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七代,态极科技在篮球鞋的第一次实验,只能说非常失败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帕克七代的实战测评。
这双鞋其实我穿着实战的次数并不是很多,总共打了一次5V5的全场,还有一次室外的半场以及最近一次的细节测试。
很多人可能会说,实战就打这么几场能行吗?各位,这双鞋不是不想多穿几次,实在是脚和鞋的实力不允许,至于其中的原因各位看官请听我细细说来。

这双帕克七代穿进去还是比较容易的,稍微一踩整只脚就容易进去了,系好鞋带你会发现,它整个鞋子和脚的贴合度是非常高,静态包裹非常不错。 由于这双鞋的中底整个态极科技,踩起来是非常的软,走动、跳跃落地的感觉都是非常舒服的。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个态极科技的落地缓震是在我穿过所有的篮球鞋,记忆当中应该是最爽的了。

不过篮球鞋,踩起来爽归爽,但并不能一直爽,过分的软弹,会给脚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在高强度的运动中,这么软的中底会让脚感觉不习惯。其次,在启动的时候会由于过分的软弹,不能很及时的给脚一个强力的反馈,也就导致它启动非常拖沓。 另外,作为后卫鞋,这双鞋还特别的重,一只44码的鞋就有522克,(詹姆斯战士13是战士系列里最重的鞋了,也不过才434克,可以想象这双鞋上脚的沉重感有多舒爽。)再加上它过分绵软的中底反馈不及时,这双鞋在跑跳的时候总给人的感觉就是发力要比平常的篮球鞋的消耗更大。

这样带来的设计,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在高强度的对抗之下,对体能的要求非常大,拿我个人来说,全场5V5的时候穿它打了一节没休息,到第二节的时候就明显的感觉到我的腿已经找不到发力的感觉,在后面整的比赛当中个回防、快攻的速度就变得非常慢。
甚至在打到第四节的时候,还出现了抽筋这样的情况,由于我的打法比较养生,在之前的比赛中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不得不说,就是这双高达522克的重量帕克七就是抽筋的元凶。

实在很难想象,如果帕克还没退役的话,穿着这么重的鞋子,那还会是我们认识的那个法国跑车吗?恐怕会直接变成法国皮卡。 接下来我们谈一下这双鞋的防侧翻情况,之前在我们开箱测评的时候,看它这个防侧翻配置本以为不会差到哪儿去,但是当我们实战踩上这双鞋 运动起来之后才发现事情并没有像的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错的离谱。

这双鞋穿进去动起来的感觉就是不太稳有点飘,然后侧边的固定和底部的支撑性都不是很好。
此外由于这双鞋的前掌非常宽,使得在运动的时候脚很难和鞋贴合在一起,会使得脚会不断的往前顶。我穿这双鞋打完球回家脱掉袜子的时候发现,大脚趾已经被顶出了淤血。

另外,大家也可以看的出在单项防侧翻测试的过程中,侧边的形变真的是非常的恐怖,就像脚要飞出鞋子了一样,这是之前测评过的任何一双鞋都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尽管这双鞋鞋底的防滑纹路设计不错,抓地表现也非常牢固,但在实战过程中基本上也没有出现任何打滑的情况,但由于内侧毫无支撑的设计,还是让多次摔倒,所以不那么经得起翻车的同学,这双鞋还是慎重。

还有就是这个帅气的反光鞋带非常想让我吐槽一下,可以这么说,每打两个球我就得蹲下去系一次这个鞋带,真的是太容易开了,建议大家如果已经入手了这双鞋的话还是不要用这个鞋带去实战了。 这一次实战,和以往不一样的是,在我们实战的时候,有别的打球的小哥和我们一起试了试这双鞋。

其实他的感受和我们实测得出的结论大部分是相同的,唯一有差异特别大的地方是,他上脚打球,感觉这双鞋除了重之外,他觉得这双鞋启动速度还可以的,造成这个差异的地方可能是我自己小腿爆发力不够的原因导致的。 大概的测试内容就是这样,最后再给大家总结一下这双鞋的优劣势。 这双鞋子在静态下静态包裹和缓震十分出色,抓地力也可以称之为优秀,总之就是如果你不觉得重的话,这双鞋当做一双压马路的休闲鞋去穿还是不错!

但如果你要拿他去实战,我们是不推荐的:它的前掌过宽,缺乏固定,很难对脚有一个良好的保护;防侧翻方面也完全达不到实战的要求,很容易崴脚;它启动速度非常拖沓,体重轻或者小腿力量缺乏的同学还是不要去尝试了。
“球鞋巴士”开通交流群啦!如需进群请添加微信 xnlsqc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