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一个比爱情悲剧更忧伤的悲剧

1、骗嫁
她没有名字,不知道什么出身,只因为生得美貌,便嫁入了东京城里的王招宣府,成为“小夫人”。刚开始时小夫人很得宠,可不久就因为一句话没说好,让王招宣很生气,当即放出话去,只要对方还算体面,便情愿给她陪嫁,将她嫁给别人。
媒人很能干,很快就说好了亲事。小夫人穿上干红销金大绣团花的美丽嫁衣,带着她的丰厚嫁妆嫁给了城里开线铺的张员外。然而,等到她揭开红盖头时,却看到眼前这张员外竟是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她的眼泪立刻就流了下来。
当初媒人说,这张员外不过四十岁,谁知道竟然一下子瞒了二十多岁,想着以后岁月漫漫,自己将日日陪伴这将入土的老翁,真是辜负了青春美貌,辜负了春花秋月啊!
然而,她不过是一个寻常女子,并没有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利。从王招宣府到张家绒线铺,她只能嫁鸡随鸡,过一天天乏味的日子。
这一天,张员外说要外出几天,小夫人一个人无聊,便带着侍女来到张家的绒线铺闲看,认识了张员外雇用的两个管事人。
一个主管叫李庆,五十多岁了;另一个叫张胜,不过三十几岁,看起来十分老实本分。小夫人很客气地跟他们聊了几句家常,然后让侍女给每个人都赏了钱,二人拜谢而去。
2、倾情
张员外名叫张士廉,已经年过六十,多年开绒线铺,积攒了十万家产。这年老伴去世,忽然觉得自己连个儿女都没有,这些家产又有何用呢?旁边的两位主管听到,便对他说,你何不再娶一房娘子呢?或者可以生下一儿半女呢。
张员外一听很高兴,便请来媒人,要说亲。他要求很苛刻,要年轻貌美,出身好,还要有陪嫁——如此年纪、这么高的条件,还真是不好找啊!不过说巧不巧,偏偏遇到了王招宣府的这位小夫人,并且人家主人还挺有情义,愿意给她嫁妆。媒人为了挣张员外的谢媒钱,便哄骗了小夫人。

李主管和张主管都在张员外的铺子里做了十多年,互相知根知底,二人一替一天在铺子里值夜。这天晚上,轮到张胜张主管,他刚要准备安歇,忽然听到有人敲门。打开一看,竟然是个年轻女子,不觉大惊。
女子对张胜说,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是小夫人的侍女,是她派我来的。今天上午,小夫人赏了你和李主管钱,赏给你的是金子,赏给李主管的是银子……小夫人喜欢你,让我把这包东西带给你——衣服给你娘穿,银子你留着过日子。
说着,侍女拿出一包衣服和五十两银子放下后便离开了,留下张胜面对这天上掉下来的财物,惶恐了一夜,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天,张胜回家,将衣服和银子都交给母亲。张母道,这小夫人看起来对你有意思,但你千万不能招惹,你以后不要再去绒线铺了。
张胜很听母亲的话,便也不说辞职,也不去上班了。
张员外奇怪啊,便让人来找张胜。张母就说儿子感冒了,再来便说又严重了,三四次来叫,就说身体没好……李主管对张员外说,这是明显的找到更好去处,不想来了,张员外也就不再找他。小夫人总也见不到张胜,不知怎么回事,内心却是越发地思念。
3、夜奔
张胜不再去绒线铺上班,只能在家里和母亲坐吃山空。这一日到了元宵佳节,东京城里有着盛大的灯会,张胜便禀明母亲,出去看灯。
街上人山人海,尤其是灯火最辉煌的端门附近,根本挤不进去,他便来到王招宣府看灯。回来路上路过张员外家,意外发现,往年同样灯火灿烂的宅院,竟然只有一盏暗淡的小灯,苍凉地映照着门上的一个告示,他上前去看,一行字没看完,便有看守的人大声呵斥,他吓得赶紧跑开。

刚走到路口,便听身后有人喊他“张主管”,原来是个酒保,他说店里有人在等张胜。张胜跟着酒保进入酒店的一个阁子里,却看到一个头发蓬松、衣衫也不怎么整齐的女子,她转过头来,正是小夫人。
张胜问小夫人,你怎么在这里?张员外家又是出了什么事?
小夫人请张胜坐下,对他说,我的命真是太糟糕了,被媒人所骗,嫁给了年迈的张员外。这张员外因为制造假银子,被抓走了,所有家产全部被封。我现在只剩下孤身一人来投奔你。请你收留我几天,可好?
张胜一听,当即拒绝道,使不得!首先我母亲管教甚严,不会同意的。其次,你一个年轻女子来到我家,这个,瓜田李下,实在太不方便了。
小夫人却是答非所问,说道,你是不是担心我将来住的时间久了,花费太多?我给你看样东西。
说着,小夫人拿出一串一百零八颗数珠,颗颗都大如豆子、光彩灿烂。如此明珠晃得张胜眼睛一亮,情不自禁喝彩道,这真是宝贝啊!
小夫人说,我本有很多钱财,可惜都被官府没收了,只有这件宝贝随身携带。你若是肯收留我,我们就将这些珠子逐个变卖,可以过上舒服的日子。
张胜不再拒绝,当即点头同意。不过他是孝顺儿子,说你得等我跟母亲说了,她同意你才能进门。
金钱是有魔力的,面对明珠,瓜田李下不再成为问题,母亲不同意也可以商量——张胜能坚定拒绝美女,却拒绝不了财富。
来到张家,张母对小夫人说,夫人暂住数日不妨,只怕家寒怠慢,你若是想到还有别的亲戚,到时候再去投奔。

小夫人也不说话,直接从怀里取出明珠递给张母,张母看到灯光下莹莹闪亮的珠子,当即不再言语,将小夫人收留下来。
小夫人便在张胜家住了下来,按照小夫人的建议,张胜开始变卖宝珠,也开了一个绒线铺,生意很是不错。周围人们不便再称他做“张主管”,而叫他“小张员外”,以此区别从前开绒线铺的那位“老张员外”。
小夫人爱慕张胜,总是找各种借口接近张胜,向他示爱。无奈张胜不知道是不喜欢小夫人,还是怕惹麻烦,始终都“心坚似铁”,丝毫不为所动,让满怀深情的小夫人很是失望。
4、鬼魅
光阴似箭,这一天到了清明时节。小张员外出去游玩,回来路上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他“张主管!”
张胜很是惊讶,这段日子大家都叫他小张员外,张主管早就没人叫了,这是谁呢?回头一看,却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旧主人张士廉张员外。张胜顿时大惊,连忙请到旁边的酒店里,问张员外如何到这般地步。
原来王招宣府丢了贵重一百零八颗数珠,找遍全府也没找到,派人来张家搜查小夫人,又将张员外抓进官府拷打。这时小夫人走进房间自己上吊身亡,官府却也没找到宝珠,只好放了张员外。张员外无家可归,只能流落街头。
张胜听了,内心有惊涛骇浪,表面却不敢有丝毫表示,只是劝慰了一番张员外,并告诉了他自己现在也开绒线铺呢。张胜回到家,对小妇人说了见到张员外的一番话,然后哀求道,请你饶了我的性命吧。
小夫人却一点不惊慌,她说,你看我衣裳有缝,一声高似一声,哪有什么问题?一定是那张老头知道我在你这里,故意这么说的,好让你赶我走。
张胜听了,觉得小夫人说得也有道理,不知道该信谁,便将这件事放下了。
又过了数日,张胜正在铺子里,忽然大张员外来了,他当即有了主意,让侍女去请小夫人出来说话,想看看他俩见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而侍女找遍屋院,也不见小夫人,只有一百多颗减剩的宝珠留在床上。张胜这才知道,原来这小夫人竟然真是个鬼。他与张员外拿着数珠来到王招宣府,讲了前因后果,并表示愿意用钱抵偿卖了的宝珠。

王招宣也挺讲理,他赦免了张员外的罪,也将家产都还给了他。张员外继续开绒线铺,想起小夫人,不觉也是唏嘘,便请了道士为之做法,追荐小夫人。
至于张胜呢?他什么都没做。
他大概是深恨小夫人,带给他一场危险的邂逅,让他差点惹上官司。当然他也深深佩服自己,竟然在美色面前岿然不动,才没有受到牵连,真是侥幸啊侥幸……
5、绝望
这是《警世通言》中的“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一半是“金瓶梅”中的故事,另一半是《水浒传》中的传奇。
“小夫人”来自《金瓶梅》。潘金莲从小被卖入“王招宣府”,在那里学会了吹拉弹唱,后来成为“张大户”的侍女,然后才被嫁给武大郎;李瓶儿原是大名府梁中书的妾,因为大名府被水浒英雄攻陷,她带着众多财物逃出来,其中最值钱的就是“一百颗西洋大珠”。她嫁给了花子虚,住在西门庆的隔壁。她很看不上花子虚,对西门庆却是一见钟情,二人一拍即合。后来花子虚病死,李瓶儿成为西门庆最宠爱的妾。

这小夫人,不仅综合了潘金莲和李瓶儿两个人的经历,亦有着同样蓬勃的欲望和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她看上了年轻忠厚的张主管,便毫不犹豫地表白心事,也和潘金莲和李瓶儿毫无二致。
无奈这位张胜张主管却不是西门庆,他是从《水浒传》中走来的。他谨小慎微,对美女有着极强的克制力和免疫力,竟是如梁山好汉一般,坐怀不乱。相比之下,还是那一百零八颗珠子对他的吸引力更大,他最终也是因为这些珠子才留下了小夫人。
可叹命运多舛的小夫人,她的生活天地太过狭窄了,除了这个刻板无趣的张主管之外,她竟再也遇不到其他年貌相当的男子。她只能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的深情给予这个根本不爱她的男人,误以为那是爱情,便是做了鬼也要追随纠缠。当最终无可隐瞒之时,还留下了所有的明珠,只希望不会给他带来更多伤害……只是,她的鬼魂再也不会来找张胜了,她真的绝望了。
从《金瓶梅》中走出来的女子,如果遇不到同类,原来,那是另一种比爱情悲剧更加忧伤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