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给解放军的建设带来什么启示?
我们知道,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给了我们进行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极大的启发,也引发了我们一些思考。
首先是俄罗斯军队的组织结构问题,我们大家知道俄军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军队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大混乱,当时由于财政问题,军费得不到保证,很多部队的官兵把枪支弹药拿出去卖了,幸亏是俄罗斯的核武器没有出问题。所以当时前世界在军火市场上,你想买俄罗斯的,买苏联的武器,什么都有,坦克大炮都有。
俄军在苏联解体以后进行了重组,俄罗斯军队进行了很多的改革,首先就是组织结构上,经过几轮的重组,他们认为:师这一级砍掉组建旅,每一个旅下面组建几个合成战术营,如果这样的话,减少指挥层次,增加信息化的程度,增加机械化的程度,认为这是符合现代军事改革的发展趋势。
那现在在乌克兰战场上证明俄军的这一个改革的大方向虽然没错,但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具体措施上有漏洞,它的合成战术营车辆太多,装备太多,但后勤保障这一部分没有跟上油料弹药的供应补给,尤其是远距离在实行军事行动的时候,后勤供应跟不上,这在乌克兰战场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那现在俄军也在进一步的调整,有一部分恢复师编制,另外一个就是增加保障力量,不再一味的强调钢铁洪流。
实际上,我们看到在乌克兰战场上,俄军的很多先进装备,有一些是俄罗斯的新兵,去了以后没经验,一出现问题人跑了,结果完整无缺的装备就让乌军拿走了,特别是有一款俄军的非常先进的电子战装备,让乌军给缴获了,这个就导致俄军损失惨重。
我们知道电子战武器系统一通百通,一破百破,如果说像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那样,武器是军人的第二生命,那一定会在撤退的途中把它破坏掉。美军当年派直升机去抓捕本拉登的那一次行动,从巴基斯坦出动的两架特制的武装直升机,是消音的,结果其中一架降落到本拉登住的小院上时候,尾梁不小心搁在围墙上就折弹了,但最后巴基斯坦的军队第二天早上发现情况就到现场去找,想找一块比较大一点的有用材料,你都找不着砸的粉碎,也就是他在撤退之前把它全部破坏掉了。
我们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第二次战役,我们的 38军的113师通过一昼夜的穿插在三首里把美军全部挡住了。美军几万人挤在 20多公里长的一个山谷里面,后面志愿军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了,美军一看完了,几万人就放弃所有的重装备,抄小路从山间小路上跑了。
那这个时候我们志愿军可高兴坏了,一看这几十公里长的山谷里面全是美军的汽车,坦克,装甲车,很多装备的都是全新的,高兴坏了半个小时以后,美军的空军就出动,所有的装备全摧毁了,这是我们自己第一次发现大兵团出国作战,加上步枪仓库在前方,那是不行的。
现代战争必须有成建制的后勤供应保障体系,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打的就是钢铁,就是这个原因。我军的后勤系统两次有比较大的进步,一次就是抗美援朝结束以后,回来后就发现了战士身上穿着棉衣。长津湖战役是我们建军以来受损失最大的一次,因为衣服服装保障不力而导致的冻伤,冻亡了 7000多人,冻伤4万多人,是我建军以来最大的一次损失,就是跟后勤供应保障不力有关系。
俄军的后勤保障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在乌克兰战场上,特别是在转入到第二阶段,也就是乌克兰军队进行大反攻很成功地也是去年 8月份到9月份的时候,把俄军打得节节败退。
什么原因?就是在北约的支持下,乌克兰对俄军的后勤供应的这些加油站仓库、粮弹仓库进行了突击,最后俄军供应保障接机不上,乌军收复了 8000多平方公里的被占领土,这个跟俄军的后勤供应保障有直接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