时间和手绘速度,最主要的是考虑画面细节。每天可以练习单体。整幅练习可以两天三天一副,单体的练习不少于两小时。
十月之后就要开始整幅练习,手绘速度提升一点。三天一幅。
十一月后期就可以适当缩减绘画的时间,画面不用特别精细,追求速度。这个时候可以一周一副画,主要的时间是留给史论政治背诵的科目。
上考场时,最可惜的不是画没画好,而是没画完,没能有一个完整的画面呈现给阅卷老师,所以一定要提前掌握画图节奏,画完是我们过线的大前提!
考试时候时间安排总的方向是构思+排版+铅笔稿30分钟,中期勾线+上色120分钟,后期30分钟调整。以完成整体画面的完整性为前提,适当调整。这个时间也是要看个人的速度和习惯,自己最适合的时间就行。
试卷发下来之后首先要审题,题目一定一定要认真多看几遍,关键文字用笔圈出来,特别是设坑的地方,要看清楚。第一步审题错了跟着解题和扣题也就都错了。
看清楚题目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构思了,这一步也就是解题,要根据题目要求来答题,而不是想当然的把之前准备好的模板原封不动照搬上去。要根据考题,合理进行调整,适当地改动好准备好的模板。对于考装饰画,根据考题要求来调整模板分清主次,构图要饱满,造型对称舒展,层次氛围感强,装饰元素进行点缀。
铅笔稿这一步骤往往可能是耽误时间的一步,有些同学光画铅笔稿时间就过去一大半了。要记得!铅笔稿只是定型而已,真正画得精细还是要靠勾线,铅笔稿大概的把位置定一下,几根主要的结构线用尺子,其他的徒手画就行了。
最后上色部分装饰画先从主体物开始涂色,先亮后暗,使画面黑白灰的关系分布均匀。顺带着周边的装饰物一起涂色也是先亮后暗,可以将同一个颜色一起上完色,节约时间。




考研时间安排
最后在时间的安排以及心态的调整方面。我一直是抱着放松的心态去学习,一战的时候整个人精神紧绷最后也很崩溃,后来我改变自己,只抱着重新试一试的态度,在学习的时候拼劲全力学习,在玩的时候尽情的放松。我没有刻意的要求自己必须今天要学满多少个小时,也没有刻意的跟其他同学比拼学习的就进度,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节奏,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很多人会在早上六点起床开始学习,而我当初也是跟随大家逼迫自己必须早上六点起床学习,结果最后每天都很困,即使起的很早但是学的并不多,自己也身心俱疲。
最 后
我非常感谢我的家人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他们给予我前进的动力,不屈的精神,让我能在漫漫考研路坚持下去。
两年的考研之旅结束,这两年白驹过隙。这是生命轨迹中一段无法抹去的铿锵岁月。依然记得曾经为了考研所付出的努力与辛苦,那段日子是痛苦的,天天除了自习室还是自习室,也是快乐的,对未来的憧憬和不断拼搏。

虽然我们总是强调人要成功
就要有永不言弃的精神
但尔扎克如是说:
“在人生的大风浪中我们常常学船长的样子
在狂风暴雨之下
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
有时我们不得不学会 才能更顺利地扬帆远航
郝烜同学正是一位懂得适当放弃的聪明人
她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英语方面的短板
并没有对高分的盲目追求
不从众,不焦虑
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始终维持一份良好的心态
才能将收益最大化
祝你在未来的人生中也能不受他人左右
始终能找到自己的道路并且在这条路上走向
属于自己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