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惊叹——《瞬息全宇宙》

看完之后,我的心里只有这样两个字:“喔嚯。”
很离奇地,有种震撼久久地围绕在心里不去。似乎是某种内心深处的东西被翻了起来,然后向我张扬着它的存在。
那便是世界飞速前进,渺小的自己仍相信着的爱。
只不过随着语言的被大量调用,网上飞速传播以至信息泛滥的这个时代,爱原本的意涵已经模糊不清。
在电影之中,它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
“可能你说的都对,这世界上有那么些东西,那么些新发现,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只是渺小虚无的垃圾。”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缩影——周围的世界飞速变化,科技显现出许许多多人所不能理解的样貌,在这些新发现,新变化面前,身处其中的我们这些普通人,会很容易觉得自己是个渺小虚无的垃圾。
这是正在切实发生的事情。在过去所谓封建古老的时期,有一种那时候还存在的美好如今已经逐渐消散。那是一种源于对未知与不理解事物的敬畏,以及相信无法解释之物一定存在的决心。
在这些无法解释之物里,其中就有爱的存在。
这一整部电影使用了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技术,还把多重宇宙的概念糅合到了一起,似乎给观众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但是,这一切的眼花缭乱与怪奇到让人无法理解的世界运作机制,本质上也只是一个障眼法。它是位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心中,对于时代的一种观感的具象化。
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周围的世界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这种高速的变化频率,将之比喻为多重宇宙的到来,居然也只算得上一种夸张。而身处这种“多重宇宙”之中的我们,面对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安,面对原本确定的东西被消解的虚无,“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逐渐也在成为人们的一种广泛的观感。
将其捕捉,然后把它们精准地表现出来,这是这部电影尤为厉害的地方。
而除此之外,电影里面还尤重表现了世代之间代沟的问题。
在过去,代沟是一直存在的,从来就没有因为文明的进步而消失过。甚有过之,就是在文明高速发展的此时此刻,原本世代之间的代沟距离变得越来越宽阔起来。我们有时候怎么也想不到,需要向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年人,介绍自己后代的同性情侣。
这是位于上世纪的人,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的情景。
而电影里面所使用的这个案例,即同性恋的情况,并非单单指这一类个体。它所要指代的范围要更为宽广,包括着所有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之中,肆意生长的每一个个人。
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似乎接受这种情况已经无能为力。于是电影在开头的时候,女主为了掩盖这一点,要通过在大家面前撒谎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这种做法却伤害到了她的女儿,于是家庭的关系乱成了一团。
拉到现实来说的话,这种撒谎的做法也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因为欺骗老人,让小孩掩饰自我,这样的做法看起来理所当然——老人心理上受不了,小孩子能接受,所以通过牺牲小孩子,来安抚老人——但是一旦老人发现自己被骗,结果会变得更糟。而即使老人直到死也没有发现真相,这个家庭内部的关系也迟早会变得恶劣。
因为一个总被逼迫要掩盖自我的小孩,在跟家里人相处的时候是不会觉得舒服的。
这才是顺理成章之事。
而在电影结尾的这段话。
“丢死人了,是吗?”“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有些人可能会难以理解,现在难道不已经是一个标榜自由的时代了嘛?为什么还要说这种过时的话呢?
但有样现实可能会让人觉得吊诡,即愈是标榜自由的时代,反而愈难见到自由的影子。
有很多种关于这现象的解释。在我看来,只有一种解释才是有力的:大部分人害怕自由的存在。
因为自由给人带来的并不全是自在,还有很多的迷茫、不安,与因此而生的恐惧,所以即使时代已经在宣扬个人自由了,大部分人还是过去的样子。甚有过之,就是时代越是如此,人们越是表现出一种同质化。
大概是,通过这种彼此的相似,来抵御世界的不确定性与对自由的不安。
这是谁也想不到的结果。
而越是如此,越是在世界变动飞快的时代,人越需要一份能让内心笃定的信仰。在电影里,人们找到的是家人之间、恋人之间的爱,大家彼此守护住这一份信仰,任凭周围的世界如何变动也毫不动摇。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种想法真是过分天真,非常愚蠢,但是,正是在这种天真愚蠢下面,有着更为本质、更为坚固的存在。
那是不可解释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