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反常而又正常的观点

分享一下塔勒布《非对称性风险》的观点和启示,结合我自己的认知,谈一下理解。
少数派主导原则
总体行为受到少数人的偏好的支配。吸烟者不可以待在非吸烟区,但是不吸烟的人可以待在吸烟区,因此不吸烟的人占据优势,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大多数,只是因为他们拥有非对称性优势。同理,残疾人不能使用常规卫生间,但四肢健全的人却能够使用残疾人专用卫生间。
如果你想获得回报,你就必须承担风险,而不是让别人替你承担损失
风险和收益同时具备的,但是如若自己获得回报,而让他人承担损失,这是投机行为,这条和下一条的本质是一样的
不要听从那些以咨询谋生的人给你的建议,除非他们会为自己提供的错误咨询接受惩罚
那些给你提供建议告诉你哪些事情会对你有利的人,不会告诉你的是,他也会从这件事情中获利,而且这件事情的不利后果只会伤害你。如果一个人拼命赞美某商品,那么他一定急于卖掉它。
林迪效应
时间筛掉了脆弱的个体,留下了强韧的个体,那些强韧个体的生命由此得以延长。旧的东西战胜新的东西,老事物的预期剩余寿命会比新事物更长,且与它们的当前年龄成正比,概率上呈现幂律分布。
物理学家理查德·哥特应用完全不同的推理来说明:我们以任何随机选择的方式观察到的事物可能既不处于其生命的开始,也不处于其生命的结束,而最有可能处于生命的中间,即一个事物的未来预期寿命与它过去的寿命成正比。
人际交往
如果你不希望别人这样对你,那你也不要这样对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喜欢与否是别人的事,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首先要友好地对待你遇到的每个人,但是如果有人试图对你来硬的,你就得给他点儿颜色看看。
博弈论的经典原则,先友善合作,后面采用以牙还牙对策。
政治学家 Robert Axelrod 在他的著作《合作的进化》中,提出了一个博弈游戏:假定你参与一个游戏,你有一个对手,每一轮的对手都不一样。每一轮,你可以选择欺骗或是合作。选择前者,你没有损失;选择后者,你损失1枚金币,对手得到3枚金币。
如果双方都选择合作,则各自净获得2枚金币;都选择欺骗,则没有损失也没有获利;一人选择欺骗,另一人选择合作,前者获得3枚金币,后者损失1枚金币。
你永远无法说服一个人他错了,只有现实才能教育他
对错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只有客观事实会让他意识到他错了。
说的人应该去做,做的人应该来说。
承接上一条,知行合一,二者缺一不可,缺了哪一方面都是不够发言资格的,所谓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大抵如此
有明显缺陷的候选人比毫无瑕疵的候选人看起来更可靠
太完美的东西令人感觉到不真实和距离,在人际交往中聪明的真实真诚是自己的金名片,一个更真实的人自然更容易被他人接受。相反,越是完美,越是意味着可能掩盖了什么,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尊严就是有些事情你永远都不会去做,无论报酬有多么诱人
这个命题也可以叫做骨气的问题,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毫无底线的人得不到他人发自内心的敬重。
不要以貌取人
真正有知识的人应该看起来不像一个知识分子
如果一个人看起来不像是干这一行的,却又在这一行干了很长时间,这说明他需要比别人克服更多的困难,这种困难来自他人以貌取人的天然倾向带给他的不信任感,他一定是用卓越的能力品质成功地扭转了别人对自己不利的第一印象,否则他早就被淘汰了,根本干不了这么久。
当人们不试图去攀比和超越对方的时候,他们才会成为朋友。
在你追我赶的过程中,你会有交朋友的念头吗?
比较的时候,双方的眼里看到的是远了还是近了,而不是携手一起合作冲向终点。
工作
不要用助理
哪怕只有一个助理,都会妨碍你的大脑去建立一种筛选过滤机制。
没有助理会迫使你只去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逐渐引导你的生活朝着快乐的方向发展,但如果有助理,最终的结果会变成在协助你的助理工作,被迫向他“解释”怎么做事情,而这比做事情本身要累得多。
尽量不要读别人转述的作品,而要读亲历者自己的著作,实在不行,你就自己凭着勇气去实践探索。
每个人的认知不同,自然理解不同,只有自己实践直接了解过,那才是属于你自己的理解。
正式员工不会临阵逃脱,是因为这份工作是他们亲身参与的“风险共担”
假设正式员工逃脱,意味着他可能面临着被辞退或者失业的风险以及被打上不靠谱的标签,从而影响在整个行业内工作,但如果是外包,不好意思,你公司损失了和我无关,谁出钱出得多,自然选择那个给的最多的,甚至直接抵消了那部分违约的赔偿。
最好的奴隶就是你支付给他超额工资,让他意识到自己不值这个钱,同时又很害怕失去眼前的这一切。
超出能力获得的收入,是一条无形的锁链,未来的自由牢牢被主人抓住了,而你因为厌恶失去,放不下眼前的曾经从未拥有过的生活,而甘于做一只可怜的哈巴狗。
当一个人的命运不依赖于同行评议时,他才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弄清楚真正的影响对象,比如作家,我不需要为同行负责,只要为我的读者负责。
如果我的命运,尤其职业晋升依赖于同行评议,那么结果面临的要么是赢者通吃的垄断局面,要么是相互合作、你好我好的局面,而没人在乎真正成果的质量和真假问题,那么何以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