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之阅读这本书(谈话的力量)我学会了什么Ⅱ(8~10章)

2019-05-21 10:25 作者:叶子落下了  | 我要投稿

(8)关于积极的接受批评(此时对方通常希望你倾听他的意见和想法,并认真对待)。

1.怎样解决这样的批评呢之一定不可以做的

不能逃避(视而不见,转移话题,自己走开,拒绝讨论等)

完全不予承认

找借口,给解释,并努力降低其重要性

回击

2.怎样解决这样的批评呢之正确打开方式

询问具体内容,明白对方意图,在询问时可以提出一些可能的抱怨,询问对方是否是这些问题,你的目的是互相理解,发现问题所在,之后应该问清是否还有其他问题,并注意不要带讽刺的口吻

同意对方的批评(在第1步之后要做了)

①同意对方说的事实,判断是否准确,重复对方的关键词。如果你愿意改过,就说说新的做法;如果你不愿意改,承认给对方带来不便。

②当对方批评过于宽泛时,可以接受你认同的部分,引用证据,有效支持你的意见,还要肯定自己的能力和成绩,建立自信,让对方认识到你对自己有积极的态度。

③当对方引用普遍真理时,同意并自我透露你的感受

同意对方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及自我透露

(9)关于拒绝别人的操纵

1.当别人一直试图说服你,并对你的拒绝表示谴责时可以使用破唱片法

询问具体内容

同意对方说的事实或者同意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

自我透露,并表示不愿按对方所说的去做,此时可以加上你的理由

如果对方仍坚持,就可以使用破唱片的技巧,即他说什么都表示同意但是始终用同样的话去拒绝他。最后对方会放弃。

2.如何教孩子抵制不良的诱惑

首先要孩子学会明确的说“不”,为此他需要 站直 看着你的眼睛 清晰、肯定的说

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提出类似的要求时,不管对方说了些什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的重复“不”或者“不了,谢谢”实在不行就直接走开。

(10)关于要求改变


当你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权利被侵犯时,不能徒劳的寄希望于他们自行改变自己的做法,也不要自己忍住不发泄出来,来试试下面的方法吧

1.确定谁有烦恼

你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时,你就有烦恼;别人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时,别人就有烦恼。学会分清谁有烦恼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每个人都不希望莫须有的罪名在自己头上,清楚的告诉对方“你有烦恼”,可以更容易的解决你们之间的问题

2.说明有问题的行为

尽量简明扼要客观具体的说出你的烦恼。说的太含糊,别人可能没有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提出来的时候一次最好只有一件小事,让对方不会觉得困难而退缩;提出来的最好是刚刚发生的,或不久前发生的,不要翻旧账

相对于宽泛的抱怨而言具体的事例更不会让对方反感;同时避免揣测推断对方的意图,在你试图说服别人的时候个人的推论会让你对改变的要求说服力减弱。要知道你的推论是基于你的想法,很可能与对方的想法不太一样,就算一样人家也不一定会承认,所以这种只是徒劳的行为

 当你说明你觉得烦恼的行为,要求对方就此做出改变的时候你的非语言信息可以起到非常大的辅助作用。直面对方,看着他的眼睛,深吸一口气,放松但坚决的说出来,不要让紧张减弱你的影响力

3.陈述后果

在说完谁有烦恼,是哪些行为让他觉得有烦恼,我们就可以来说说这样的行为导致的后果了。如果可以最好用积极的态度来表明后果

4.说明你的感受

最后简要的表达你对他的行为及该行为带来的后果的感受,并注意不要用粗俗的语言,不要提及对方的性格和人品,不要把你的想法和推论错当成感受

公式小结

我很不满意,你(说明行为)(指出后果)所以我觉得(描述自己的感受)

5.暂停

做完以上陈述后,可以暂停一下,让对方有时间会想你说的话,让他来提出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法。如果让对方参与进制定方案来解决问题过程来,他会比较愿意接受最终的解决办法

6.直接要求

在你采用上面的一系列方法后,大多数人会根据你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没有成功的话,你需要更加具体的表示自己的需要,即直接要求。暗示的方式会让你诉求不够明确。具体到他需要改变某一种做法而不是需要他改变个人态度和性格,更容易被接受。做出诉说时用要求的语句而不是问出问题,这样对方会更严肃的对待你的要求。最终可以通过一点点细微的改变来最终实现大的改变。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灵活处理不按照这个顺序来或者干脆跳过一些环节,效果会更好

7.重复要求

在直接要求后,如果对方还是忽视了你的要求,转移话题,或者没明白你的意思,那就要通过不断的重复直到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单纯的重复会让人厌烦,只要坚持主要的观点就可以,措辞可以灵活变化。而且在对话时可以同意对方说的事实和同意对方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当对方对你的意见很反感且生气时,可以通过积极倾听消除反面想法,让其更易接受你的要求。①交代你的要求  ②沉默  ③通过积极倾听回应对方  ④根据需要重复前面三项内容。

8.找到解决办法

在对方理解你的要求后,他可能会接受,也可能会拒绝,或提出另一种能被接受的解决方法,在交流过程中,你要牢记你的目的是希望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或者你的权利不受侵犯,所以你们的解决方案一定要能够满足这个目的,不然你的努力都白费了。一旦达成一致,通过积极倾听来强调可以让双方都有深刻统一的领会。最后可以商量一个具体的时间一起来看一下解决方案效果怎么样,这一步可以让我们看到双方认真而坚定的态度

读书笔记之阅读这本书(谈话的力量)我学会了什么Ⅱ(8~10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