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它还值得安利吗?236话过后的《咒术回战》

2023-09-28 01:46 作者:扭曲的扭曲  | 我要投稿

    有人说不管怎样,在动漫中,至少是现今前两季的,咒术回战给我们都带来了快乐,反思和感悟。而jjxx,他也曾经尝试为我们带来一部不错的作品。从第一季第一集开始,跨越了漫长的追番季节,完结,再到第二季上线,期待。这些都是我们观众和动画组一起感受的。

    所以尽管可能有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发生。我们也应该看在那些美好的日子的份上,不论一个坏事波荡了多久,就把它当做是完结的讯号吧。尽管可能有遗憾,可能有不甘,但我们曾经热爱过,就不用将、将那份怪罪拿过来发酵,将那份愤懑拿过来氤氲,我们不用批评任何人,因为、因为,任何冲动的行为最终伤害的都是我们自己。

    我可以不骂芥见下下吗😃

    怎么可能。[呲牙]怎么能不归咎于jjxx呢?如果一名作家刻意的毁掉了中期的情节,如果我不去归咎这个作者本人,我想一个感性点的读者甚至都会想把《这本书》扔到垃圾桶里的。通过阅读书来感受好的情绪却被作者塞入了如此垃圾的情绪,那该怎么反应呢?像是邻居家本来天真活泼的小孩,最终因为家长的暴力和各种恶劣情境毁灭,如果保持不言不语,只是感叹一句:那个小孩曾经那么可爱过。就罢了。那么这种反应又和作者的态度有什么差别呢?

    《咒术回战》怎么样?糟透了。我后悔曾经安利给朋友这部漫画。因为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人类社会中情绪总是与收益绑定在一起。这并不是说我厌恶这部作者本人,甚至厌恶到这部作品给他带来的利益,甚至到后面才发现这个作品的作者根本没有驾驭这个作品的能力。而这仅仅是因为一部漫画里一个可笑角色的死亡带来的一次可笑的意气用事,不是,不是这样。我想说的是,当情绪给人带来正面收益,可以是感动,怀念,投入,喜爱,也可以是相反。有好的,也有坏的。我所感受到的,我猜想的,估计是如此:

    芥见下下由一部还算可以的漫画得到一定成就后,他厌烦了。漫画家通过漫画中情节感染读者,或许一开始真的有什么所谓‘教会大道理‘,‘社会价值观‘什么的东西,围绕着这个题材,不断支持着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情绪带来了正向的收益,不论是作者还是读者,漫画大卖,JUMP连载,甚至得到了动漫公司联系版权动漫化的好消息。但是慢慢的,第一季,第二季,一年,又过去了一年。似乎不是作者创作了漫画,而是漫画纠缠着作者。讨厌啊,真是讨厌啊,或许在重复的固定题材之中,一个小小的边栏,一次小人物的遭遇,就有了。塑造人物是不停地提出观点进行刷新,这些道理,我应该根据现实世界的经验进行长篇阔论。对的,对的。可是,为什么这样的工作如此令人厌烦?漫画编辑的催稿,屡屡不停的电话,读者一无所知的期待,在人气投票上不停上涨的似乎是漫画里角色的呼号“给 我 出 场 率”。我被缠住了。就在天天携带的公文包里。就在家里台灯下草笔压着的空白草稿纸里。关注和讨论,对这、里面的人物、呵,又是他吗。似乎这是活过来的动漫人物似的。真是搞笑。钱呢,已经赚的差不多了。话题,采访呢,却总是阴魂不散的围绕着相同的目标。傀儡的感觉,机械般的工作,跟进。不、不那么认真也可以吧。画、怎么画来着、翻一翻过去的画稿。算了,就算脸型变动点,那群狂热的读者也一定能认得出来吧。真是可笑呢。工作如果不能让自己快乐,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哈哈。想必情节、情绪已经给读者带来了足够的收益了吧——放松地在下午茶午后阳光下随意点评连缀着这周JUMP上哪哪还不错嗯篇章。我为什么不能像读者那样放松呢?哈!我应该像读者一样放松,对了,上周!和朋友的老虎机玩的真快乐啊!那个规则真有意思!把这个画入漫画吧!什么?我已经很绞尽脑汁了好吧,一贯、大家不都这么画的吗,哈哈。才不是图省事。嗯嗯~这个新登场的人物不错吧,我可是参考借鉴了我喜欢的xx里面的xx哦。什么嘛?!完全不用担心,像像那个人物的反响不是不错嘛~出场~故事~嘿!加上小情节,能力,一个大篇章就过去了!哈!省事!又能快乐一周喽、不用担心啦,怎么说我现在也算是《热门漫画家》了,我有分寸的啦。旧、旧人物?那种东西,哈、呼,额。我再想想,哈哈!开玩笑的!我早就想好了怎么安排的!下周,嗯,会的。会出场的、王对王、绝对精彩!——

    我已经完全能想象出宿傩和2.5t5篇章开始画之前的场景了。直到——玩笑的休刊,突兀的死亡。真相出现了。

    有人说是芥田下下驾驭不了这个人物,这个人物本来就必死,不然主角团怎么升级?纵观很多漫画中无敌的‘天花板’不都是这样需要一个退场的机会?或许凭借作者的能力,既不能按王道热血漫画展开,又不能走人物塑造的深刻路线,所以就只能都是新人物出场用完即弃,匆匆调用一个‘武痴‘人设,然后送其走马灯下线不是也很是合理吗?

    这些说法都合理。可都失去了攻击目标。

    芥田下下。——故意如此。

    我这样认为。

    不可能是倏忽导致,不可能是懒惰使然,不可能是这种漫画家画漫画必经的阶段‘省事‘就行,随意地套用‘老虎机‘,随意的发散思考得出一个用新角色来浑水摸鱼过新篇章的职业习惯。

    是厌烦。

    所以必定不是喜欢。

    概括这样一件事故的发展过程。我认为是:漫画家有可能在画漫画中和读者分享情绪价值以及收益共同进步的可能———

     到漫画家情绪精神收益顺便得到过多的物质收益(高曝光高享受高版权),工作繁忙,热情不再,不缺钱,不热爱,不喜欢。从情绪精神收益消费延伸出来的物质收益是必然的。而漫画家飘了,厌烦了,他能力不行?不,他只不过不是那个他。不是那个和读者一起喜欢那个作品的他。你去采访他,他或许会说,那个人根本不存在过。大家都这样。什么的话。让我们去接受另一个不存在的人。让我们情绪、负收益。

    我希望。或者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期望过,在一部漫画作品起步时,正是一个友好可亲的漫画家大叔叔携带着他的有趣的作品和我们一起翻开新的又一篇新的篇章。情绪消费就是如此。我们渴望在书里渴望那样的故事,在书外又渴望这样的故事。但总有人想否定你。或许这个大叔叔我们早就知道不存在,我们也并非单纯缠着听故事的小孩。只是,当我感受到有人来否定这样的形象的趋势、并且以一种既得利益者的身份来上蹿下跳时,我也回到了现实中。以一种完全不文明,充满情绪负面性的、并非不存在的模糊化的而是带有强烈个人性的言语的使用手法,在互联网上搜索着,宣泄着,寻找着,发现着,消费着。

    我们不必见好就收。我们不必温和、谦谦如玉。情绪本就如此。我认为他是恶意的。他就是恶意的。我需要将他作为发泄他带来的垃圾情绪的目标,而不是他的作品。我不愿将他的作品扔进垃圾桶里也不愿意扣上盖子说这个孩子长的太丑了一点都不可爱。这些感受是如此的像一场空。左左右右的争论说不要网暴每个人都有难处网络环境你我他。但是我知道,沉默到最后受伤的永远只有你自己。享受红利而不负责任的人如果不能受到批评那这个世界都还有什么意义?将生活情绪的垃圾消极匆忙地引到作品里、不论是无心,还是有意,不论是习惯,还是风气,都应当在造成情绪负收益的同时收获个人行为的恶果。

    我讨厌他。同样的句子:我不喜欢我自己。谩骂和读者共处位置的好处是没有物质上的收益。从指代上,我,他,自己,可能串着一堆不存在的抑或现实、虚拟的形象。仅剩下这两个句子:

不存在的小孩子喜欢漫画家叔叔的故事。

现实的比作家更喜欢作品的粉丝厌恶不负责任的烂人作者以及对此题集属下后续全部系列失去了兴趣。

这两句话有一句曾经是真。有一句现在为真。

它还值得安利吗?236话过后的《咒术回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