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76 | 《富足》: 破解中年危机


《富足》是吴军老师写的「人生进阶系列」的第四本书,前三本分别是《见识》、《态度》和《格局》,在我前6篇学记中分享过:
作为「人生进阶系列」的收官制作,吴军老师分别从理解规律、正确决策、认知跃迁、做事方法、重塑能力、理性判断六个方面来说明如何实现富足的人生。

看到了一段讲「中年危机」的部分,挺有意思。
1.大厂请退老员工
《中国新闻周刊》(总第1028期)上有这么一篇报道,叫《"35岁危机"背后》 。
2021年11月9日,腾讯推出员工关怀升级计划,员工入职满15年,可以选择提前退休,并享受退休福利。其中,长期服务感谢金为6个月固定工资,退休荣誉金是"服务年限金"与"50%的未解禁股票期权"任选其一。

听起来是满满的关怀,可是在员工平均年龄仅为30岁左右的互联网公司,90%的人可能都呆不到退休。
这种危机大概是「大厂」们裁员裁出来的。我干的好好的,虽然岁数大点儿,但你突然有一天告诉我明天就要失业了,这谁受得了。
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员工创造的价值大于他在公司里享受的薪酬福利,公司是希望他留下来的。尤其是没有人员总数限制,没有薪酬总额上限的企业。就算有少数没啥贡献,又愿意薅公司羊毛的老员工存在,公司也通常不会拿他们开刀,毕竟裁员这种事儿会有损企业形象。
只有公司里出现大量「净绩效」(收益减支出)为负数的员工时,公司才会冒着牺牲自己形象的风险去「请退」老员工。毕竟对于私营企业来讲,「里子」比面子更重要。
在公司扩展业务的时候,会成立新部门,大量招人。等公司发现某项业务不赚钱或者没有前景的时候,经常会裁掉整个部门,以减少损失。这种现象在近几年的互联网「大厂」中尤为普遍,经常是今天HR找谈话,明天就失业了。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中年危机的现象在美国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美国「大厂」裁的通常是50岁以上的老员工。比如,当整个欧美电信业陷入发展危机时,思科和朗讯等知名企业就通过裁员的方式活了下来。而当时很有名的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由于所在国家限制大规模裁员,最后不得不倒闭了。
2.用数学方法解释原因
吴军老师提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很多30多岁的人知识结构老化,他们技能的价值贬值的很厉害。
假设一个人在公司尽职尽责的工作,那么他的竞争力基本由两个因素决定:
1.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总量K;
2.这些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单位价值V。
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总量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K0:表示工作前已有的经验和所接受的教育(通常是毕业时的知识);
r:表示每年获得新技能的速率(和具体的人有关,有时快,有时慢,为了简单期间暂定为一个恒定常数);
t:表示工作年限;
Kt:表示工作t年后,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总量。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K值会随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
下面这个公式表示单位价值Vt随时间衰减的情况:

为什么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单位价值会衰减呢?
一方面是因为随着行业的发展,一些技能不再有用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值钱的技能就会有很多人学,掌握它的人多了,也就不值钱了。当然有一些技能贬值的慢(比如医学和法律),有一些技能贬值的快(编程算吗?),这里假设5年后技能的价值贬值一般,也就是说5年前掌握的技能放在今天只有一半的价值。
一个人的竞争力就是Kt和Vt的乘积,可以用下面这个曲线图来表示一个人在不同工作时期的竞争力。其中,原点位置是刚参加工作的情况(左边的曲线在现实中没有意义,可以忽略)。

在工作的前几年,技能的提升非常明显,一些新人两三年后就能开始独立完成很多工作了。但这不代表人们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强,虽然技能的总量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每年新学到的技能在总量中的占比却相对减少,而技能的衰减速度是恒定的,所以到了一定时期,竞争力就会减少(也就是上图中第6年的情况,半衰期长的行业可能峰值会出现的晚一些)。
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的峰值过后,虽然知识、技能和经验还在增加,但是却赶不上它们衰减的速度。虽然我们还在努力的学习,不断地做加法,但是这个世界却在做除法,抵消了加法带来的增长。
这可咋整。
3.让危机变成机遇
从前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应对策略有两种:
1.提高自己技能增长速度,特别是在职业生涯的初期。也就是说也找一份让自己进步快,而不是薪酬高的工作。
2.另一种方式就是减缓自己技能贬值的速度,比如把它们的半衰期从5年延长到10年。
只要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就不存在「价值不随时间变化而衰减的技能」。每个人都要做一个选择,就是在工作前几年过的轻松,晋升快,还是先过几年苦日子,等中年之后才开始收获经验和知识带来的红利。
不过,智慧是不会随时间衰减的,抵抗技能贬值最好的方法是在工作和成长的同时获得智慧。比如很多人愿意花大价钱和巴菲特共进午餐,或者花40多万美元买一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就是希望听巴菲特讲人生的智慧。他的金融学知识可能不如其他投资人,但是他有其他投资人没有的投资智慧。
4.尾巴
说了这么多,一份薪酬低进步快的工作,一份薪酬高进步慢的工作,你选哪个?
理性的我应该选择前者,但现实的我会选择后者,因为人不喜欢风险,眼前的好处才是实实在在的。
不幸的是,人们常常没得选。
感谢你花时间读到这里。
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