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首届“天翼云杯”上海市大学生云计算应用大赛圆满收官

2023-06-21 16:46 作者:ITtimes  | 我要投稿

作者:郝俊慧 来源:IT时报

社区养老、毒蘑菇监测、心理健康、元宇宙、摔倒检测和防坠楼预警……这些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今也走入象牙塔。

6月18日下午,首届“天翼云杯”上海市大学生云计算应用大赛总决赛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召开,来自沪上各大高校的10支参赛队伍闯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数云控”、上海交通大学的“基于 Gitlab 和 Coolify 的现代开发平台搭建”、复旦大学的“基于微服务的个性化影院购票系统”三个项目团队分获前三名。

大赛由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信”)和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翼云公司”)联合主办,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校园网络专业委员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东分院协办,支持单位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在内的20余所上海高校。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上海电信党委书记、总经理龚勃,天翼云公司副总经理曾卫民出席总决赛现场并发表致辞。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

成旦红表示,“天翼云杯”上海市大学生云计算应用大赛虽是首届举办,却已经成为校企交流创新、促进就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共赢的“靓丽名片”,推动了上海区域云计算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提升上海高校师生数字时代综合素养,“十支学生决赛队伍呈现出的风采和高水平,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进一步科技创新突破的希望,也相信青年学子将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

上海电信党委书记、总经理龚勃

作为数字中国建设主力军,中国电信正在以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龚勃向决赛队伍发出“邀约”,邀请决赛作品在上海电信平台上进一步深化和落地,“就像花园一样,企业提供丰富的土壤,同学们在上面开花甚至结果。教育来源于实践,我们希望与上海高校有更多的创新合作,推动优秀作品走出象牙塔,并在实际行业应用中产生商业价值,从而形成产学研用的正向循环,让科技创新成为校园的风向标。”

天翼云公司副总经理曾卫民

作为大赛主办方之一,天翼云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免费的云网资源、培训服务和认证考试。曾卫民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云,积极探索教育“新环境、新体系、新平台、新模式、新评价”建设模式,推动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教育新基建,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与“智能基座”,培育数字化人才,更好推动上海教育数字化,天翼云责无旁贷。大赛现场,上海电信和天翼云公司为进入决赛的39名选手颁发了实习意向书。

超半数参赛者通过天翼云认证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阵地。作为上海地区高校首次以“云”为主题的创新竞赛,本次大赛以提高师生“云上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实践应用为特色,分为设计开发、创意方案、云实践、云网安全及综合类赛道,由参赛者基于天翼云环境进行设计、开发及部署。

整个赛程历经半年,报名学生逾1200名,参赛队伍达306支,覆盖106个院系、215个专业,举办近10场公开课和校园专场交流会,关注度和参与度远超预期。

据统计,报名学生中50%以上都通过了难度较高的天翼云认证,人数超600名,其中40多名同学拿到了通常具有多年云上实践经验工程师才会考取的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认证证书,有的学霸甚至考取全部6个天翼云认证等级,实现“天翼云证书大满贯”,而闯入赛道决赛的22支队伍也100%通过了天翼云认证。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朱宏涛

对于同学们如此高涨的学习热情和优异成绩,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朱宏涛倍感欣慰,“我们希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通过大赛这样的平台将云技术、云应用和云服务直接普惠到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接触和开展数字化实践和创新。”

大二学生勇夺一等奖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创新进入成熟期,新时代大学生具备更广泛的前沿科技视野,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本次大赛的参赛作品中都有运用。

成旦红(右一)和龚勃(左一)为一等奖选手颁奖

本次大赛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数云控”,是国内首款基于G代码的通用IOT平台,也是一套集泛用、监管、控制于一体的云端物联网系统。开发这套平台的五名同学都是在读大二学生,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自动化、网络工程等不同专业。

队长陈邢锞感谢天翼云给了自己将“小小梦想”照进现实的机会,“因为没有经费,我们以前只能在局域网做一些尝试,但有了天翼云免费提供的云资源,通过一步步在云端测试,如今我们的作品可以帮助3D打印机工厂实现远程下单、监控等功能。”据了解,“数云控”已经和一个航模工作室展开合作,有了初步的落地实践。

本次大赛作品涉及校园、消费、汽车、金融、医疗、养老、地理、媒体等多个领域,并初步挖掘了一批优秀云计算应用场景范例,这些作品充分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出色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校掀起红色“云风”

打破人才瓶颈,培育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下好“先手棋”。如今,大赛正在上海高校掀起一股红色“云风”,除了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一个聚合150多名政府人士、高校专家和企业代表的上海高校云计算生态圈正逐渐形成,他们共同为高校培养高端云计算创新型人才头脑风暴,也对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方式颇为赞赏。

尽管首届比赛刚刚落幕,据大赛组委会介绍,第二届“天翼云杯”上海市大学生云计算应用大赛已在筹备当中,预计下半年将拉开帷幕。

未来,大赛组委会将赋予这个平台更多的资源和内涵,吸纳更多的高校、单位和组织参与进来,力争让“天翼云杯”大赛成为上海云计算人才培育的重要集聚地和“蓄水池”。

“在接下来的新一轮大赛中,上海电信将进一步发挥科技骨干的引领支撑作用,助力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推动数字化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参与数字中国建设的良好氛围。”龚勃表示。



首届“天翼云杯”上海市大学生云计算应用大赛圆满收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