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法治题材电视剧创作–山东济南上山传媒

2020-05-19 14:50 作者:上山大观  | 我要投稿

强化精品意识 创新艺术表达,法治题材电视剧创作大有可为

山东济南上山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上山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服务产业涵盖影视剧拍摄制作,广告片拍摄制作、宣传片拍摄制作、形象片拍摄制作、纪录片拍摄制作、微电影拍摄制作、山东济南动画制作、平面设计、形象整合,艺术节承办,网络直播,短视频拍摄制作,企事业单位专题片拍摄制作,沙画制作,无人机航拍测绘,VR+航拍等多个领域。上山传媒以山东总部为依托创立了上山(山东)影视制作中心、上山(北京)数字工作室、上山(河北)音频制作中心、上山(东平影视基地)分公司四大分支机构。至今创作及发行的优秀影视作品100余部,服务客户100余家。

创作要活跃更要出精品

法治剧大的层面属于行业剧,但相对其他类型作品,政治性、程序性、专业性要求较高,创作难度相对更大。它要求创作者不仅要深入了解我国现行政治制度,而且要熟悉掌握基本法律规定和实际应用,对司法体制和社情民意有比较深刻的洞察,同时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创作技巧。司法领域这座影视创作的富矿,尚待进一步开垦和挖掘。创作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法治精品剧,需要广大电视剧创作者作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也应当看到,虽然法治剧进入创作活跃期,但离时代需要的、观众期待的精品剧还有不小差距,一些作品存在不足:有的内容不符合现行司法程序,有的案情故事较为庸俗,有的片面强调司法专业性,作品艺术质量不高等。还有一个突出问题需要重视。个别剧作出现权大于法而法无能的桥段,这样会对观众有严重误导,违背了创作法治剧普及法律知识、进行法治教育、传递法治价值的初衷。

通过法治故事传达法治理念

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其生长土壤和类型定位,只有充分展示独有特色,才能最大限度体现作品的气质和魅力。法治剧最大的特色就是“法治”二字,这是相对于其他类型作品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广大观众而言,司法机关充满神秘因而感到好奇,更别说每年海量的司法案件,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热门题材如何把握?众多素材如何取舍?创作者应当有清醒的认知。一是要心无旁骛讲好法治故事,给作品注入内涵和品格。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实际,发现群众关注的法治故事,不猎奇,不迎合,深入发掘司法部门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将法律工作的职业特点和价值追求倾注于法治故事的讲述之中。二是要旗帜鲜明地弘扬法治精神,着力描绘法治社会的美好图景。法治剧创作的目的是向观众传递正确的法治理念和法治价值,培育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仰,凝聚起全社会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念。所以,优秀法治剧就是要通过讲述法治故事传达法治理念。创作者必须有意识地将法治这一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把弘扬法治精神、弘扬公平正义作为创作重心,向观众展现法治的力量和法治的美好,激发社会各界积极投身法治中国建设的内生动力。

塑造人物尤需用力

能否成功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评价一部剧作成败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士兵突击》等等,成功塑造了石光荣、李云龙、张大民、许三多等独特的人物形象,成为经典之作,这些丰满生动的荧屏形象,也定格在亿万观众的脑海里。遗憾的是,在丰富多彩的影视人物画廊里,还缺少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司法工作者形象。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法治剧大都重剧情轻人物。创作者主观认为强情节叙事是法治剧的先天优势和制胜法宝,因而把更多的篇幅和笔墨集中在故事铺排和剧情设计上,在人物塑造上用力不够。二是因为司法机关的行业特殊性,对行业人物的呈现有较多限制,影响创作者对人物形象的艺术塑造,容易走进“高大全”的误区。

影视人物作为艺术形象应该具备典型化特征。个性是艺术的生命,也是人物的灵魂。应当认识到,法律工作者虽然有其职业特性,但也必然具有人的一切自然属性,他们有缺点,有困境,不可能完美无瑕,更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创作者应当以艺术的、审美的方式塑造人物,按照“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原则,既要挖掘法律工作者的职业特殊性,又要观照其作为自然人的共性特征,力戒概念化、平面化、套路化,努力塑造生动鲜活、血肉丰满的当代法律工作者形象,为新时代中国影视人物画廊增添新的光彩。

有艺术性和感染力才有生命力

电视剧以艺术方式展现现实生活、描绘时代风貌、反映社会变迁。法治剧也不例外。虽然担负着普及法律知识、进行法治传播的功能和作用,但它首先是艺术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不是对现实机械的复写和拷贝。如果片面强调它的行业性、专业性和功能性,并因此而违背艺术创作规律和要求,无异于舍本逐末。缺少艺术想象和感染力的法治剧,难以走进观众的片单,其功能作用也就难以实现。

增强法治剧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要求创作者在不违反司法现实的基础上,必须遵从戏剧创作要求,进行丰富而浪漫的艺术创造。“没有想象,便没有艺术。”想象力是体现创作者思维广度和艺术品位的核心素养,缺乏想象力的艺术创作不可能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法治剧创作在某些方面需要严谨和专业,向观众传达正确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但同样需要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结构叙事和表达方式上大胆探索,对司法现实活动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从生活的真实达到艺术的真实,给作品注入法治类型作品特有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品格。

期待更多电视剧创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积极投身法治题材创作,创作出更多既具有新时代司法特色、又富有美好艺术想象的法治精品剧。我们相信,一部部法治剧就像一粒粒法治的种子,会在观众心中生根、发芽,逐渐转化为尊重法治、信仰法治、建设法治的强大精神力量。


法治题材电视剧创作–山东济南上山传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