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揭露关于运动、睡眠、跑步、癌症和糖的 7 大谎言!!!

主题:运动是一生的事,这不是一种观念、要求,而是一种人与生俱来“本能”,人要去做
1.七小时左右睡眠
2.每周2到5次锻炼降低疾病风险
3.年龄↑,肌肉萎缩,日常的力量训练很有必要,但有氧运动是基础,不要把运动医疗化
4.如何做到“正确”:培养意志力克服困难的惯性,使之成为生活中正常普通的事。做一件事,尽可能有趣的去做(玩的心态),去享受,从中获得奖励
5.尽量避免生活中的“方便性、舒适性”,适当加重身体活跃程度
6.回报:①人本能重视短期利息,会寻求2到3个做事的理由 ②忽略长期成本,因为now不必要不需要,很难说服自己去做
7.混淆了年龄和疾病之间的关系,认为年龄↑疾病也必然↑。事实证明,年龄↑,但疾病是可以避免、预防的。
8.后天>先天,(自然)环境支持下的作用>本身基因的局限
9.细胞摄入更多能量会更容易“失控”,避免吃“促炎”食品。运动会使肌肉产生“中间体”,达到高水平时才会起到“抗炎”效果。避免摄入糖、反式脂肪等,要对健康食物保持敏感
10..对于(脚)痛苦,一双舒适的鞋垫并不能消除疼痛,仅作为一种短期的缓解。而加强(脚)抵抗力,本身的强壮程度,能够永久消除
11.活体光脚,赤脚跑步(光脚鞋),舒适不一定对我们有好处,步频一分钟90-180,短步幅又或高频率,落腿与身体垂直支撑
12.减肥可以采用:节食➕运动(他们之间又互动、联系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节食是核心,而运动是关键(加快建立减肥以后的瘦的身体机能,避免、预防体重增加、体重反弹)
13.运动不要自夸,对别人也不要责备嘲笑,以一种平和的方式进行(非比较,而是帮助、引导)
14.运动本身的回馈、奖励(此处的奖励是运动本身带给你的,不是自己设置的,和以往大家认同的奖励机制不同):是一种长期性的,因人而已,或者几个月或者几年。
15.对于肥胖或者是意志力不强的人(不能坚持):运动或许是一时兴起,但不要苛求短期就让自己适应运动,而要换一种思维和眼光,选择宽慰,慢慢让自己接受
16.运动的自律①社交性②负责机制(找到你要这么做的“点”,你所也次背负的责任,可以是自己编的)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