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第九章

2022-12-14 20:08 作者:风格星辰  | 我要投稿

九、有没有替代原因

替代原因,即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它能够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

找出替代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自己遇到的关于因果关系的结论进行回应

分三种类型

1、日常人际交往的论证

如发信息一段时间没回,就觉得对方是否对自己有意见,其实可能是对方在忙

2、世界大事

如著名的暴力事件 媒体推测各种导致发生的原因

3、科学研究


寻找替代原因

证据是否存在其他的解读方式


很多事情触发的因素有很多,并不是唯一的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依赖并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的因果因素

来解释一个事件,或者过分强调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作用。


确认偏误:只努力寻找并依赖和我们的信念相一致的证据

如我们认为某人就是杀人凶手,就会关注现场是否有其的指纹之类的。忽视其他客观因素


混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甲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并不一定是甲导致乙,或者乙导致甲

如停车被贴单,上班被领导批评同时发生,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因果混淆谬误: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相混淆,或未能认识到两件事之间可能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忽略共同原因谬误:未能认识到两件事之间之所以有联系,是因为第三种因素在起作用。


事后归因谬误:假设乙事件是由甲事件所引发的,仅仅因为乙在时间上紧随甲之后发生。

停车被贴单,导致迟到,然后被领导批评,这个是有因果关系的

停车被贴单,因为之前做的事情被领导批评。这个就没有因果关系。只是赶巧了罢了。


基本归因错误:解释别人的行为时高估了行为倾向,低估了环境影响。


学会的教训

1、很多类型的事件都可以由各种替代原因来解释。

2、专家可能检查同一个证据并发现不同的原因来对它加以解释。

3、大部分立论者都只提供那些他们偏好的原因,具备批判性思维

的读者或听众必须自己找出替代原因。

4、想出替代原因是个创造性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这类原因不会一目了然

5、一个因果断言的确定性和言之成理的替代原因的数量成反比。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第九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