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淞滨印象l苏州河沿岸优秀历史建筑调查-13浦光大楼

2023-03-16 14:35 作者:淞滨印象  | 我要投稿

  浦光大楼位于四川中路595-607号,现为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该楼前身为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首栋自建会所,于1905年开始挖地基,1906年5月19日进行奠基仪式,1907年10月正式竣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即删除



01 历史沿革

  浦光大楼现今为浦光中学,原名青年会中学。创办于1901年(清朝光绪二十七年)。

  起初,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南京路保安司徒庙附近,开办一所学校,专修商业英语,首任校长是青年会总干事曹雪赛。一九零三年迁至北京路垦业银行大楼,白天上课,设置国文、英文簿记、英文打字等科目。一九零七年,四川路青年会第三所落成,学校迁来,又规定国文为必修科目。一九一二年,按教育部规定设置课程,侧重英文、商科。青年会在会所开辟少年活动场所,设置童子部。学校创立童子军,为全上海市中、小学成立童子军之首。

  1914年,美国人马特出资,在青年会第三所后面盖五层砖木结构大楼,大楼的底层和二层为青年会少年部的活动场所,三层以上为学校校舍,增设《圣经》课,由美籍教师任教。一九一五年,曹雪虞辞去校长职务,由朱树翘接任校长,教师多数来白圣约翰大学毕业生,如《孽海花》作者曾孟朴之子曾虚白(新闻界著名人士),著名出版家,编辑家邹韬奋都是英文教师,著名戏剧家洪深也在校任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即删除



02 建筑风格

  浦光大楼由著名设计商爱尔德设计,1907年建成完工,它的结构为八层梁、板、柱结构体系,房屋平面形式呈梯型。是一幢较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2005年10月31日,浦光大楼被上海市政府公布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即删除



  大楼主体为涂有红色涂料的清水砖墙,入口处有被打断德白色三角形山花装饰和方形爱奥尼克柱式,形成立面视觉中心。底层有五个尺度较大的拱形门洞,带券心石。黑色钢窗,窗套三至四层凸出强调竖向线条。上部几层疑为加建,与原建筑关系尚属协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立即删除



  大楼基础为柱下独立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柱在底层的入口、钢筋混凝土柱均为方柱。二层以上混凝土柱均为方柱,截面尺寸逐层减小。大楼柱间布置有主梁、次梁。内、外墙体厚后为一砖和一砖半,直接砌筑在主梁上,楼内部分分隔墙为钢丝网板条墙。大楼楼板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楼梯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淞滨印象l苏州河沿岸优秀历史建筑调查-13浦光大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