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前10个视频的总结

2022-05-24 23:09 作者:又大又圆的宇宙  | 我要投稿

上周传了10个视频,10天的时间观察了一下各个视频的播放量和传播方式,思考了一点在B站上做Up主的体验,做个记录,也和感兴趣的朋友分享一下。


不管是我这10个视频还是看其他大大小小Up主的视频。除了那种粉丝群体特别大的以外,基本上都存在一个现象。很多视频其实质量都差不多,说明Up主花的心思和时间其实也都差不多,但是播放量和传播效率差别特别大的情况。


所以我就尝试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如果能把这个问题思考清楚并且以之作为继续做视频的指导思想,可能这个Up主才能继续做下去。要不然在一个已经没有所谓“红利“的平台,想继续做下去可太难了。


具体到我这10个视频里感受到的情况,首先就是游戏视频似乎看的人不多,不论是VR还是平面显示的游戏。播放量最突出的两个视频,一个《Bone Lab》的介绍视频,一个ThrillSeeker的《TN》系列。虽然《Bone Lab》那个是游戏视频,但其实本质上他能吸引人的地方还是游戏里所承载的对于未来产生“巨大影响的可能性"。这个比较抽象的东西在视频中不断被Up主反复明确提及,以至于其实看完那个视频你依旧可能不知道这个游戏怎么玩,有什么剧情这类一个游戏的最基础的信息。但是对于承载这个抽象的“可能性”的一些特点的反复描述,让看完视频的观众最重要的感受是这个“游戏会像War3一样带来VR游戏Mod的井喷“。观众对于这个抽象的“可能性”的理解比对一般的游戏信息的知晓要高级,而且观众理解之后自然会带来一种舒适的感觉。这种感觉就让人有把这个视频传播出去的动力。



类似的情况其实在那个播放量最多的视频中也出现了。本质上《TN》其实也是介绍一些前沿的猎奇的资讯,这种资讯同样也是能让人产生一种对“未来"获得新认知的舒服的感觉。这是而这种抽象的舒适感又由几个具体的让人眼前一亮的“具体“技术来作为载体承载出来。相比于之前的游戏视频,其实他们两个视频让人产生传播动力的“抽象”原因都是差不多的。就是观众看了你的视频产生了"新的认知"之后的"舒适感"。但是《TN》比《bone lab》多出10倍的播放量却表明,虽然传播的动力——“舒适感”是抽象的,但是承载这种感觉的东西越具体越好,越新奇越好,看上去越牛逼越好。万向跑步机,VR全息显示技术,远远比《bone lab》这个只有一个1分44秒的预告片的游戏要具体得多,而因此产生的对未来的认知也具体的多:越来越小的VR头显,更清晰的成像,可以用脚跑的VR外设远远比一个可能带来内容井喷式增长的游戏要具体,虽然可能对于VR发展和普及的影响力来看,我个人觉得最后这个从发生概率还是贡献度来说综合起来一定比前边3个事情要大得多。(ThrillSeeker大神的视频在这些方面做得太棒了,实在是要感谢他的视频。内容好,讲解清楚,还更新的那么勤。)


所以总结一下,要想让视频能有效传播,那个抽象的“感觉”是必备的,如果视频不能给人带来这种“获得新认知的舒适感”,那基本上不太可能被人分享,那这个视频从帮助Up成长的角度来说就是没有意义的(当然其中的内容对于有需求的观众还是有意义的)。而承载这种舒适感的事物,一定要越具体越好,越新奇越好。因为至少现在我的体会是,B站的观众,绝大部分还是来猎奇的,只要内容基本靠谱,越“奇”的内容,帮助Up成长的可能性就越大。


先写到这里吧,之后的视频会沿着这个思路多尝试,希望之后的视频选择能够帮助我印证这个思路没有太大的问题,那么至少从“Up主自己成长”的角度,我大概就算摸清楚了一些东西。当然,好的内容不仅仅只是那种“帮助up成长”的内容,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虽然没有流量,但是依然值得传播,我也会继续产出。


最后希望看到这里的有心人也能和我留言讨论。也希望能够摸索出更多产出好内容的心得。感谢!

前10个视频的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