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大二上周五

2022-03-28 16:27 作者:林源你好  | 我要投稿

202030320136 张舒悦文言文自传

某人

张某,无字,浙江嘉兴人也。尝效先人,自号问水。端晓静,性尔雅,行慎言微,与宵小无争,得实不济。

余少长于野,承欢于祖母膝下,自幼与之甚亲,祖母亦以言教予。后稍长,学于小塾,乐文之有意,喜诗之有情。余极好读书,每夜久乃寐。看书甚专,人来亦不知。不求甚解,亦乐其所以兴。及笄之年,余性尚稚,贪玩无厌,自矜天资,才疏学浅而好高骛远。余今思甚好笑,孺子天真。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深知学业之所艰,生活之所难,人情之所繁。前不能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十岁余,始知范文正公意,性大变,读老庄,叹曰:“道在是矣。”余之飒爽已消不见,心智均长,寒山潜蓄,隐忍于世,不喜怒,不大乐。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亦甘于寒贱也。及长,科学哲学无所懂,见中国之声失于寰宇之际,故笃志研究,二十七岁发愤著书,欲献其薄力,弘中华之文明。三十岁结婚,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余无梅贻琦之高行,无陈寅恪之博学,亦老无大成。如此而已,又生四十年,或有所成。

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居处隘城,方寸之地,无庭院深深之野趣,常念乡野,可以宴宾客,可以好休闲。六十岁时,余遂至乡里,平安喜乐了此残生。

 

202030320220戚燕 文言文自传

吾姓戚名燕,未有字,亦无号,已至耄耋之年,独立绮窗前,望庭院之草木森森然,慨长思而忆昔。

吾者,生于壬午年旦月,本浙江嘉兴一小女子,生于水乡,长于市井。性格开朗,好与人交谈。心性涵敛,好读书,不求甚解。吾之读书初为消磨时光,继而则渐入佳境,始喜读矣,后则废寝食而嗜读矣,甘之如饴,得其三昧,幸甚至哉!

昔年家严家慈熏于肴,暮暮思之,乃为食肆者也。故余自幼得见世俗:或富者甚豪耳,或贫者甚陋也。呜呼!及入学,方知人情世故,方明世间凡俗。有道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勤奋斗,明事理,孜孜不倦,且行且思,终有所成。

至青年,离乡往金华求学。燕初入浙师,始觉人才济济,无立足之地,遂倍加努力,勤学不缀,不敢稍有忘却。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吾不苦、不劳、不饿,如何成大器?君不见阳明之事乎?及博士以后,始教于故乡高校。期年之后,为人妻。后育有一子,明事理,知进退,世人称善。

人到中年,仍勤学不怠,传道受业解惑,于校颇有名望。喜出游,每逢受邀讲学,必杂记游历所感,常著文章以自娱。

及至晚年,桃李天下,著作等身,偶与先生并二三知己相携出游,漫谈柴米油盐,登山游湖,赏花垂钓,至耄耋之年仍行动自如,身体健康。

长思至日暮,先生于厨高呼曰:就膳。思此生便觉,福哉,幸也,不亦乐乎。

 

202030320224孙梦倩

老媪传

老媪自言:“纵观余之一生,虽未饱经风雨,却也遍尝人世起伏、艰辛、荒谬之苦楚,深悟聚散、得失、喜悲之无常。余之一生,不求扬名于世,但求无愧于心,无悔于行。”

老媪者,台州府人也。其母生之时,狮子披红,累遭难。承天之佑,于壬午年壬寅月乙卯日丁丑时降生。及名之时,椿萱谋之不决,幸得其姨母赐佳名。无字,自号孟清。

媪幼时随尊亲离乡至崇明沙经商。长于市井,性顽劣,行不羁。尊亲深受其扰,携其四处求学。至九龄,独自返乡求学,尝尽分离之苦,阅尽人情冷暖。其后性情大变,闲静少言,性喜独,然不羁依旧。

媪辗转各地求学,然胸中并无大志,遂落户灵江之滨,为一教书匠。为师数十载,兢兢业业,诲人不倦。虽不言桃李满天下,然亦为一功。

媪尝誓不婚,然世事难料,卒育一子。媪不胜子孙绕膝之福,遂迁至旧舍,种树栽花,偶与旧友偕游,怡然自得,好不惬意。

媪自花甲至耄耋,遍览华夏名山大川,窃以为乐。然媪年逾耄耋,沉疴旧疾伴身,每况愈下。顾其生,虽平淡而亦多福,私以为足。

一日向晨,媪留一纸于案,上书:“吾去之,勿念”,驾舆而去,不复归。

 

毕蕊 202030320102

毕氏者,年二十,云南昆明人。少时好武,调皮捣蛋。虽为女身,不逊男童。上房揭瓦,走街串巷,呼朋引伴,乐在其中。困于目恶,弃武从文。深造浙师,晴耕雨读。然蕊不善运动,尤以疾走为甚,世人谓之“木兰腿”。蕊寡言,疏者以为性内敛,实则甚豁达,不拘小节也。好读闲书,尝废寝忘食。且尤嗜珍馐,人不堪其诱,蕊也不改其乐。每逢佳节又肥,衣渐狭。然每志减肥,而数不旋踵,一时无消息。朋友大笑,蕊不以为意。

他日愿饱读诗书,为一名怀情之师,集天下英才而教之,孳孳恳恳,桃李满天下。闲暇携友游山玩水,遍览祖国江山,食遍天下珍馐,遇世间有趣之人。后某日,茫茫人海,遇彼人,一眼惊鸿。与之相谈,饮至烈之酒,甚欢。余生与挚爱长相厮守,自青葱岁月至白发苍苍。一生平安喜乐,万事顺意。

 

陈露202030320201 自传

吾姓陈名露,黑龙江大庆生人,生于辛巳蛇年正月初十,正值午时,阳光普照,虽寒风凛然,亦暖洋洋也。

吾名取乎吾母,其因有二。值吾母始孕,一日,知一女,花样滑冰者,获冠于全球,乃陈露也。身姿如燕 ,眉目如画,吾母爱之,适予陈姓乎,故命为陈露也。另,陈者,音同于晨也,晨露清净而明亮,是为吾母之懿愿。

余尚不足一岁,父母离异,后吾母一人抚予至此。予幼时长于山野,性活泼,尚自由,然亦晓母之劳,知相依为命之苦,故知世早于同龄者。

予苦学十二载,时时以吾母为动力,后不负众望,赴两千五百公里,求学婺州,舟车劳顿之余,亦饱览大好河山。后渐恋于江南风土,爱浙江之勃勃生机,欲居于此。四年金岁如白驹过隙,常感恩于恩师挚友也。

予尝欲成人师,然终改其志,后从政于此,忠于职守,为民谋福,乐此不疲而前路坦荡者也。

人常言:成家立业。穷予一生,无不求前途顺遂,至于伴侣家庭,则未曾趋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人生茫茫而我独行,虽有沮丧,然自在其乐,不觉怨之。

晚年怡然自乐,朝伴晨露,暮随晚霞,有院落于山隅,猫犬绕膝,箪食瓢饮,侍瓜果树木,抚琴棋书画,恬然自适也。若美中不足,则母以故去,难掩思念。

慨之:无母无我,与国同行,敬母而忠国,遥想一生,不曾愧也。

 

丛日鑫201938000203

日说鑫语

余,东北丛氏女,其家前朝为地主,新朝倍受冲击,幸赖先祖陈镜湖之教诲,举家北迁而家风仍存。

余祖父少时天资颇佳,为邻里所称颂,却因成分被阻于乡中学之外,进学止于小学。祖父既离校回村,向学之心不改,虽荷锄戴月归家,亦苦读于油灯之下。余之好学,亦仰祖父之遗风。

余家训云,唯读书科考方有出路。敦敦教诲,铭记余心,不待扬鞭,吾辈亦奋蹄。吾辈兄弟姊妹均为高等学堂所录,报捷传于乡里,相邻额手称庆,谓:自此丛氏后人复有所望也。

余自幼怀鸿鹄之志,奈何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失意于大考之年。桃李年华,忽觉天高地迥,走投无路。无奈赴婺求学,心有戚戚,然未敢自弃。庚子年中,余感念心之所向,弃商从文,一改颓废之态,此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待余业满,立志泛舟学海,求学硕博,谋教于高校,达闻于学界。余不畏求学问道之坎坷,但恐泯然众人度此生。

 

高雪婷202030320207

吾生于零二年二月,姓高名雪婷,无字,生于华北之地。昔父母愿冰雪聪明亭亭独立,故取名。或豪爽跳脱,或沉静内敛,乐行善事,人缘甚善。

少时性明朗而不萦心,聪慧伶俐,见者皆爱而近之。常与村间小伴戏于林中,比暮村烟四起,遂与小伴别归家。尝以顽皮,乘小车触大木,其面遗其清。受业于镇中一小学,于嬉戏中得善绩。

及笄之年,于县最为学毕业,中考为超常,考入市重点学府,受三年衡水之教,从良师,结益友,培良习,学多荣美,留最美者忆,以吾和为固也。高考之时,病生太平无度,幸考入浙师,跋涉千里,于浙求学。然意稍怠,学浅计不及,身得补阙,不使悔己。职奉公,获其识可,豪也。

吾有一愿:使世益美。多以善意传之。今之力未能足,我信未来,当之者可也。今已至桃李之年,愿将挟欲前行,乐身怡境上,岂不美哉!

 

聂心悦202038000319

满真居士自传

西凉聂氏女,诞于壬午年辛亥月,时大雪,映祥瑞。家父甚喜,取名心悦,字千韵。自号满真居士。

今揽镜自照,一介书生耳。四体不勤,但求充饥;不事逢迎,怡然自乐。性坚韧,志报国。奈何无济世之才,难效绵薄之力。尝觉前世姻缘未了,自誓不嫁。携得尺玉韩卢,昏信步,得闲情足矣。亲邻嗔之,不顾。足养,不求富贵。好上网,无网不欢,虽知弊而难移,蹉跎岁月。

余幼时长于乡野,好与蝉鸟语,乐于观天象。偶以高歌放浪形骸。适龄入学堂,得家母拨正,幼知勤学,年十有五,嗜书嗜文,常著文章以自娱。幼年所见,虫鸣鸟叫,夜白星紫,皆见于文笔之端。自以为拙,未尝见于人。豆蔻之年,幸得众挚友,嬉于闲暇,不觉孤寂。

舞象之年,得遇良师,教习算术,余迟钝不敏,师未尝过之,谆谆以教。余虽愚钝,但知勤可补拙,孜孜以求,终得改善,师心甚慰,倾囊以授。余生最幸,凡遇良师皆德才兼备,授之鱼亦授以渔。师恩至深,自愧无以报。辞师之日,怆然泪下,忖思良久,志为人师,以谢吾师之情,传吾师之道。

嗟乎,吾尝奉圣贤之言,“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以为勉。少言寡语,尚实干,讷于言,常取笑于众。察言观色,敏行慎言,尚不能如愿,便作罢,惟待知己。余常俯仰思量,得一道曰“知足而常乐”。自恃孤傲,宁负五斗米,不输书卷气,惟愿桃李芬芳馥郁,亲戚谨信亲仁,众生安居乐业。遂不望闻达于世,但求今生常安乐。作传至此,春风拂面,盎然笑意。

 

潘雨欣202030320116(自传)

吾姓潘名雨欣,浙江金华生人。因受恩师厚爱,激励于此,乃求学于浙师范。无奈资质愚钝,未得深造。乃辗转回乡,立三尺讲台,教莘莘学子,闲静淡泊。虽无远大志向,不图功成名就,亦想观其世界之大,叹其世界之美,邃辞。

于三十而立之年,重操余爱之事,画天地山水,画人情世故,画中华之文化,画尽其话。在市置一二层房,一人独居,但养一狗一猫,种其花草,怡然自得。因画作结识志同道合之友,亦远名于网络之上。因画其中华之文化,为央视所称赞。画作传播于海外,为世界所惊艳。

虽无夫无子,但常伴父母身旁,颐养其天年。今已老八十矣,思其往事,无大悲大喜之事,最令余称赞之事,便是做其所爱。

无憾,无憾矣!

 

泮鑫禹 自传202036600120

鑫禹自传

新蝉忽发最高枝,夜半呱呱坠地时。壬午年七月,湘湖之畔诞一女婴姓泮名鑫禹,未有字,杭城萧山人氏。

鑫禹初诞时,其居所朝南处有春来燕子衔泥筑巢,其奶则大呼:“此儿必’中状元’!”生五岁,于门前玩耍,忽闻母唤:“拾门前数鞋入内。”然仅两手无可尽数拾起。其母见其借齿之力衔起,乃曰:“吾儿懂灵活变通之道也!”

然初入小学时,性格安静不善言语,更不善数理之变,其处境与其奶之言大有出入。每逢放学,只便冲入房内一观动画之趣味,恼家人直直哀叹也!唯有语文外语之成绩稍可慰家人。本以为此生于学习只可达泛泛之境界,然初等中学则为其一生之转折点。

正所谓“触底反弹”。若将一人置于谷底,若有坚韧之心,便得超越,甚至与突飞猛进之效果也!鑫禹之性格逐渐开朗,好与人交谈,活泼好动。渐不羞于习得学问于老师,渐理解数理之变化、公式之内涵,渐灵活运用之。众同学嗟叹其进步之快!

高中之生活,便可谓:苦中作乐。三年光阴,如键飞梭。以鑫禹优势科目为准,其终成为标准文科生一名。自幼爱好读书,因而倍受赞誉。读书时不求甚解,却善记内容,遂精通课外之史焉上学天文下学地理,知古晓今,且熟读国家政治,乃鑫禹两年学习奋斗之内容。或因师之角色于其而言,具巨大影响也,其立志于成一文学教师,发挥其价值。然浙江最瞩目师范大学唯师大也,师大汉语言之分于鑫禹而言,可谓高之亦高。幸于高考之时具发挥其水平,填报之时堪堪得上心仪专业。

大学之生活可谓多姿多彩,其作息与前亦有相似,自由程度则更甚。鑫禹以好奇眼光察所观,励志于大学中搏得一番天地。大学之精彩纷呈虽亦美好,然乱花渐欲迷人眼,其渐回忆初心,专研于绩点学习。或稍作修整,于校党家内一展外联风采。短短光阴荏苒,转专业之机会转瞬即逝,鑫禹定然不愿错过此等良机,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立身之目标。有人曰:此乃孤注一掷也!亦有人曰:定将全力以赴,不负众望归也!终不负所望,得初心使命达。亦是此等安排,鑫禹得以以林源老师为师,学得古代汉语之知识,写下今日之自传。

吾虽瘦小,亦好舞刀弄枪,无奈身不处于乱世,志向只能破裂。呜呼!既不得实现,只得于虚幻中尝试。吾热衷于电脑,亦颇有造化,只缺少时间,否则必成大事焉!好唱歌,生性胆小,常于空旷外引吭高歌,不敢扰民。

吾虽不才,但亦盼成大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吾不苦、不劳、不饿,如何成大器?君不见阳明之事乎?吾却不肯为碌碌之辈,此生可成功否?将失败否?

 

王英楠

吾姓王名英楠,永康人,永保安康之意。吾乃家中长女,幼时好阅读,且调皮好动。寒窗苦读十几年,曾挑灯夜读,通宵达旦,于高考定乾坤,终入浙江师范大学求学。吾之梦,成名师,为他人传道授业解惑也。

初入大学,整日困顿,迷茫不知所措。目标虽明,却不知如何就之,且本性懒惰,常常放纵自我,荒废学业,不求上进。期年后,忆起旧日和未来,忽惊醒,不愿再颓颓度日,始定心,苦读学习。

吾念,未来之日,成老师,定要从当下打基础,吾立下广远之至,且从当下付实践。

 

余玉晶202030320235

吾名余玉晶,无字,生于辛巳年。顷之已暮,年已七十余,念我终身,而云淡且好。
予生乎浙江者小乡,自幼嬉戏于野间。自七岁始受教,至于大学本科毕业,凡读十六年书。既受业,回乡里,为一师,至致仕。居职之中,吾教之语文,育之于育者,吾于时中得善地之欢心,与其学生乖谬,使受之于快乐。数十年之后,余以私积聚给所在市房,自是有一家。家有以乐为乐者,以家为乐;既养一德牧,罢吾乐而存吾家。其后三十而余未选婚者,予觉一人甚乐,故至于今,犹为孤身一人。虽时孤贫,如在数十年之乐,孤弱何也。我一生都在平中度,此时忆不以为恨。

 

古汉自传李博楚202030320110

 

《博楚傳》

 

壬午夏,有女嬰生江西。其祖某公,知人之士,善書,執絲竹,多才藝,內有絕壑,欲以孫襲衣缽,博學有書氣自華,是以名博楚。又以其先姓李,故取李博楚三字,女則我身也。

幼吾父母因行工常在外,從祖乳等在南城縣。南城處南方,為魚米之鄉,利養人,故幼而珠翠。余學路頗延。自四歲始入學門,至十余歲而成小學結,隨父母而去江西幸安,六年皆寄宿學之初。生非典,考於義理,予於高考此時錯失,綜慮擇在浙師範大學,遷機藝。大學之時,刻苦學,畢業乃成跨業業至心儀之學,而立未至,與知己共業,小有業,強身有余力,不足啖老。

且不惑,人生應景過半,歲月如梭,時光竟宛,父母漸老,不求富貴,只須康之家而已。余選重回南城,在彼土人為高師,雖稱「桃李滿天下」,亦可謂師德兼,得一二意匠。少時性開朗,愛之自由,業余時與二三人聚於一處。或讀小說與彌書,或試舞,雖學亦未嘗輟。故師本業之余,予亦時提點筆為常,常居守居學之。

至婚姻之生,吾素行單身,偶與知己相戀;而一生婚,未嘗育子。最是,父母等眾親雖有憂焦急,漫長之固,擇其敬我者。孤養一女,名曰「德悅」,冀其德茂,樂養以為人長,有能遂其求者。閑處,我乘身尚好,行尚力,常伴親與女出遊走四方,遍睹祖國江山,深致遠深邃影,結不知遠近之友。

暮年,垂老相故舊不存,骨肉流離,兒女漂泊,偶歸視。租一清麗小院,寸土許物,晨起與街閭談天說地,午小睡俄,日暮伴夕陽搖席,獨享安閑。

縱我一生,未有疾病,不遇子欲養而親不待」者悲,未有濃重的生離死別,一切從生至死,順其自然。一生雖不恨,安然放去。

 

 

 


2021大二上周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