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邻居】最初的梦想

2021-11-09 21:08 作者:Straiack  | 我要投稿

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在出租屋楼下狭窄的楼道里。那时候是清晨,楼道里还能听到外面树梢上跳跃的鸟叫声,冬日的光线微弱,跟他擦肩而过,只来得及看到他背上驼的吉他袋,和头顶上一个奇特标志的鸭舌帽。

我出门去市图书馆,他是背着黑夜归家。

路上找了个早餐店,点了一碟咸菜和一个包子,慢慢吞咽了东西就打开一本《文学理论》开始默背。因为每天准时掐准一成不变的行程,店里帮忙的小妹眼熟我,赶人不至于,甚至于这天早上她还送了我一杯豆浆。

运气有点好,豆浆做的多,老板娘店外吆喝的老板娘担心卖不完,就送了一点给我们这些熟客。

背诵完一小部分内容,就磨到了九点钟,走几步路进了图书馆,一扎进去,蒙头就是大半天。

三点的时候肖倩提醒我下午跟她有约,我才收拾了一下东西往小院走。

小院是出租屋附近比较特色的一条街道,名字来自于毗邻街道的一个景点,当地人都称呼那个景点为“小院”,叫得久了“小院”就渐渐成了那块区域的代称。在景点之外距离街道2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个重新修葺过的放生池,有关部门就着放生池修了一个小型的休闲区,有一些零散的小吃和茶楼。

我和肖倩就约在放生池旁边的一摊小吃店,走过去老远就看到她站着使劲儿招手。

她坐的位置是露天的,当时云层很薄,太阳也没出来,肖倩对着手不停地哈气,我想起她之前放出的“冬天不见风”的言论,有些好笑,“怎么,平时天天吼冷,今天这么刚?吃东西都能见风了?”

肖倩翻了个白眼,“今天老娘心情好,不行么?”

我当然只能说“行”。

我们点了一份狼牙土豆,加了一堆菜,边吃边聊。

肖倩是我大学室友兼好友,专业学的计算机,现在已经在城东实习。而我选择了考研,大学生活的尾巴我们都很忙,已经整整四个月没有好好说话。她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噼里啪啦倒豆子。

她已经算是他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但仍在底层项目里免不了被上级打压。我只能安慰她,然后耐心地听她讲。

当广场上响起一道歌声的时候,我才终于知道了肖倩一个怕冷的人坚持露天的原因。

刚一听还以为是哪个做活动的商家开了大喇叭,放的伴奏还是我最近特别喜欢的歌,我也没有过多在意,听着歌继续说话。

但是说着说着,我发现对面的肖倩不在状态,没注意我说什么,反倒一直朝着她左边瞥。我也只有朝着她的目光看过去。

放生池边有个眼熟的身影刚把吉他背到前方,试了几个音。

话筒上吹了几个口气,开始表演前的准备就完成得差不多了,脚边上放了琴袋,他低下头切成了刚才那首歌的伴奏版。

前奏一段旋律刚响起来,吉他琴弦就像落了一地珠子,他开口唱道:“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要走得到远方……”

这首歌的原唱是女生,很难看到男生独唱这一整首歌。但他没有崩,不仅没有崩,到了高潮的部分比原唱还高。

而且这高音根本不刺耳,清澈干冽像蜿蜒而过的溪水。

这种音色挺奇特的,你说特别吧,至少它听起来普普通通,但是当你认真聆听的时候,就会觉得非常松快,在城市生活中的那些繁琐和沉重都好像飘然远去。

我听入了迷,当一首、两首,第三首歌开始,一连仨都是我喜欢的歌的时候,我这才看着肖倩,意味深长:“唔,原来某人醉翁之意不在酒……”

“表面上说是来关心我考研有没有精神衰弱,实际上是来看小哥哥的!”

肖倩难得没有反驳,还冲我不要脸的吐了个舌头。

那天下午剩下的时间,我们都没有再谈那些烦心事了,连晚饭都点了外卖到摊子上,静静地听他唱了两个小时,看他脚边的琴包从空空如也到满满当当。0

“你这是慕名而来?”

肖倩塞了一块牛肉到嘴里,“也不算,之前在中央广场那里听过他唱歌,人比现在还多呢……差点堵得我走不动路。”

我奇怪了,“你上下班都要路过中央广场?”

“嗯……不算吧,他在中央广场的那家水吧唱夜场,但我下班恰好比他上班早一点,只有几次加班改文件的时候碰到过他。”她说,“怎么样是不是很棒?”

“唉,其实我也不是为了这小哥哥,我看你每天朝五晚九地学习,也希望你偶尔放松一下嘛……”

“你听这歌听着多舒服。”

我连连点头,“谢谢您老了。”

“不用谢。”

肖倩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随着时间临近,我是真的焦虑,晚上九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有时候凌晨两点还没睡着,背了点书才昏昏入睡。早上又有生物钟,更何况越到了这种时候,我越是不敢放松,越疲惫越清醒。

他的歌声真的挺都让人放松的,我想。

从那天肖倩带我听歌之后,我渐渐养成了习惯,在小吃摊的店里那里点一份吃的,接着就做习题看书,从安静的图书馆换成了歌声的小院。虽然有时候店里挺吵的,但我莫名地安心。

日历上的数字禁不起看,转眼就是考研的前夕,也是圣诞节的前夕。

平安夜小院的人流量暴增,他的琴盒里的零钱已经完全溢出了,好心路过的老人家还给他贡献了一个黑色的塑料袋,他有点懵,甚至表情有点呆滞,反应了一会儿才赶紧低头道谢。

看得久了,我就发现他的性格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他好像有在那么多人面前表演的勇气,但是休息的时候只要一遇到人跟他说话,他表现得就会很紧张。

连我这个离他五十米开外的人都感受到了这种紧张。

这是我头一次没有带书本的一天,为了犒劳我自己我还专门点了店里最贵的小吃,老板听说我明天就要考研,还送了我一份烤串套餐。我挺不好意思的,老板直说我常客了,送的东西也不多,提前祝我上岸云云。

我表示感谢,也祝老板生意兴隆。老板一张小胖脸笑的皱起来。

再回过头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冲到他面前扬起手递了一朵花,他接过花又说了好几声感谢准备唱下一首,谁知道小女孩竟然有社交牛逼症,颇有一副要跟他聊天的架势。

他不能拒绝,所以就只能回复那个女孩。差不多快两个月的唱歌,已经让小院附近的人都熟悉了他,平时工作匆忙或者各有其事的时候还好,大家都不会贸然上去搭讪,但今天是假期,又是平安夜,有一个人开了口子,原本在外围的人都靠近了来,想跟他聊两句。

他一瞬间就面临了被人流包围的恐惧。

我思考了一会儿,才挤进人流,听清了小女孩说话的声音,“大哥哥,你唱歌太好听了,我妈妈说让我向你学习,我以后也想唱歌……”

另一边还有个大叔在那里打趣,“小伙子唱歌好听,这几天我们那儿生意好了不少,唉,都是来听歌的啊。”

我头一次听到了他不唱歌时的声音,有点普通,还有点沙哑,他不知道说什么,附和着人们,然后不停地重复着谢谢。

我笑着插进了话题,“大叔是‘小东门’的老板?”

小东门是放生池靠东边的一家饺子馆紧邻我经常吃的小吃摊,我对他有点印象。

大叔摸了摸自己的光头,笑着说,“是啊,多亏了这小伙子,最近生意不错诶,好多小姑娘都是来听他唱歌的嘞。”

小姑娘睁着大大的眼睛,说,“就是啊,最近我跟妈妈经常去叔叔家吃饺子,好好吃。”

“巧了,我也是来听歌的,”我点头附和,“你妈妈在小东门?”

“嗯。”

聊得熟悉了,我才说,“走,我请你吃烤串,你妈妈在哪?”

小姑娘问了我好几遍是真的吗,我告诉她真的,让她先回她妈妈那儿,我等会儿送过去,反正就在隔壁。

“小哥,你下一首什么时候开始啊?”

话题被我顺利带歪,他鼻头红红的,对我轻声说了谢谢。

他没有用伴奏,弹唱了一首Vincent。

然后人群作鸟散。

后来,我还真的请了那小姑娘吃了份烤串。

晚上回家的时候有点晚了,跟小女孩的妈妈聊了一会儿之后我去了小院的另一边,那里有一座孔老师的雕像,迷信参拜了一波。

在楼梯口没注意,迎面走来一个人。

目光接触,对方揭下了鸭舌帽,露出了一脸。

鼻子是鼻子,眼是眼,挺普通的长相,普通到如果没有那顶帽子,在人流里也找不到。

他说:“嗨。”

有点尴尬。

我才想起来肖倩带我去小院的时候为什么我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觉得有点眼熟。

因为那天早上我才在楼道里跟他擦肩而过。

“你好,你也在这里住?”我问。

他说:“在三楼。”

唔,三楼只有两个住户,算起来,我们好像是邻居。

“今天晚上真的很谢谢你……我不太擅长应付那样的场面……”

我笑着说,“没事没事,我也只是觉得小朋友可爱,想请她吃东西。”

“你要去中央广场那边唱歌么?”

他有些诧异,“啊……”

“我有个同学在城东上班,下班要路过那里。”

“哦,那他们下班挺晚的。”

“她偶尔加班。”我真诚地说,“你唱的歌很好听,之前就是我那个同学约我去小院吃才知道你的。你是专业的歌手吗?”

提到这个话题他又把帽子戴上了,脸笼罩在阴影里,只看的到下巴尖,“不是。”

我总觉得这个话题有顾忌,所以说:“其实我这段时间都在备战考研,有时候心烦了就去小院那儿坐着听一会儿你唱的歌,是我感谢你才对……我真的觉得你很厉害。”

“谢谢,”他说,“你是考的什么专业呢?”

“古汉语文学。”

后来我们熟悉了,我有时候还是会去小院听歌,年前有天晚上在三楼我出门的时候又遇见了,他告诉我之后暂时只会在中央广场那边表演了。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要回家了,之后可能就不会在C城了。

他那天跟往常不太一样,情绪外露。

“我以前就是想唱歌,其实这些年唱歌也能挣点钱,但是家里人现在生病了需要我,所以应该会回老家找个正经点的工作。”

“其实我早该知道的。”

也许某个特殊的存在给了他一副好嗓子,却也忘记再给他一张好看的让人记住的脸。

空气里都沾满了沉重。

他转向了比较轻松的话题,“我最近写了一首歌,你是文学专业的要不要帮我作词?”

“可是,”我说,“我是古文学的,现代的词我可能写不了。”

“没关系,我才写完曲子,还没开始编曲,”他说,“调子比较舒缓,挺适合古风歌的。”

后来我真的帮他写了词。

加了威信,他发给我的小样让我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跟他讲了之后,他又有了灵感,于是又重新把曲子改了。

他说:“虽然你第一次写词,但是你写的真的很好,谢谢你的故事,我真的觉得这是我写过迄今为止最好的歌了。”

那首歌上传了Q音,等我能听到成曲的时候已经是大年初六了。

界面上显示,播放量2,评论1。

评论里孤零零的写了一句话,“把眼泪种在心上,会开出勇敢的花。”

我给他点了个赞。


【邻居】最初的梦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