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12

2023-07-23 19:26 作者:迷你大米  | 我要投稿

(一)选择题 

1、龚自珍[清代启蒙诗人] (1)主导近代诗风新变的著名诗人。 (2)其诗感慨议论,执著于理想世界。 (3)艺术上想象奇特,语言瑰丽。 近代改良主义较早的启蒙者,继承屈原、李白等浪漫诗人的传统,如《西郊落 花歌》《己亥杂诗》。

《儒林外史》的版本:现存最早刻本是嘉庆八年卧闲草堂 本,56 回。 诗作“《己亥杂诗》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2、鸦片战争爆发后,经世致用的志士诗风兴起[选择题] (1)抒发志士之感慨 (2)表现民生疾苦 (3)建策献言,呼吁革除弊政 (4)对社会危机的忧患之思 (5)对时世巨变的敏锐预感 注:张际亮在《答潘彦辅》中提出“志士之诗”论

3、道、咸、同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宋诗派。

4、诗歌变革运动 (1)谭嗣同、夏曾佑和梁启超在变法前创作的“新学之诗”[选择题] (2)黄遵宪提倡的“新派诗”。[选择题] (3)梁启超倡导的“诗界革命”。[选择题] (4) 清末民初的革命派诗歌。 

5、梁启超与“诗界革命”:主张: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 

6、维派人物的诗 (1)康有为:喜好冥想,形成“大同”思维的方式。自我形象的无限扩大,浪 漫气息。 (2)谭嗣同:高ۿ烈士殉道精神,浓郁的悲剧色彩。 (3)梁启超:骏利明快,颇有特色。 (4)黄遵宪:有《人境庐诗草》等创作。 

7、黄宪的“新派诗”创作[选择题]《人境庐诗草》 (1)黄遵宪是近代诗歌革新的先行者,“能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 (2)最能体现他“新派诗”特色的是其写海外新事物的作品。 (3)诗作另一特点是“多纪时事”。 (4)诗歌写实叙事,抑ۿ变化而条理清晰。 

8、“派诗”特点 (1)反拟古,尊独创,要求“我手写我口”。 (2)取材新; (3)表现方法上,利用古代艺术传统,力求变化多样。

9、南社 (1)清末民初革命派文学团体,成立于 1909 年; (2)代表人物:陈去病、高旭、柳亚子。[选择题] (3)诗作激ۿ悲慨,有革命豪情,艺术成就不高。(4) 其文学思想以振兴国魂、保存国粹为共同宗旨。

10、苏曼殊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1)苏曼殊是南社中风格独特的诗人,有“革命和尚”之称。 (2)所作多七言绝句,轻清隽永,间有俊逸豪放之作。 (3)一部分诗与南社创作主潮是同一基调;一部分诗抒写禅心与情爱的矛盾, 缠绵凄绝。 诗作:《春雨》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5) 革命派诗人——女革命家秋瑾:诗格调雄健,感情炽烈。 

在清末诗歌变革运动的同时,还有宗汉魏与宗晚唐两派。 (1)前者以王闿运为代表,后者以樊增祥、易顺鼎为代表。[选择题] (2)张之洞为唐宋派首领,论诗主张融宋意入唐格,所谓“唐肌宋骨” 

引申知识点:近代词的代表人物: (1)蒋春霖 词集名为《水云楼词》。崇尚姜夔、张炎一派,追求“情至韵会,极温柔怨慕之 意”的词境。其词多述离乱之苦和穷愁之悲。 (2)顾春 清代著名女词人,有《东海渔歌》。善构词境,细腻绵密,自然精工 (6) 同光以后的词坛宗尚常州词派,推尊词体。 (7) 词论卓有成就,有刘熙载《艺概•词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冯煦《蒿庵论词》、谭献《复堂词话》、况周颐《蕙风词话》等

14、 王鹏运:有《半塘词稿》。宗尚常州词派,是“临林词派”创始人。作 品沉郁悲凉,较为朗炼。

15、 王国维,号静安,著有《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宋元戏曲史》 等。 

16、 经世文风(龚自珍、魏源、冯桂芬) 1) 龚自珍经世文风的开创者。散文分为两类:一是政论及学术论文;另一种 是记传作品及杂文。 2)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 3) 冯桂芬:继龚、魏之后又一位重要的经世文章家。他公开批评桐城派义法 及其所尊奉的道统,《校邠庐抗议》(40 篇)是他的代表作,其变法思想在近代 思想史上具有独特价值。 17、 后期桐城派(清代文风) “姚门四弟子”:管同、方东树、姚莹和梅曾亮;就古文而言,梅曾亮成就最 高。

18、 湘乡派,咸同时期,曾国藩继承桐城派余绪,自为一派,称湘乡派,曾 门四弟子:黎庶昌、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 

19、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

20、 章士钊:著有《柳文指要》。其文谨严莹洁,又称为“逻辑文”; 

21、 郑观应:《易言》收集的文章主要是报章文体; 

22、 在散文创作上,章太炎提倡的是魏晋之文; 

23、 小说界革命 (1)是梁启超提出的口号,《新中国未来记》; (2)中心意图是改良群治; (3)使小说的地位从传统文学的边缘移向中心,提升了小说在社会生活和文化 生产中的地位。

24. 侠义小说:近代前朝广为流行的:《儿女英雄传》、《荡寇志》和《三侠五 义》。 

25.《荡寇志》:作者俞万春。

26.谴责小说 抨击时政、揭露官场黑暗的作品,对现实肆意夸大,暴露有余,批判不足。 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沃尧,自号“我佛山人”。 《老残游记》——刘鹗,与其他谴责小说不同的是,此作揭露的对象主 要是“清官”。 《孽海花》——曾朴[高频]以金雯青、傅彩云故事为主线,描写清末 30 年间政治外交及社会风俗的各种情态。 

27.花部新剧种[多选] 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剧、江西的采茶戏、湖南的花鼓戏、 云贵川的花灯戏、广西的采调等。 其中,京剧是最主要的戏曲样式,汪笑侬(德克金)是最早参与京剧改良的艺 术家 

28.近代戏剧改良运动 (1)首先在理论上提出戏剧改革的是梁启超。[高频](2)汪笑侬是最早参与京剧改良的艺术家。[高频] 

29.早期形态的话剧[高频考点] 1906 年“春柳社”成立,标志着中国早期话剧的诞生,是我国第一个戏剧团 体。 1907 年王钟声在上海创办了话剧团体“春阳社”。 

二)主观题 

1.宋诗派 (1)道、咸、同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宋诗派。 (2)代表:程恩泽、郑珍; (3)情志流露相对隐蔽,对时事的书写更多让位于对雅致情趣的表述,自觉追 求奇崛不俗的诗境。

2.宋诗派在清末民初演化为“同光体”[可选择] (1)分为以陈衍、郑孝胥为代表的闽派, (2)以沈曾植为代表的浙派,(“同光体之魁杰”) (3)以陈三立为代表的赣派, 成就最为显著,古典诗歌传统最后一位重要诗人。 注:宋诗派和同光体都主张学古,又反对亦步亦趋,追求诗歌的独创性。 

3. 《人间词话》 (1)作者是清代王国维。 (2)创造性地提出 “境界说”。 (3)词学思想和话语表述颇具现代意义。

4.曾国藩古文理论方面的独创:[没考过] ①讲究实用。 ②骈散结合。 ③不重“义法”而重雄奇之气。 ④重视古文的审美特性。

5.“新文体” (1)梁启超首创见诸报刊的政论、杂文; (2)运用新名词,新概念及佛典、语录、俚语等。 (3)文白夹杂,兼采众制。

6.《儿女英雄传》[可选择题] (1)作者文康。 (2)小说讲述侠女何玉凤为父报仇的故事。 (3)作者试图将才子佳人小说与英雄传奇结合起来 (4)小说吸取民间说书艺术的优点,以“说话人”的口吻写来,情节富波澜, 颇可读。

7.《三侠五义》是近代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可选择题] 它的思想内容: (1)以清官包拯在侠客义士辅佐下除暴安良为主线。 (2)穿插侠客义士们的仗义行为和其间的矛盾纠葛。 (3)反映了社会不平和民众幻想政治清明的愿望。

8.狭邪小说[选择题] (1)道光至光绪年间,以狎优狎妓为题材的男女题材小说 。 (2)创作主体多是潦倒文士,其格调不高,缺乏社会批判力度。 (3)代表《品花宝鉴》、《花月痕》、《青楼梦》、《海上花列传》等。l 《品花宝鉴》:作者陈森。反映了士人的变态人生、心理。 l 《花月痕》:作者魏秀仁,号眠鹤主人表现作者的自哀自怜。(才子落魄, 佳人蒙尘)[选择题] l 《青楼梦》:作者俞达。描写多情公子沉迷声色为众多妓女所爱,官场几经 风波,终于身荣名显。 l 《海上花列传》:作者韩邦庆。以赵朴斋、赵二宝兄妹的遭遇为主要线索。

9.鸳鸯蝴蝶派[1710、1610] (1)清来民初小说流派。以上海为大本营,主要阵地是《礼拜六》,故此派又 称“礼拜六派”。 (2)知识分子失望于政治革命,却讴歌爱情,却又逃避爱情。 (4)作家:周瘦鹃、徐枕亚、包天笑、王钝根、刘半农等。 (5)内容以言情为主,渲染感伤情调,“赚人眼泪”。代表作是徐枕亚的《玉梨 魂》。

11.林纾 (1)晚清古文大家,本不懂外文,他人口译,他写为文字, “中国以古文笔法译西洋小说的第一人”[选择题] (2)用古文笔法翻译西方小说,完成了不少传诵至今的译作。 (3)《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滑铁卢战血余腥录》、《撒克逊劫后 英雄录》。 

12.近代京剧剧目[了解] (1)据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统计,共有 1280 多种。 (2)取材于三国戏、列国戏、水浒戏、杨家将戏、岳家将戏的剧目最多。(3)表达了市民的意愿,歌颂为摆脱被压迫地位的反抗和斗争。 优秀剧目:《打渔杀家》、《群英会》、《空城计》、《四进士》、《五鼠闹东京》。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1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