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1.41 批判实在论

2023-04-19 11:23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41、批判实在论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流派之一,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美国,代表人物有桑塔亚那、布拉特、罗杰斯等人。一九二一年,他们集体写作的《批判实在论概论》一书,集中反映了这一学派的基本思想。

  批判实在论不同意新实在论关于客体、主体同一的观点。新实在论认为客体、主体是同一的,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客体、主体都不能独立存在。批判实在论认为客体、主体都是独立的存在,而且客体、主体之间还有一种名为“原素”[1]的东西。“原素”既不依赖于主体,又不是客观的物自体,它没有物理的实在性,不具有时间、空间的存在形式,但是它能建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联系,并构成认识的内容。“原素”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批判实在论没有、也不可能做出回答。

  批判实在论坚持的是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它自称承认客体的存在,但又认为人们很难证明客观事物的实在性。按照桑塔亚那的说法,外部事物的存在是根本不可能得到证实的一种“假说”。这说明,批判实在论所讲的“存在”完全是虚假的,这纯粹是唯心主义怪论。批判实在论和新实在论,形式不同,实质都一样,它们之间的分歧是唯心主义内部的分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世界依赖于一般思维,        这是最新的实证论,这是批判实在论,一句话,这是彻头彻尾的资产阶级欺骗手段![2]

  批判实在论在政治上极端反动,它要求人民群众放弃积极活动,放弃阶级斗争,推崇“容忍现实”为做人的基本原则。桑塔亚那极力维护阶级压迫制度,他认为,“强者”应该制服“弱者”;在一片混乱的社会中,只有“特等人”才能整顿社会秩序,等等。这些都是直接为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帝国主义侵略作辩护的。


注:

[1] 或“本质”。

[2] 《列宁选集》第二卷224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1.41 批判实在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