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研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普硕)真题解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考研
视觉传达设计研究(学硕)
926专业设计基础考题解析
视觉传达设计926专业设计基础考题
以中国风格为题,结合本专业创作两幅作品。
在两张A2画纸上创作一幅传统中国风格,一幅现代中国风格,横竖版自定,在考号一面创作,附带文字说明;
主题表达清晰;
画的符合主题;
表现技法成熟。

1考题形式角度
根据题目描述,本题的主题简单明确——“中国风格”,所以同专硕考题一样,可以视为“以XXX为主题绘制图像作品”的题目类型,且相比于专硕的考题,学硕的试题更加接近2019年以前的考试形式,同样不要求考生必须完成一副写生素描作品,两件作品均表现形式不限,且从题目要求上来分析,老师应该更希望学生完成的是两幅插画或海报火或者其他作品,而非素描或抽象构成,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跨专业学生或素描基本功较弱学生的门槛。
题目常规,且难度正常,那么分数就大部分取决于作品是否切题和学生在3小时内对两张画面的完成效果,即熟练度以及手速的比拼。

2题目理解角度
如果说专硕的考题是考察极简主义理念的理解以及运用,而学硕题目偏向考察对风格的把握和运用。

何为风格?从汉语词典的定义是意思是指具有独特于其他人的表现,打扮,行事作风等行为和观念。而从设计艺术专业的角度,风格是一个设计或者艺术概念,作品在整体上呈现的有代表性的面貌。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内在、反映时代、民族、国家或个人的思想、审美等的内在特性。本质在于是设计师或者艺术家对审美独特鲜明的表现,有着无限的丰富性。

在所有造型和视觉艺术中,风格的多样化与同一性往往有着十分鲜明的表现。比如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杰出创作,米开朗琪罗的雄强、达·芬奇的深沉、拉斐尔的优雅各不相同;而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则又分别是各自时代的典型风格;又如汉魏六朝之画“迹简而意澹”,初盛唐之画“雄浑壮丽”,均反映了不同的时代风格。当然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艺术风格,这是由于人们在一段时期内有着比较接近的审美趋向形成的。比如汉代大多崇尚简洁浑厚的艺术风格,18世纪的法国流行装饰味极强的洛可可风格等。

关于视觉设计风格,我们其实平时谈论较多的有赛博朋克风、孟菲斯风格、波普风格、蒸汽朋克风格、包豪斯风格、超写实、立体主义风格、极简风格、极繁风格、哥特风格、C4D风格、像素风格、扁平化风格、后现代风格等等。都是画面呈现最终的视觉特点来定义和归类的,比如下图这些风格各异的作品。










那视觉的设计风格由什么决定的?简单地说,设计风格就是一种直观的视觉感受。在我们视觉传达专业领域内,画面主体颜色、人物、物体或者场景元素、建筑、特定符号、字体运用、版式设计、画面处理方式、构成方式均是塑造风格的有力手段和武器。


传统(或者说古典)中国风,即复古的中国平面设计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中国平面设计风格色彩主要有大红、粉红色、蓝灰色、黑灰色、水绿、白色 浅绛色、深黑、淡蓝色、淡黄色、浅黄色等,中国风传统素材一般常见的有中国结、青花瓷 水墨画、古代纹饰图案、书法、篆刻、印章、灯笼、茶具、古代器具、古式建筑、青铜器、青铜纹、龙凤、灵兽、中国传统节日等,只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都称为中国风传统素材。


现代中国设计风格,即根据现代审美设计的中国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和现代设计审美原则的设计方式,应该来说是被现代设计方式洗礼和革新以后的设计面貌,视觉感受经过现代设计的梳理和打磨,而精神内核依然是中国的。

这道题的立意足够宏大,作为中国的最顶级的设计院校,可以说清华是中国高校的代表和一面旗帜,清华美院出这样一道题是一点都不意外的,这和我们课堂经常讲到以及国家在宣传层面倡导的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形象、中国表达几乎暗合。
在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下,设计和艺术在引领社会风尚、弘扬正风正气、激扬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等方面要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这种导向和信号无疑是无比正确的。加之近年来,我们国内的的各类自主品牌、自主设计纷纷成长起来,这样一道题目的良苦用心也可见一斑。毕竟,早已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的包豪斯学院并不能让中国设计强大起来,各类国际上如雷贯耳的设计大师也并不能立马让中国设计师更加自信,毕竟中国的设计最终还是要靠我们中国自己设计师自己来干。如果说设计进入中国完成早期的教育普及期,接下来就是要实现设计内生化和中国化的问题。


在题目中,明确的指明了需要完成的两张作品,一张表现传统的中国风格,一张表现现代的中国风格,那么在完成时,完全可以用两幅作品构成一套作品的方式来完成,在画面的构图、色彩和内容上产生呼应——比如两张画在构图整体上形成对称形式,传统中国风格的画面使用红黄暖色调,体现古朴意味,现代中国风格使用蓝绿色调,体现科技和环保等。而两张画通过这种呼应的方式形成对比感,也能更直观的反映出试卷的切题性,不易产生跑题倾向。

当然,并非一定需要两张画有呼应性才能有好的效果,比如在表现传统中国风格的画面中使用较有传统装饰美感的对称构图,并使用更有传统工笔画意味的绘画手法,而在表现现代的中国风格的画面中使用较有现代感的构成式、大透视等构图,且用较为鲜艳活泼的色彩和笔法。那么这种方式虽然使两张画完全没有呼应性,但是一样可以达到极强对比和产生差异感的作用。

在画面中附加字体设计也是非常好的方法,例如可以在两张画面中书写“传统中国风格”“现代中国风格”(当然如果你的设计有明确主题和设定,文字可以使用跟主题更为接近的方案。),“传统”“现代”,或用两种不一样的分别体现传统和现代的字体在两张画面中书写“中国风格”,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区分两张画面的主题,并给改卷老师一定提示作用,且同时可以一定程度看出考生的排版功底。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是考生的字体设计功底需要足够扎实,设计的字体在字架结构和效果上均不错,这可以使字体成为点睛之笔。反之则可能起到反效果。


3具体内容角度

在绘制图像的具体内容上,因为中国风格这一概念非常宽泛,所以可以使用的元素非常多且搭配自由。
在表现传统中国风格的画面中,考生可以从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如陶瓷、青铜器、服装、织物等元素的角度去切入;也可从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出发,从传统的宫廷建筑、佛塔寺庙、园林民居等切入;或以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心,通过画面去传播传统书法、国画、戏曲、舞蹈、武术等。当然也可将上述各种元素通过构图用一定方式进行杂糅和组合,达到饱满丰富的效果且紧扣题目,与此同时如果能在画面中巧妙的使用上一些中国传统的代表性装饰纹样,则能进一步体现出考生对中国传统风格的了解,有很大优势。

在表现代中国风格的画面时,相比传统中国风格来说较有难度。考生可以从传统中国风格的现代化转变作为中心去描绘画面,使用一些文创产品作为元素,并可以搭配以一些具有传统意味的现代化建筑,或绘制一些传统文化通过网络等新媒体传播的场景;与此同时也可使用一些中国近些年的知名科技成果作为辅助性元素,但是不宜过量或作为主体,毕竟主题是“现代中国风格”而非“现代中国科技”,这部分元素的使用可以体现现代中国这一画面时代背景,但是并不能直观体现出风格或文化。在这张画面中,可以为了表达时代变化而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一些传统中国风格中的元素,但是如果过量则很容易出现和第一张画面在主题上拉不开的问题,这一点需要注意。

5总结:
相比专硕的考题,今年学硕的视传考题在出题形式和难度上都较为普通,关键就在于绘制两幅作品的时间把控,以及从画面中体现出的考生的手绘功底以及设计能力。
最后想跟各位同学说一声——大家辛苦了,你们的努力我们看在眼里,你们的辛酸我们也曾经历。分数只是一个结果,它永远不及这个过程中你们的收获。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如愿以偿,我们明年清华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