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导磁白钢管/去磁不锈钢管(无磁性、抗腐蚀)
不锈钢管自身有没有磁性呢?这个问题要根据不锈钢管中Cr、Ni元素的含量来决定的,若在不锈钢管中加入一定量的Cr、Ni元素,让内部组织转变成奥氏体不锈钢管,那么就是没有磁性的。因此来说不锈钢管的磁性是由分子排列管的规则性和电子自旋的各向同性决定的,可以认为是材料的物理性质,而材料的耐蚀性是由材料的化学成分决定的,是材料的化学性质,与不锈钢管自身是否具有磁性无关。

非磁性不锈钢管磁性产生的原因:
奥氏体不锈钢本身呈现面心立方晶体结构,该组织表面为顺磁性,所以奥氏体组织本身不显磁性。经过冷变形是诱发一部分奥氏体变成马氏体和铁素体组织的外部条件。一般马氏体的变形量随冷变形量加大和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多。也就是说,冷加工变形越大,马氏体转化越多,磁性也会越强。而热打成型的奥氏体不锈钢几乎不带磁性。
通常来说,奥氏体不锈钢(以304为代表)是无磁性的,但是也可能带有弱磁性,而铁素体(主要有430、409L、439和445NF等)和马氏体(以410为代表)一般都是带有磁性的。分类为“无磁性不锈钢管”的是指其磁性指标低于某个值而已,也就是说,一般不锈钢管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磁性。此外上面提到奥氏体是无磁或者弱磁性,而铁素体和马氏体是带磁性的,由于治炼时成分偏析或热处理不当,会造成奥氏体304不锈钢管中出现少量的马氏体或铁素体组织,这样304中就会出现弱磁性。

另外,304不锈钢经过冷加工,组织结构也会向马氏体转化,冷加工变形越大,马氏体转化越多,磁性也会越强。想要完全304不锈钢板的磁性,可以通过高温固溶处理恢复稳定奥氏体组织,从而磁性。降低非磁性不锈钢管磁导率的工艺措施:
(1)对非磁性不锈钢管化学成分控制 ,获得稳定的奥氏体组织,调整磁导率。
(2)增加材料预备处理序 ,必要时通过固溶处理使非磁性不锈钢管基体中的马氏体、δ-铁素体、碳化物等重新溶解,使组织更均匀,保证磁导率符合要求,并为后序加工留一定余量。
(3)在工序及路线上进行调整 ,等非磁性不锈钢管成型后增加固溶处理序,并在工艺路线上再增加一道酸洗序,酸洗后作磁导率检测,满足μ<1.1的要求。
(4)严格管理程序 ,根据客户用途的特殊性,掌握每一道工序磁导率变化情况,并有的放矢的优化工艺。另外核电用非磁性不锈钢管应有专用的放置场地,避免放置在强磁性环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