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个坑害数百万设计小白的“陷阱”,究竟还要霍霍多少萌新?

2021-03-02 16:25 作者:杰视帮设计  | 我要投稿

PS、AI迭代更新,装载了越来越多的功能;C4D、Zbrush异军突起,便捷的三维建模逐渐普及。

抠图、上色、美颜、建模、渲染...越来越趋近于傻瓜式的智能化功能,仿佛是次时代的科技产物对前人手绘练习数十载的嘲笑。

于是,有人说:“现在做设计的,哪需要什么手绘技术,认识软件就够了!”


文字在这种时候或许有些苍白无力,不妨直接上图,给大家介绍一位把铅笔画画到极致的小哥。


日本小哥大森浩平,一个把超写实铅笔画发挥到极致的人。

不用PS,不用C4D,他的武器很简单,一盒铅笔。

对我们而言,铅笔或许只在上课时走神涂鸦时会用到,对于科班生也仅限于静物素描的水平。

但对于这位小哥,铅笔是他绘画的唯一工具。

不管看多少次,也不敢相信这个螺丝是平面的,这位小哥竟然把视觉聚焦的虚实效果都还原了。

当然,如此超写实的效果也不是信手拈来,这幅作品绘制时长超过了240小时!

外形勾勒,材质表现,光影强化,就连螺丝上一点点的凹凸都深度还原!要体现出最真实的画面,就得深耕每一个小细节。

我比较好奇这样一颗螺丝得耗多少根铅笔...

再来感受一下这位小哥画的汽车。

这金属质感,我拿PS叠材质都比不过他。

还有手表、巧克力、啤酒罐,这以假乱真的水准,感觉我和他之间差了10个秋水


除了静物写实,人像绘制也是一把好手~

人物的装扮、动作、神态,甚至连皮肤的弹性都还原出来了。

更妙的是,对水的绘制一直是绘画的痛点,在PS上都很难体现的元素,却被他用铅笔表现得淋漓尽致

皮肤上的细纹都被还原了,除了技术夸张,这观察力也是相当离谱了。

惊叹之余,或许有朋友会说:这种东西看看就好,实际工作中谁给你300个小时画幅黑白稿?

是这个道理,但我想说的是,练习手绘、练习素描,不是说完全为了手上功夫,更重要的是对观察力的培养。

优秀的观察力不论是在临摹或创作上都有极佳的辅佐作用,雨天路面的反射形式、大气透视下的光影虚实,以及你可能都未注意过的桌布褶皱样式,旗帜迎风飘动的状态...想要还原物质本身的状态,优秀的观察力不可或缺

不夸张地讲,优秀的观察力是成为一个顶尖设计师必备的能力。

所以,不论头发淋湿的细节、金属反光的强弱,还是远近虚实的原理、水流半透明的质感...都不是说随便看一眼就能磨出来的。

包括如何画光画影可以让平面作品表现出3D的效果,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速成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电商班坚持P4D纯手工打造页面场景,只有亲自上手尝试过草图绘制,参透了物体的明暗关系,明白了光影的表现形式,才可能去进阶地尝试场景搭建和光影写实。

就像弹钢琴一样,为了装X靠背谱学一首曲子也不是不行,但换首曲子马上就歇菜了。况且,在内行人听来,速成的曲子也只是毫无感情地敲琴键。

有临摹过我们发到站酷上的作品的朋友或许能理解,缺了那么点素描基础和光影知识体系,临摹出来的作品就是差了那么点味儿。

更别说完全依赖C4D强大的建模和渲染功能做出来的作品了。

往往,仅靠物理引擎打造的真实光影很难造就一副优秀的作品;充满人情味儿的合理光影强化才是一张优秀海报的精髓所在。

即使没有办法练到这位小哥这样优秀,但周期性和长期性的素描训练是每一个想突破自我的设计师的必备修行。

流水的设计软件,铁打的美术功底。或许,靠着最新的软件插件还能做出效果尚可的作品:

但要想在设计这条路上走得更高更远,扎实的平面美术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或许你现在可以依赖软件苟活,但等你想突破自己达到更高水平时,曾经引以为荣走捷径而抛弃的美术基础,还是得花费加倍时间补回来,或许那时候,你已经快30了。


长久成功唯一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



这个坑害数百万设计小白的“陷阱”,究竟还要霍霍多少萌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