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龙刚获选连任就遭“下马威”,法国的撕裂不可避免

2022-04-26 18:41 作者:火星方阵  | 我要投稿



文/阙兴明

法国近日选情胶着,引发全球舆论关注,如今终于靴子落地,马克龙成功获选连任。可问题是,这位欧洲的“小马哥”刚要为此打开香槟进行庆祝,就连遭两大下马威。

据环球时报4月25日报道称,24日稍晚时候,法国大选结果被公布,现任总统、共和国前进党候选人马克龙得票率为58.2%,战胜对手勒庞而赢得了大选。就在当晚,法国巴黎、里昂、马赛等多个大城市街头立即发生暴乱,示威者公然与警方发生冲突,警方则进行强行镇压,乱成一片。据媒体传出的视频显示,示威人群中有反对马克龙的,也有反对勒庞的。

马克龙成功赢得了连任,因避免政权交接而为法国带来了社会稳定,这是一件令大多数法国民众都值得可喜可贺的大事,却不料一些法国人立马表示不干了,以暴力方式来反对马克龙上台。这种乱像无疑表明,在法国,支持马克龙的人固然有很多,但反对者也不少,并且反对者的态度和立场极为坚定,一个个都很轴似的。最后,两派民众水火不相容,情绪难以遏制,一场示威活动便由此而被引爆。

此次骚乱,充分显现出了当今法国社会的一个弊病,就是社会矛盾对立并且日益激化,难以调和。根据近期法国的选情可以分析出,法国社会撕裂的焦点应该聚集在两方面:一个是对待俄罗斯的立场,另一个是法国在欧盟、北约这两大联盟中的地位。而这两方面的问题,正是勒庞此前支持率得以快速提升的真实原因。

任何一个国家的老百姓都非常现实,法国也是一样。法国人固然长期受西方意识形态熏陶,有一定反俄的思想基础,但人毕竟更在乎的是柴米油盐,在乎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而不是整天靠谈论政治来活着。俄罗斯是能源、粮食大国,欧洲对俄依赖度很高。自俄乌开战之后,在美国的忽悠和胁迫下,欧洲除极少数国家之外,基本都加入制裁俄罗斯的行列,引火烧身也在所不惜。

事实证明,对俄制裁其实就等同于对欧洲自身的制裁。俄乌冲突以来,石油、小麦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就一直在高位徘徊,甚至是几倍、十几倍的上涨。如今面临油价粮价大涨,还能忍受吗?马克龙固然也不想跟着美国对付俄罗斯,却又在对俄制裁的问题上身不由己,当然令许多法国人不满,同时对主张欧洲应当接纳俄罗斯的勒庞心存幻想。

同样的道理,支持乌克兰,让这场战争无休止地延续下去,还会产生几百万难民,对法国和欧洲也是巨大的冲击。难民潮的苦头,法国人真是吃够了,福利水平被一再拉低,工作岗位被抢走,难民里面各不相同的民族、种族、教派引发无穷无尽的社会治理问题,都让法国民众苦不堪言。难怪有大量法国人真心拥护勒庞的政治主张,同时对马克龙的连任心生不满。

在法国对欧盟、对北约的政策上,许多法国人认为,欧盟只是法国拖的一个油瓶。至于北约,则以美国为“带头大哥”,只会挟持着法国不断走上跟俄罗斯对抗的危险道路,还一有机会就挖法国的墙角。去年法国的军售大单不止一次被抢走,越发令法国人不满。勒庞让法国退出欧盟和北约的主张,在法国很有市场。

除了城市暴乱而外,对马克龙的另一个下马威来自于法国政坛,仍然是勒庞为首的的政治派别。也是在大选尘埃落定之后,勒庞公开放话,她此次获得超过40%的得票率表明,这仍是一个“荣耀的胜利”,今年6月份法国议会选举,极右翼势力必将获得“一个优异的位置”。勒庞信心满满地指出,马克龙虽然成功连任,但“游戏还没有结束”。

如果在议会选举中,勒庞领导的极右翼势力赢得胜利,把控议会之后,势必会对马克龙的执政戴上一个桎梏,很难做到政令通达,会让马克龙近乎于成为一个“跛脚鸭”总统。总统府与议会之间的对立,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社会撕裂的一个表象。

法国的社会撕裂不可避免,马克龙虽然如愿获选连任,只是将来在执政时恐怕会举步维艰。法国到底要不要对付俄罗斯,要不要继续呆在欧盟,要不要退出北约?法国政坛和民众可能都会形成两大阵营,“黄马褂运动”之类“美丽的风景线”可能会频频上演。


马克龙刚获选连任就遭“下马威”,法国的撕裂不可避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