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都是煮熟的鸡蛋,为啥有的粘壳 有的却很轻松剥开

2023-11-02 17:14 作者:透明雨y  | 我要投稿



鸡蛋营养丰富价格便宜,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尤其是趁热吃味道更美,但有没有发现,刚煮熟的鸡蛋取出来时,如果匆忙地剥壳,很可能会蛋壳与内部蛋白一起剥离,看起来就像是蛋白黏附在了蛋壳上,这样就考验我们的耐心了。




通常较为新鲜的鸡蛋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这与蛋白的性质密切相关,蛋白的酸度是影响蛋白与壳膜附着力的主要因素。据测定鸡刚生下的新鲜鸡蛋PH值在7左右,这时的内膜与蛋清的附着力最大,所以煮熟后最不容易剥壳。



鸡蛋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随着代谢的积累,蛋白的pH值就会逐渐升高,使蛋白与内膜的附着力逐渐减小。当pH值达到8.8左右时,蛋白与膜之间的连接较为松弛,这时煮的鸡蛋最容易剥壳。




在气候寒冷的冬天,大约存放7-10天;炎热的夏天只需1-2天,蛋白的pH值便达8.8左右。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鸡蛋老化,蛋壳表面部分的碳氧化物会由微小的气孔流失,鸡蛋的湿度会随着流失,使鸡蛋内部底层的气室变大。




当气室扩大,而鸡蛋内的内容物缩小,壳就变得比较好剥了,所以将刚下的鸡蛋放置几天,再煮熟食用就比较容易剥了。吃煮鸡蛋很多人用凉水冲泡一下,皮就很好剥了,这是利用冷缩热涨的原理。



当鸡蛋被浸入冷水中时,由于物体的热胀冷缩,鸡蛋会迅速收缩,与蛋壳相比,柔软的蛋白更容易收缩,或者说蛋白的收缩速度更快,蛋白会分离出蛋壳。这使得剥离鸡蛋变得更加容易,并且剥离出的蛋白保持完好无损,形状圆润光滑。




自然冷却的鸡蛋难以剥壳,在于它们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冷却过程,这导致蛋白和蛋壳的收缩速度和程度相近,无法使它们分离,剥壳也就困难。





通常我们打开鸡蛋的一端时,会发现里面有一个小空腔。这是因为新鲜鸡蛋在被产出后,由于环境温度下降,内部收缩,外界空气通过蛋壳上的微小气孔进入内部,导致内外壳膜分离,在一端形成了一个微小的气室。




随着时间的推移,蛋内的水分不断蒸发,气室会逐渐扩大,这也是为什么有时我们吃的煮鸡蛋两端看起来饱满,有时会有一个小凹陷的原因。




如果我们购买了已经煮熟的鸡蛋,可以通过轻轻敲击鸡蛋壳并将其碎裂,然后将鸡蛋放在桌面上滚动几圈,使蛋壳变得松动。接着可以从鸡蛋较大的一端开始剥离,这样就能将蛋白和蛋壳分离开了。







都是煮熟的鸡蛋,为啥有的粘壳 有的却很轻松剥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