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愿你我不要成为历史的炮灰,读《法治的细节》

2021-12-22 19:54 作者:LSmiler  | 我要投稿

愿你我不要成为历史的炮灰

【1】《论语》与《理想国》

在我的印象中,给东西方世界的政治理念定下基调的两本著作,分别是《论语》与《理想国》。不过,如果我们深入读完这两本书,会注意到实现书中理念的前提是【承平之世】,倘若是乱世,大家抢地盘时比拼的是谁的拳头更大更硬,谁更懂得用权术。

如果世道的准则是“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那这两本书所推崇的,那真的只是“理想”。

其实孔子和柏拉图都没能在自己的时代完成自己的理想。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长达14年,成效甚微。不管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还是奉行“礼、仁、信、义”的小康社会主张,即使放在今天看,要实现也是任重而道远。

《管子·牧民》中曾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比之下,我觉得孔子算是理想主义者,而管仲算是现实主义者。管仲很早就注意到,要想对民众进行精神文明教育,首先要夯实物质基础。齐国作为当时的泱泱大国,从上到下哪里离得开钱?

管仲可谓是搞经济的能手,在桑弘羊之前就已经提出的“盐铁专营”,还有著名的“相地而衰征”,对了,据说最早的【官妓】体制就是他设计的——核心,就是为了筹钱。孔子的那些经济主张都是“听上去很美”,无法落实,搁在哪个时代都不行。

至于柏拉图,他的《理想国》固然是一部鸿篇巨著。但他设计的“完美之国”依旧是建立在所有国民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高超的智慧以及极高的道德涵养之上。柏拉图所忽略的,是人性中的恶与懒,后来的宗教理念中将人性之恶总结成“七宗罪”——事实上,根本不止7种。

柏拉图固然不可能以奴隶的身份去自下而上的思考政治,但他的认知必然会因自己在【叙拉古】的悲惨遭遇而刷新。柏拉图带着丰满的理想三次前往【叙拉古】试图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但骨感的现实让他屡遭挫折,甚至被囚禁和被驱逐——还是柏拉图曾经的学生用重金赎回了他的自由。

这使得柏拉图后来写出了著名的《政治家篇》,首次明确论述了法律的作用并以法律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

他认为,真政治家(哲学王)无需用法律统治,但现实中真政治家极为罕见,即使有真政治家,法律也还有一定的作用。因为政治不仅是一种艺术,亦是一门科学。法律对于政治家,犹如教练和医生的训练方案和处方一样,法律虽然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却是必要的。

法律是什么呢?我想,就是公民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

规则,英文是【rule】,而统治者【ruler】,就是“制定法律(规则)的人”。在西方文明中,某个人研究法律,或者说读法律就意味着有意向或者有高概率从政——只有了解规则,才知道如何利用规则去重新设置规则。

但是,法律(规则)这种东西是属于看不到摸不着的,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就很容易让人产生【敬畏感】和【无力感】。

首先是【敬畏感】。《左传》中有一句“刑不可知,威不可测”。意为法律如果不公布的话,它的威力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可能大家不太好理解,但这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比如:最终解释权归XX所有;图片仅供参考,内容以实物为准。

简言之,就是【话语权】!

至于【无力感】,颇为常见的就是“法外开恩”、“执法不严”、“王子犯法与庶民不同罪”

到了电气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不少人还会对能耗转化比较低的看起来笨重的【蒸汽机车】充满好感?核心原因是,我们能从蒸汽机车喷出的烟雾中、铁杆带动的巨大车轮上、铁轨被重物碾压产生的震动感中【实实在在】体会到一种【力量感】

法律是权力的一种体现,但真正的强权有时会凌驾于法律之上——权力是永恒的,但拥有权力的人不是永恒的,法律也是如此

【2】《论法的精神》

柏拉图与孔子的政治主张过于理想化,虽然在不同程度上都意识到【规则】(法律)的重要性,但系统阐述一套极具可操作性的理论,自然是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全书共6卷31章,近60万字。影响深远的自然就是在前人思想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的“三权分立”主张。

“三权分立”构筑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可以相互制衡

如果你觉得这不算伟大,那么,这可能意味着你会忽略掉一个细节,就是古往今来,【NO.1】所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制衡各方力量。不少皇帝培植阉党的目的就是为了牵制文官集团或者打击后党,只有朝中的各派势力保持稳定,才有利于皇权稳定。

这就是【稳定压倒一切】。

法律(规则)所设计的惩罚体制,也是为了保证一种【稳定】。但这种稳定性注定是牺牲掉一部分人的利益,从而换取另一部分人的接受这个基础上

这时,我们似乎就能理解为何有法律的“相对公平”与“绝对公平”的争议。

法律的设计都是滞后于现实,很少出现超前设计规则的情况。对于那些钻了法律空子从而影响他人权益的作恶者,他们受到的惩罚可能远远低于受害人【认为】应受到的惩罚——因为没有相对应的规则(法律)。

同时,国家统治机器的完善,使得以前的【私刑】难以实施——比如说汉代,强调以孝治天下,如果子女为父母报仇雪恨而杀仇人(仇人曾伤害父母),子女作为凶手是不会被要求“杀人者偿命”,反而会被认为“孝顺”。

这事儿放在今天,倘若父母被歹徒恶意杀害,子女为父母报仇数年后杀了一直逍遥法外的歹徒,子女大抵也是要判死刑的

歹徒恶意杀人,该死。但现行制度下,实施死刑的主体只能是公权力。但公权力是否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它永远都是一个问题

【3】强权才是真理吗?

正如开头我们提到的,古往今来,谁的拳头硬,谁就拥有话语权。拳头,自然是指权力、实力。或者以本文的角度看,就是制定法律、解释法律、修改法律、逾越法律的权力

正如每个时代有各种明暗交织的“皇权不下县”一样,我们依旧可以在今天瞧见各种凌驾于法律或者于法律之外的奇奇怪怪的事儿。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描述这一切,姑且借用【强权才是真理】这句话。

法律制定得再完善,公权力施行起来不能一碗水端平,“法治”依旧还是“人治”。换个角度说,所谓的“理性”其实都有局限性。

我们每个普通人能做的,其实是知道那些法律是怎样的,以及真正遇到难题要怎么使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而不是遇到事儿只能做一只待宰的羔羊。

而之前提及的“愿你我不要成为历史的炮灰”,指的是尽可能强大自己,体力也好,智力也罢,财富也行,地位也可以,总之,一定强大到可以让自己的周身形成一道护城河,尽可能抵御各种潜滋暗长的不确定(或者说麻烦)。

这样,我们或许才能平心静气地“没事儿不惹事、遇事不怕事儿”过好每一天。

【4】《法治的细节》阅读指北

读完这本《法治的细节》,我必须摸着良心说,这本书所涉及的对部分案例的【法理】的讨论其实对不少读者而言没啥实用价值(即并非工具书那样拥有实操性,毕竟探讨的都是法理——注意这个概念),同时,由于《法治的细节》是一本随笔集,这就意味着它并非一本关于【法治】的逻辑严谨、环环相扣的(人文类)科普书籍。

考虑到随笔集往往是作者在某个时刻灵感迸发的作品,而并非反复遣词造句的思想精华。这就意味着随笔集适合不带压力的阅读,通过书中的观点引发自己的思考——前文絮絮叨叨的一大堆,也都是我读完本书后的一些感慨。

同时,《法治的细节》中盘点了近年来的不少热点案件,罗翔还以自己的人文角度探讨了案件背后的公平正义等普世道德观。不过,读完这部分内容后,我却越发有一种无力感,这个世界上的黑暗有太多,我知道这些,又能改变什么?

非顶层设计者,即使我能纵观天下,也不过只剩惆怅。

如果读者是希望从书本中找到某些问题的【答案】,我想,你多半会失望的。

我读《法治的细节》与读《民&*主的细节》(刘瑜的那本)时的感受极为相似,当学者去讨论权力的分配与制衡、法律的设计与施行等社会问题时,往往没办法去讨论到最底层的问题——事实上,我倒是越发能理解“道可道、非常道”的内涵。

世界上有些问题的处理思路可以很简单,比如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如果我们试图给【something】披上人文情怀的外衣,再去观察,就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图景,甚至会引发各种意义上的【认知】混乱——最典型的恐怕要数【死刑】的废止与保留。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充斥着一种“矛盾”,宛如“没有绝对只有相对”这个概念,本身算【绝对】吗?

若回归到【法治】这个维度,就必须意识到法律条文足够明细,也要保证执法层面冷酷无情,这样才能让【法治】不是一种形式主义。就在不久前,还有新闻爆出某地检方公然索贿——我想,这恐怕只是被爆出的,没被报道的又有多少?

鉴于本文涉及到的内容偏敏感,部分表述已经删改,其他内容就不延展了。

如果读者是罗翔老师的铁杆粉丝,那么,《法治的细节》的确是一本值得买来一看的书。如果只是因为作者的名声在外,慕名寻书,想看深一点的,我建议去看同样是果麦出的罗翔的前几本关于刑法学的书,想看浅一点的,这本书与《圆圈正义》都不错。

最后,我想到的是王阳明心学中的核心——知行合一。

如果觉得内容比较有趣,你还可以通过这些传送门邂逅更多诱惑哟:     

【1】尚书堂——关于书的品鉴报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闲扯儿——陪你聊聊番剧和手游的那些事儿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坏3圣痕故事——游戏里也有历史与文艺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坏3圣痕故事(视频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为你读诗(视频)——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种花式闲扯儿——总有一款能讨你欢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


愿你我不要成为历史的炮灰,读《法治的细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