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68)

2023-01-22 12:34 作者:东爸的NERF  | 我要投稿

图解【压射式发射器】的各部位名称与功能

【图片 1.4.2-017】图解压射式发射器的各部位名称与功能(一)

  本图解以反向喷射的粉碎者榴弹为准进行讲解。

  反向喷射与正向喷射区别仅在于,反向喷射的发射管朝向与气泵朝向相反,正向喷射的发射管与气泵朝向一致。

【图片 1.4.2-018】图解压射式发射器的各部位名称与功能(二)

  【1】榴弹弹头。

  榴弹的弹头采用一种较硬的NERF海绵制成,这使得其在撞击硬物时能产生一定的弹力,但这种材质在遇到小面积的突然大力时会发生永久性形变。

  【2】空腔。

  榴弹的尾部带有特殊设计的尾翼,这使得如同气缸式发射器的发射管包裹发射弹来形成气密的方法是不可行的。所以孩之宝的设计师的设计师采用了先驱者时代常用的气密保证模式,将发射管深入发射物中,使得软弹包裹发射管来形成气密。

  榴弹的空腔的直径与发射管的直径完全一致,这使得发射管整根管都有气密,在发射时能提高榴弹的加速时间。

  最终榴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空腔,这使得其能塞入一枚MEGA弹,同时这种设计也导致榴弹海绵体材质的变化,为了避免海绵体因为长期使用而发生性变,所以使用了一种较硬的材质来制造榴弹的海绵体。

  【3】榴弹弹身。

  榴弹弹身采用了一种较硬的NERF海绵制成,这使得其抗性变能力超过精英弹所采用的NERF海绵,选用这种软弹的原因在于海绵体要包裹住发射管来形成发射气密,很显然,普通的NERF海绵无法做到长期使用下无形变影响气密,所以孩社才改变了榴弹弹身的材质。

  【4】榴弹尾翼。

  榴弹的三个尾翼以向右倾斜一定角度的方式等间距的沾粘在榴弹的尾部。

  从理论行来讲,此设计能够使得飞出发射舱的榴弹向右旋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马格努斯效应。

  但实际上,由于我们玩家无法用压射手柄给予飞出的榴弹以较高的初速使得榴弹快速旋转。我们给予榴弹的初速虽然能使其旋转,但速度不大,这使得榴弹几乎无法通过旋转来抵消马格努斯效应。

  同时,由于尾翼是以沾粘的方式连接在榴弹尾部,所以其极容易脱落,一旦脱落,就会使得榴弹飞出发射舱时更加的“乱舞”。

  从这两方面来讲,笔者认为榴弹的尾翼起到的更多的是装饰作用。

  另外有趣的一点事,据流传,玩家可以通过尾翼的安装方式来判断一枚榴弹是官方还是山寨。据其说法,山寨的榴弹的尾翼沾粘方式是与弹身垂直的。

【图片 1.4.2-019】图解压射式发射器的各部位名称与功能(三)

  【5】导气管。

  导气管链接气泵与发射管,为反向喷射的压射式发射器所特有的。

  在发射时,推杆推出的空气进入发射管与导气管,在其内部行程瞬时气压,根据高压流向低压的原理,行程一股对榴弹的推力,使其发射飞出。

  【6】发射管。

  由于无法使用新时代常规的包裹发射物的方法形成气密,NERF的设计师弃用了先驱者时代早期常用的将发射管深入发射物内,由发射物包裹发射管行程气密的设计。

  诚然,这种设计会导致发射管的容积增加,发射时的瞬时气压降低。不过NERF的榴弹再插入发射管时,由于两者的直径完全一致,榴弹的空腔能完全的贴合发射管行程整根气密,这使得发射时瞬时气压推动榴弹加速的时间增加,当榴弹飞出发射口后能以更大的初速度行程的惯性飞行。

  这种设计唯一的需求就是发射物不能太软,要有一定的抗性变能力。

【图片 1.4.2-020】图解压射式发射器的各部位名称与功能(四)

  【7】气泵。

  气泵,类似于直塞式发射器的气缸,或是蓄气式发射器的气泵。但压射式的气泵因为要一次性发射大型(或多发)软弹,所以设计的比后两种都要粗大,以保证一次发射能够有足够的空气进入导气管和发射管行程瞬时气压。

  设计粗大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能使得比例较小的玩家可以在缓慢拉动压射把手的情况下,也可以有足够的气体量进入发射管推动榴弹发射,使得软弹能有一定的射程,而不至于打脚面。

  【8】推杆。

  推杆,类似于直塞式发射器的推杆,不过不同的是,为其提供动力的是人,而不是弹簧。

  推杆的主要作用是是推动气泵内的空气进入发射管,使其内部形成瞬时气压,推动软弹飞出。

  推杆头部理论上存在着单项设计,该设计使得玩家前拉推杆时,空气可以通过推杆头进入气泵内部,避免出现负压,而在向后推动推杆时,使得气泵内的空气被推入发射管,而不会通过推杆头从反方向漏出影响推动的空气量。

  【9】气密O圈

  气密O圈位于推杆头部,起作用与直塞式气缸的推杆相同,增加推杆的推气效率。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68)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