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最高法院的实习生,都来自这些学校!

2021-09-04 18:44 作者:青苗法鸣  | 我要投稿

能够在国家最高审判机构最高人民法院实习,对于初入法门的学生来说当然是大有裨益的学习过程。自从2015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一年招收两次实习生已经成为确定的制度,并且于近期发布了第十一批法律实习生接收公告。因此,本文旨在对最高法最近两期招收实习生的基本情况依据公开信息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梳理,希望能够为各位有志于进入最高法实习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建议。

温蒂,211法学院在读大三学生,热爱法律,想要用一生见证和传扬法律的精神,渴望成为一名内外兼修、秀外慧中的律政佳人。未来不限形状,我不会停止想象。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第十一批法律实习生接收公告的发布,众多法科学子纷纷“摩拳擦掌”,想要跃跃一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审判机关,最高法以维护宪法法律尊严为己任,秉持司法为民之理念,致力于构筑法治社会基础,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我想每一个心怀法治中国梦的法学生心底都隐隐地期待过:我能进入最高法实习,甚至入职最高人民法院吗?今天,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讲一讲最高法本部法律实习生的那些事。


一、最高人民法院法律实习生制度建立的背景


2015年7月,最高法院专门印发了《关于建立法律实习生制度的规定》,决定建立人民法院法律实习生制度,并号召全国法院根据工作实际予以执行。截至到今年6月,最高法已组织实施了十批法学专业高校学生到院实习。


根据每一年度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接收实习生通知来看,最高法一般会在每年6月或7月以及12月份发布下一批次实习生的接收通知,每批招收的实习生约70名,由各高等法律院校推荐,实习期限一般为5个月或者6个月。这70名实习生在最高人民法院机关本部、知识产权法庭的审判业务部门和综合行政部门进行实习,主要负责从事司法辅助工作、司法调研工作和司法行政相关工作。


在实习期间实行实习导师制,各位实习生均有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或领导干部进行直接指导。法律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担任实习法官助理、书记员或综合行政工作人员,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辅助参与案件审理、案件记录、文书起草、司法调研及司法行政等工作。


二、最高法本部法律实习生背景分析


由于每年的最高法实习生制度招聘偏好有所不同,故笔者以最近两批的法律实习生入选名单为依据,在学校、学历和地区上进行分析。


(1)学校



最高法第十批法律实习生共有64名法律实习生,来自40所高校,其中24所高校被接收两名实习生,这些高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6所高校被接收一名实习生,包括重庆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海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外交学院、中央民族大学。


相较于第九批法律实习生,第十批法律实习生中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被接收人数增加为两人。


最高法实习报名采取院校推荐的方式,且每所高校至多就推荐两名,在被接收两名实习生的高校中,除了我们非常熟悉的五院四系外,还有一些低调有实力的宝藏院校非常值得我们再深入认识一下。因为通过最高法的考核顺利进入最高法进行实习既是对候选人的极大认可,在某种程度上也从侧面更加肯定了推荐高校的培养效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创办于2017年5月,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其民法学领域有着超豪华的研究团队,不乏梁慧星、孙宪忠等著名学者。


中央财经大学:作为一所研究型重点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法学教育注重依托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优势,借助经济学、管理学学科特点,在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本科生、研究生方面形成了鲜明的财经法律特色。本学科经济法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证券法》为国内首门省部级精品课程。除了财经法律特色外,中央财经大学的国际化做的也十分不错,法学院与美国芝加哥大学肯特法学院、美国马里兰大学法学院、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法学院、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院、乌克兰基辅国民经济大学法学院、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法学院、台湾中原大学法学院、瑞士再保险公司以及日本东南亚人寿保险振兴中心(OLIS)等20多所国外大学及港澳台地区大学法学院、知名跨国公司及公益机构都签署了合作交流协议。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2012年成立,目前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设有公法学系、民商经济法学系、国际法学系三个系。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依托学校交通运输学科优势,积极探索具有交通运输法专业特色的国际合作项目,争创在交通运输法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素有“清北人师”四大名校的说法,“师”当然指的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虽名有“师范”二字,但却是一所彻彻底底的综合性大学,其最好的专业是教育学与心理学。法学虽然不是北师大的王牌专业,但也颇为不俗。北师大法学院成立于2006年,时间虽短,却属后起之秀,师资力量十分强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北师大法学其实是两院一体,除了法学院之外,还设有全国独有的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简称“刑科院”),专司刑法学以及刑诉法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北师大的法学强势专业就是刑法,其实力即便放诸全国也在前列。


南开大学:南开大学于2004年5月按法学一级学科成立法学院。南开法学在2011年也获得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建有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是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之一和“985工程”建设项目单位。南开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和法律史的研究水平居于国内前列,这些专业也非常值得大家关注。


山东大学:2020年是山东大学法学学科复办四十周年,这四十年年来山东大学法学院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山东大学与很多单位都共建了研究机构,学院也主编了CSSCI来源集刊《人权研究》和“法理文库”、“公法研究”丛书。而且依据地理位置的优势,学院同日、韩的学术交流也比较多。2017年法学院也从“山东·济南”迁入“中国·青岛”,搬迁到青岛校区。2021年4月,经山东大学批准,还成立了山东大学交叉法学研究院,法学研究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兰州大学:以前只知道兰州大学的理工科很强,没想到法学专业也这么厉害。兰州大学在1986年就获得了经济法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就成为了中国西部地区最早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单位之一。1999年经济法学成为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2005年,取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在地域、人才流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兰州大学还能在教学、科研上取得不俗的成绩,更显珍贵。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八的法律人怎么会愁找工作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已经探索出了一条较为成熟的“法律专业+英语专业八级”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并逐步成为国内涉外型、实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重镇。随着英美法研究中心、中美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的搭建,不断引进优秀科研人才,北外法学院的科研能力总体上升较快,外向型的法学信息中心和研究中心已初具规模。外语绝对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培养法学生的大杀器,法学院充分依托北外开设多达101门语种专业的优势,于2009年初提出了培养非通用语种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计划,会优先招收非通用语种专业的优秀学生攻读法学专业第二学位及法学、法律硕士学位。在越来越注重国际交流的今天,具有外语优势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生在职场上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以满足国家涉外发展战略的法律需求、服务政法工作为专业定位。目前法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专精兼备、特色鲜明的一流法学专业院系,2006年获批北京市第一批法学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招收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国家安全法治两个专业方向的学术硕士以及法律硕士(法学与非法学)研究生,比起很多学校大而全的专业设置,国际关系学院选择精耕在国际法领域。在教学培养的过程中突出国家安全法和国际法的特色专业方向,重视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维度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双语课和全英文专业课程建设,为国家政法机关、外交部门、法律服务机构和企业输送大量高端涉外法律人才。


除以上高校之外,致力于人文与数字相融合,注重通信法、人工智能法律研究的北京邮电大学;注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中央民族大学;在环境法学研究上收获颇丰,人才引进上狠下功夫的天津大学;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的海南大学等等院校都很值得大家关注。


被接收第十批实习生的40所院校,有65%的院校法学专业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于B级以上。B级以后的14所院校它们法学专业的发展更加给了我们惊喜。

学生与学校都是相互成就的,有些高校依托“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获得了更多的资源与支持,走向发展的快速通道。有些高校则靠着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也为自己学院、学生的发展博得了一个光明未来。这40所高校不断通过引进知名的法学学者,创新学生的培养机制,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些努力也最终反映到学生培养效果上,获得了最高法的认可与欣赏。

(2)学历



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进入最高法实习的大门,学历就是第一块敲门砖。如图表所述,最高法对于实习生学历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倾向于招聘法律专业在校硕士生。虽然在最高法接受接收公告的人选条件中明确候选人需要为“法律专业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少量特别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但是这两批实习生中本科生的占比也不小,看来本科生也并不是机会渺茫。博士生因科研压力较大,报名的人数较少,因此,最高法接收的博士生人数明显比本科生人数还要少很多。对于学历背景不符合最高法要求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考研究生来弥补自己在学历上的劣势。


(3)地区


由上图可知,最高人民法院接收的实习生大部分来自东部地区,来自西部地区的实习生相对较少。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资源较多,由此诞生的高校也多。这也就能解释了为什么最高法实习生大多来自东部地区。不过,来自中部、西部地区的小伙伴也不要担心,只要你足够优秀,足够努力,还是有很大机会进入到最高法实习的!


三、在最高法实习的意义


一是可以“真刀真枪”参与司法裁判全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于最高法施行实习导师制度,法律实习生可以深度与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进行接触,辅助参与案件审理、案件记录、文书起草、司法调研及司法行政等工作。


二是可以近距离接触优秀的法律人,端正自己工作和学习的态度。最高法作为国家最高审判机关,始终秉持着司法为民的理念,发正义之声,法律实习生可以通过近距离接触法官们,真切感受法律人身上应有的品质与情怀,不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三是开拓眼界,把握时代脉动。“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你可以看到更高、更远的东西。半年的实习,可以让实习生实现从教材到现实的“脱胎换骨”,去感受真实世界的法治脉动,体察社会需要,用理解的眼光看待法律条文和裁判结果。


四、如何参与到最高法实习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进入最高法实习,首先就要弄明白,最高法想要什么样的人。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最高法关于接收法律实习生的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2、必须是法律专业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或特别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

3、能够保证工作时间,全程全职参加实习;

4、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

5、必须由所在院校推荐,每个院校只能择优推荐本校符合条件的学生人选2名。


除了以上这些硬性条件以外,最高法招人也有一些“软条件”。例如要能吃苦耐劳,认真对待实习,工作敬业、刻苦钻研、笃信务实;稳重、勤奋、踏实、细心、谨慎、有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强,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高效合作;具有法律人的信念感,以维护宪法法律尊严为己任等。


这些条件往往难以在个人简历上有所体现,因此最高法会要求院校在面试时对候选人进行着重考察。通常在收到最高法的通知之后,每个学校都会在校内通知学生们报名参加。报名的学生一般会经过两轮的选拔,包括笔试和面试,每个学校的选拔程序略有不同。有的学校强调综合能力,而有的学校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及获得奖学金的情况,一些学校也会注重学生论文的发表情况和研究课题的经验。毋庸置疑,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因此,想要进入最高法实习的小伙伴,一定要精进自己的学业水平及综合能力,以证明自己具备最高法需要的个人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法实习报名采取院校推荐的方式,这意味着想要进入最高法实习,还得自身学校实力过硬,有推荐的资格,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同学进入最高法的机会。当然,还是有很多优秀的非法本法硕同学加入到最高法实习的大本营中!


五、结语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要想进入最高法实习,需要付出比一般法学生更多的努力。无论有什么样的院校背景、实习经历,都需要大家踏踏实实地精进学业水平,不断超越自己。最后,祝福想要进入最高法实习的小伙伴们都能得偿所愿!

最高法院的实习生,都来自这些学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