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朋克”并没有内在内容,只是一种发泄方式
贝多芬351、最初的“朋克”并没有内在内容,只是一种发泄方式

朋克(一种音乐、文化形式)(百度百科):
…朋克:见《贝多芬343~350》…
…音、乐、音乐:见《欧几里得146、147》…
(…《欧几里得》:小说名…)
…文、化、文化:见《牛顿159》…
(…《牛顿》:小说名…)
…形、式、形式:见《欧几里得13》…
…
朋克精神
…精、神、精神:见《牛顿154》…
英国的工业革命后,它的辉煌在二战中暗淡。
整个英国经济萧条,失业率日创新高。
…经、济、经济:见《欧几里得156、157》…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一团废墟中出现了当时连垃圾都不如的 闪耀的文化复兴,它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朋克复兴。
…文、化、文化:见《牛顿159》…
最早的朋克,完完全全是贬义词。
是上流社会,或者普通人对流氓的蔑(miè)称。
就像中文的“混混”“小流氓”。
这并没有错,因为掀起巨浪的青年,正是这样一个群体。
60到70年代的英国,谁也想不到,这样一群“punk”竟然创造了今天的奇迹,
甚至连这群“先祖”们也想象不到。
由于经济暗淡无光,失业率上升。整个英国死气沉沉。毒品、酒精等也烧得极旺盛。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的青年抱着极大的不满,用赤裸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
…方、式、方式:见《欧几里得57》…
…表、达、表达:见《伽利略40》…
(…《伽利略》:小说名…)
与英国历来的绅士形象反差极大,毫无修饰,赤裸裸的脏话,辱骂着创口满布的社会。
…形、象、形象:见《欧几里得23》…
…社、会、社会:见《欧几里得163、164》…
没有任何旋律的噪音,反社会、反人类,不讲文明,极端的因素融合成了最初的“朋克”。
…旋、律、旋律:见《贝多芬71》…
…噪、音、噪音:见《贝多芬40~42》…
…因、素、因素:见《牛顿100》…
最初的“朋克”并没有内在的内容,只是一种发泄方式。
…内、容、内容:见《欧几里得66》…
就像你在商店买了个假货,你对着天大骂脏话等,没有任何含义。
…含、义、含义:见《欧几里得193》…
最早的“朋克”们,站在大街上,敲打着毫无节奏的鼓点,弹奏着噪音,嘴里喊叫着对社会,对政府的不满,
…节、奏、节奏:见《牛顿87~88》…
每个人都厌恶地避开他们。
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最初的“朋克”们,产生了与社会不两立的行为方式,
…行、为、行为:见《欧几里得197》…
想法很简单,既然你们不喜欢我们,那么我们就做我们,你们也不要想影响到我们。
…简、单、简单:见《伽利略13》…
而后这些噪音,这些赤裸裸背着英国历来绅士形象的行为,激发了越来越多对社会不满的人的情绪,
有画画的,有玩音乐的,有服装的,有工人,有农民,
一部分正常群体里面的人,在令人反感的社会基调下,抛开了虚伪的服饰,加入进了“朋克”的队伍。
…基:见《欧几里得1》…
…调:见《牛顿35》…
他们的努力,给朋克赋(fù)予了肉体。
如果说,“流氓”们制造朋克的灵魂,那么这些“正常”的人群,制造了朋克的血肉之躯。
他们从噪音中,找到独特的演奏方式,
并且大量引用了摇滚的鼓点,贝斯,电吉他的音乐成分。
他们让朋克音乐从噪音,演变成让人振奋的歌曲。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社会听到不满,赤裸裸的不满。
…目、的、目的:见《欧几里得195》…
而不是报纸新闻里那修了又补的社论。
随着朋克音乐的兴起,朋克思想已经被定位。
…思、想、思想:见《欧几里得154》…
它一点也不深奥,很简单。
用我的话,用我想说的话,说我的不满。
用我的行为,用我想做的行为,去引发人群的共鸣……
…共、鸣、共鸣:见《牛顿92》…
灵魂和肉体的出现,注定了他有外壳。
西装革履,这英国的象征,让朋克思想影响下,服装设计师大为喜爱。
抛弃了传统的稳重感。
民族风极强的的苏格兰格子上加入了红黑的强烈色彩。
…色、彩、色彩:见《贝多芬255》…
摇滚的元素下,金属更是不可少。
…元、素、元素:见《欧几里得45》…
哥特的熏陶中,惨淡的装也成为了朋克自己的元素。
加入了更多的街头因素,废旧,烂,破,成为了朋克的外壳。

当这股风刮起来以后,甚至没人想象它能像龙卷风一样袭卷整个大不列颠。
在最初的朋克思想基调下,更极端,更赤裸的也出现了:反。
反对一切——反社会,反宗教,甚至反人类。
雌雄同体,崇尚废物,毒品酒精。让朋克显得更加疯狂,荒诞。
朋克像一个废品堆里面的、闪耀的钻石,激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朋克也像一个巨大的猛兽,不断强大自己,吞噬金属元素,哥特元素,摇滚元素,一切可吞噬的。
并在时间的洪水下发展至今。
…时、间、时间:见《伽利略10》…
…发、展、发展:见《伽利略21》…
如今的朋克已经不是真正的原始朋克。
那无光的极端时期,虽然已经被如今华丽的元素掩盖,出现了流行朋克,摇滚朋克,重金属朋克,哥特朋克,说唱朋克……他们或许已经完全不一样,甚至互相不承认对方。
但无可否认的是,“用自己的声音说自己的话”这至高无上的“信条”,洗礼着每一个朋克爱好者。
“朋克最终发现并延伸了前朋克含糊的朴素精神,
并把彻底的造反精神 融入前朋克粗糙的音乐,
创造出一种挑战社会、否定美化摇滚的时代强音,
并被无数的青年接受,得以开创朋克王朝。
请看下集《贝多芬352、朋克为什么能创造时代强音?》”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