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伊空中花园

我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像中了魔一样,对二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读四大领袖、三大魔头以及双方代表性人物的传记。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问题还是困惑不解。
比如,原本只是三流画家的希特勒面对落花尚且感伤掉泪,为什么会对600万无辜的犹太人残忍地举起屠刀?
留学美国的山本五十六为什么效忠几乎精神分裂的裕仁天皇?
日本的神道教到底是什么,能够让年轻的日本兵不惧生死?
斯大林究竟是继承列宁还是背叛了列宁,他战胜纳粹是运气还是信仰的力量?他的大清洗是出于理想信念还是为了维护个人权利?
这些困惑查来查去,似乎都与宗教、信仰有关,继而我对宗教学产生了狂热。
那时的我精力充沛,凭借着无处发泄的荷尔蒙的支撑,日以继夜地阅读,把当时在县图书馆几乎所有与宗教相关的书籍读了个遍,特别是世界上的新兴宗教,甚至包括邪教,都进行了粗浅的研究。
于是便知道了巴哈伊教,知道了有一个一心要创建世界大同的狂人(有点想抢我们孔圣人的饭碗)以及在建的空中花园等等。
不曾想,今天我就站在了巴哈伊花园的门口。恍若隔世,而又冥冥注定。
整座花园背靠逶迤起伏的迦密山,自山脚至山顶垂直高度约525米,花园中心是巴孛陵寝,金色半球形穹顶位于40米高的乳白色圣殿之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巴哈伊教认为:上帝唯一,人类一体,宗教同源。不同的宗教和宗教历史是上帝对人类旨意即天启的不同阶段。全人类已经到达了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团结平等、和平相处的时代。
由于这一新兴宗教具有更为现代化的内容,简化的宗教仪式,因而曾发展迅猛,亦经历曲折。
巴哈伊教起源于伊朗,由对“千禧年”的信奉演化而来,信仰者期待着新千年的出现。1844年是伊朗国教什叶派伊玛目所谓隐遁的第一千年。因此,他们被认为是伊玛目派的分支。
此教由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1819-1850),在伊朗的设拉子建立,此人自称为巴孛(Báb),意为大门,信奉者期待着他的出现能开启新传统和新纪元。
不过,巴哈伊教在兴起的过程中,因其教义糅杂了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种思想,在正统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看来是一种异端。新兴宗教的传播使信众与统治阶级产生矛盾,巴哈伊教信众的起义亦遭到残酷的镇压。
很快巴孛就因涉嫌煽动暴乱被当局镇压,于1845年被捕,1850年被处死。被处死之前,他预言救世主——“上帝昭示天下者”很快就会降临。大约20,000名巴孛的追随者在波斯各地的一系列屠杀中丧生,剩余的信徒后来逐渐发展成巴哈伊教徒。
1948年,巴哈伊教被联合国承认,1962年,巴哈伊教在海法建立总部——世界正义院。
1891年, 后任教主巴哈欧拉亲选先知巴孛的长眠之地,陵寝工程开工。
1921年, 巴哈欧拉长子阿博都·巴哈去世后,巴哈伊教的圣护守其曾孙基·阿芬第继续其未完成的事业。
2001年5月22日,这一耗资两亿五千万美元,前后历时达一百多年的建筑工程——巴哈伊花园终于落成。巴孛的遗骨埋葬在庄严的金色圆顶神殿里,遥望波光粼粼海法湾,四周环绕着美丽的空中花园。
巴哈伊教约于1924年由美国的罗德女士传至中国的广州,并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孙中山先生的认同,却未见有什么发展。
从1990年开始,巴哈伊教又开始在大陆发展,据说某一知名房地产商夫妇都是其信徒。
在文化意义上,所有的宗教都曾是革命者,所有的宗教都曾经是新兴的力量(邪教除外)。
宗教认同的差异引发族群冲突,抑或达成和解?在拉宾广场,在巴哈伊花园,我都感受到历史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