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022-12-08 09:54 作者:袁史部落  | 我要投稿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背景

1.吸取经济危机 和“二战”的惨痛教训,资本主义各国有识之士深刻反思,主张建立有效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

2.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欧洲为中心  美国为中心)

美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膨胀,企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

㈠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1.美国实质目的:确立以美元为中心在世界经济中霸主地位。

2.成立时间及标志:1945年国货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3.各自宗旨区别

国货基金组织:稳定汇兑,多边支付制度;短期单款,缓解收支不平衡

世界银行:生产性(最初促进西欧各国经济恢复);长期贷款,均衡国际贸易增长(现在转相对亚非拉国家援助)

4.美元占主导的原因:⑴认缴资金制: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多少(美国认缴最多,占三分之一决定权,因此取得了支配世界银行活动的主导权)

    ⑵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二战后美国拥有的外汇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总储备的76.4%,因此美元取得了高于其他国家的货币地位。)

5.瓦解: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胀,美国霸主地位动摇,单一的货币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6.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⑴两个标志: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标志着二战后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

   ⑵消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⑶积极: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客观上起到了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促进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条件。

㈡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即后来的WTO)

1.历史背景

⑴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教训(贸易保护主义加深危机)

⑵“二战”后美国的意图: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积极倡导以占领世界市场。

2.实质:实现美国控制垄断世界市场。

3.形成:1947年,美中等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宗旨目的: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4.性质及作用: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㈢形成标志: 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

 两大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三.对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评价

⑴顺应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⑵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⑶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⑷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工具,有利于美国霸主地位的确立.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