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 | 有没有哪一瞬间觉得出国留学真的很值得?
前言:对于留学生来说,拿到offer、踏出国门的那一刻,仅仅只是留学生涯的开端。这篇文章改编自我在知乎该问题下的回答,以时间线为序列举了出国10年来的“高光时刻”。深夜写下这篇文章,翻着相册里十年来一张张的回忆,感慨万千……
作者 留德华叫兽 系美国Clemson大学数学硕士(运筹学方向)、Ph.D. candidate,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德国海德堡大学数学博士(离散优化、图像处理),读博期间前往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IBM实习半年,巴黎综合理工访问一季。现任德国某汽车集团无人驾驶部门,从事大数据和计算机视觉算法的研发。读博期间创办【运筹OR帷幄】、【DIY飞跃计划】社区并运营至今,2020.08创办【DeepMatch交友AI】社区 ,知乎|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科普自媒体创作者(近20w关注者)。

对于出国10年、留学欧美最终定居德国的我来说,不同阶段一个个这样的瞬间组成了我的这十年。
2010年,当我收到9 out of 11所美国硕博、香港俩所大学授课型硕士offer的时候,我并没有很开心,反倒感受到了沉重的负担,因为没有一个是全额奖学金,作为一个家境一般的留学生,我深深知道,拿到offer仅仅是留学生涯的起点,美国每年20w+的留学费用是我第一个需要想办法解决的问题。
当我经历了一个个作业和考试赶due熬夜复习的夜晚,俩学期后拿到半额奖学金(免学费+每月700刀),一年半后拿到全额奖学金(免学费+每月1400刀)的时候;
当我两年后不挂一科通过(数学)系里三门qualify exams,成为Ph.D.candidate的时候;

当我两年半后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得到所有答辩委员会高度称赞的时候,他们的评价:“This is way more than a master thesis, but 1/3 of a Ph.D. thesis.”

当我三年后因为导师的原因跳槽德国,拿到欧盟玛丽居里、德国全职合同的时候,每月税前3000多欧元、三年后转为大学固原合同(每月税前4200+欧元)我从一个学生“跃升”成为德国白领,享受每年30天带薪年假及一切相关福利;

当我来到德国不久、便遇到Miss Right以及俩年多以后、在法兰克福大使馆领证的时候;

因为欧盟玛丽居里项目,公费访问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及IBM Cplex半年“吃喝玩乐”的时候;

当我利用6年多欧美留学读博的经历和人脉,创办起【运筹OR帷幄】和【DIY飞跃计划】俩大社区的时候;
当来德三年后组建起三口之家的小家庭,并且因为自己的博士合同及德国完善的医保制度、育儿政策,衣食无忧的时候;

当我出国7年多,终于拿到德国数学博士学位的时候;

我的留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却又是出国工作生涯的开端。
博士答辩完的第二天,我便参加了一家大厂的面试,一周后,当我收到该大厂无人驾驶研发岗offer的时候;
工作半年后,拿到德国永久居留(绿卡)的时候;
工作一年多,当我几乎零首付在法兰克福购入第一套三室一厅房产的时候;
目前在德国大厂工作快三年了,当我工作压力(一点)不大,副业继续自己的自媒体(同名知乎、B站、公众号),以及与全球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共同运营三个社区( 【运筹OR帷幄】、【DIY飞跃计划】和【DeepMatch】)的时候;
特别是去年疫情在家办公的一年以来,更是又做起了视频Up主 和自己的(同名)公众号

以上出国十年的点滴,几乎都记录在这俩个视频中了


未完待续。。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